玉环漩门大坝拆除 乐清湾今冬将迎来阔别45年的漩门潮汐

温州网2022-09-23 09:20

  图片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温州网讯 建成45年后,连接台州玉环岛和大陆的漩门大坝昨天启动拆除,被大坝隔绝近半个世纪的乐清湾与漩门湾将再度联通。从筑坝到拆坝的历史变迁,见证了浙南人民敢于改天换地的伟大实践,也见证了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之变。

  昔日为了出行方便填海筑坝,天堑变通途

  “翻开浙江省地图,可以看到东南沿海有一个玉环岛,和大陆隔着一条狭窄的海峡。但是,今后地图上的这一处要作一些改动了——玉环县的人民以辛勤的劳动在海峡中填出了一条宽阔的大坝,已经把玉环岛同大陆连接在一起。”

  这是1978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则新闻,报道当年玉环人民改造大自然,填海建设漩门大坝,把海岛同大陆连接起来的壮举。

  一条窄窄的海峡,东边与漩门湾相接,西边与乐清湾相接。每当潮水涨落时,漩门湾海峡内退潮的水流速度慢,乐清湾涌入海峡的水流速度快,两股不同流速的激流在漩门渡口相遇,相互冲击下形成大大小小的漩涡,素有“龙窝”“险峡”之称,给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当地民谣唱道:“漩门湾,鬼门关,眼望漩涡泪斑斑。”

  因技术条件所限,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能力建设跨海大桥,浙江于1974年正式下达填海工程项目,采用移山填海的办法,于1977年建成漩门大坝,使玉环岛与大陆连为一体,为玉环此后四十多年间的社会经济巨变发挥了重要贡献。

  大坝阻断洋流,乐清湾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漩门大坝建成后,对海洋生态尤其是乐清湾的影响逐渐显现。乐清湾属潮流通道型海湾,与外海交换水体原有南北两个出入口,水体交换周期为7-10天,漩门筑坝使乐清湾变成了只有一个南口进潮、葫芦型半封闭式的内湾,严重减弱了水动力系统,湾内水体交换周期延长到20多天。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发现,由于大坝阻隔了从玉环向乐清湾注入的洋流,导致乐清湾富营养化程度提高迅速。监测数据显示,乐清湾水域无机氮的浓度从1985年至2000年的15年间增长了21倍,无机磷的浓度从1981年至2000年的19年间增长了6.7倍。

  此后的漩门二期、三期工程,大面积的围海作业导致乐清湾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加重,湾内浮游植物密度和多样性指数下降明显,鱼类资源萎缩。二期、三期工程启动前,乐清环保、水利、海洋渔业等部门专家曾参加论证会。“我们在会上据理力争,对工程的实施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曾参加论证会的乐清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道福介绍,乐清方面的部分意见被省发改委采纳,“围垦工程最终没有完全堵死,留下了预留水道,也给后来的破坝建桥创造了有利条件。”

  多方合力“撤坝”,乐清湾将重现漩门潮汐

  乐清湾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引起了当地各界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乐清方面曾建议由乐清出资“撤坝建桥”,但未能与玉环方面达成一致。新世纪以来,随着浙江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坚定贯彻“八八战略”,推进生态省和绿色浙江建设成为全省共识。在浙江省发改委、环境厅以及乐清、玉环等多方努力下,漩门湾“撤坝建桥”开始提上“日程表”。2017年,玉环市投资 8.7亿元的漩门湾大桥工程正式启动,“两湾复通”显露曙光。

  多年来,来自乐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多次在全国、省“两会”中呼吁撤坝建桥。为加速“撤坝”工作,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于2018年向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关于保护乐清湾海洋生态环境的建议》,呼吁“以环境保护大局为重,尽快炸掉漩门港堵坝工程”。同年8月,环保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1100号建议的答复》中明确回复胡成中,“我部将积极支持浙江省开展漩门炸坝建桥、复通海峡以及漩门二期、三期围垦工程退堤还海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逐步改善乐清湾海域生态环境质量”。

  历经3年多建设,2021年6月28日,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玉环漩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建成通车。今年9月19日起,漩门大坝停止运行,于昨天开始了为期3个半月的拆除工作。

  到今年冬天,“金色海湾”乐清湾将迎来阔别已久的漩门潮汐。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撤坝通海”呵护乐清湾生态

  玉环漩门大坝昨起拆除,乐清湾今冬将迎来阔别45年的漩门潮汐

  记者:谢树华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