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盲人女孩主唱昆曲《牡丹亭》斩获全国特等奖 背后是老师和家长的用心托举

温州晚报2025-08-28 09:16

演出现场,右一为孙琳冰

老师手把手教孙琳冰演唱

  温州网讯 近日,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在湖北武汉琴台大剧院落幕。在这场汇聚全国32支代表队、2075名演职人员的“特殊艺术盛宴”中,浙江代表队共收获了5个特等奖,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选送的昆曲《牡丹亭·游园【皂罗袍】》是温州唯一一个特等奖。

  来自该校的18岁视力伴随智力的多重障碍学生孙琳冰是这个节目的主唱。为她伴舞的演员中,有11名听力障碍人士。昨天中午,记者联系上了远在广东的孙琳冰的母亲穆女士。

  “这是大家的托举,少了谁都不行!”电话那头,穆女士说。从12年前带着琳冰来温州求学,到如今看到女儿越来越开朗,从昆曲里找到了快乐,还收获了荣誉,穆女士坦言,她和家人心中满是对温州这座温暖之城的感谢。

  学不会盲文 

  却对音乐格外敏感

  如果时光回溯到12年前,穆女士根本不敢想象:自己能够能看到女儿站上国家级舞台,收获这样一份沉甸甸的荣誉。

  穆女士一家是湖南人,在发现琳冰是一个“特别”的孩子后,她便和丈夫约定,由她辞去工作,全程陪伴女儿成长。12年前,临近琳冰可以上小学的年龄,当时还在福建生活的夫妻俩便到处奔走,想为女儿在当地寻找一座合适的学校,但遗憾没能找到。

  之后,因为在网络上看到了关于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资讯,穆女士和丈夫商量后,决定独自带着琳冰来温州求学。为了方便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穆女士特地在学校边上租了个房子,每天早上骑着电瓶车送女儿上学,下午再骑着电瓶车去接她回家。作为母亲,穆女士惊喜于琳冰每一天的变化,看到她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让她越发确定当时决定来温州,是做得最对的决定。

  在琳冰入学后不久,学校的声乐老师徐黛发现琳冰对音乐格外敏感。一首歌,她只要听上几遍,就能够唱出来,甚至还能在钢琴上摸索着弹出对应的乐曲。这让穆女士和老师们都大感意外,因为伴随有智力障碍,琳冰甚至学不会盲文,一个字都不认识。

  在发现琳冰的这种天赋后,徐黛便经常抽空,在课余时间给琳冰加上声乐课。在学校和穆女士的共同努力下,琳冰参加许多音乐比赛,收获了不少荣誉,包括2021第六届全国青少年音乐比赛浙江赛区总决赛金奖、2022筑梦中国青少年舞台艺术成果展浙江赛区选拔赛特金奖、七彩校园第九届中国校园艺术节金奖等。  

  一听便爱上

  刻苦学习昆曲4年  

  喜爱唱歌的琳冰,又是如何开始学习昆曲之路的呢?这次负责带队前往武汉的该校团委书记胡珏说,这事还得从4年前说起。

  作为温州现存最古老的地方传统戏剧种类——永嘉昆曲,是研究南戏的“活化石”,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就坐落在永嘉。2021年,该校与永嘉昆剧团沟通,希望邀请该剧团的老师来到校园,为学生开设“扬长星苑”昆曲课程,让特殊孩子也能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这种古老艺术。正因此,永嘉昆剧团二级演员孙永会第一次来到这所学校,见到琳冰等几名学生。

  孙永会至今还清楚记得,初见琳冰时,她先是低着头,不愿意说话,直到自己为她唱了一小段昆曲,她才出声:“这和唱歌不一样。”说着,她学着哼唱了起来,就这一下子,让孙永会认定了这个“徒弟”。“她的嗓音特别好听,非常适合唱昆曲,声音条件非常好。”孙永会说。

  在那之后的三个月,孙永会几乎每周都会到学校为学生们上一堂昆曲课。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后,她对琳冰的关注都会多一些,而她也看到了琳冰的刻苦努力。“孩子是真的喜欢,看得出来每个环节她都很享受。”孙永会说。

  记者从胡珏口中了解到,2021年,在孙永会的指导下,琳冰和同学一起表演了昆曲唱段,还在第九届浙江省残疾人艺术汇演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比赛过后,看到女儿如此喜欢昆曲的穆女士,慕名找到同属于永嘉昆剧团的青年演员胡曼曼,希望能让琳冰跟着她学习。当视力伴随智力的多重障碍、喜爱昆曲、有着天赋嗓音的琳冰站到面前时,胡曼曼一口便答应了下来,免费教琳冰唱昆曲。这之后,胡曼曼一有空就会通知穆女士带琳冰到她家里学习。这一坚持,便是将近3年。

  集训50多天

  收获国家级大奖

  说回到这次获奖的节目昆曲《牡丹亭·游园【皂罗袍】》。胡珏说,从去年10月开始筹备,到今年8月登上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前后历时11个月,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最初该校筹备这个节目,是为了参加今年3月举行的温州市第十届残疾人艺术汇演。作为琳冰的昆曲启蒙老师,又同时受邀再次担任此次参赛节目指导老师的孙永会,在接到任务时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让琳冰的表演有所突破,上一次是站着唱,这一次让她动起来唱。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琳冰是先天盲人,对事物形体完全没有概念。即便是简单地让她在胸口拈一个兰花指,她也需要反复练习,成为肌肉记忆,才有可能做好,更何况是她在舞台上走台步。根据比赛要求,节目的表演者可以包含几名健全人,孙永会便找到了胡曼曼配合琳冰演出,由胡曼曼出演剧中的丫鬟一角,让她用自己的唱段带着琳冰动起来,让琳冰实现“听声辨位”。

  与此同时,考虑到琳冰对唱段中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说的是什么意思没有概念,孙永会便带着琳冰在校园中“探索”,带着她摸摸小花朵、摸摸树,告诉她这是什么花、是什么树、是什么颜色。

  自今年3月该节目在温州市第十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崭露头角,继而在第十届浙江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中取得佳绩,该校迅速投入到全国汇演的备战中。为了参加学校集训,这个暑假,穆女士带着琳冰回广东只待了几天就回来了。除去老师带着琳冰的练习时间,在琳冰要求下,穆女士还会带着她到操场练习走台步,每天练习2个小时。

  “50多天,孩子瘦了10多斤,站在台上也更挺拔、精神。”每回孙琳冰排练完,都会笑着问妈妈:“我有没有很棒?”“真的很棒!”穆女士总是这样笑着回答。

  与此同时,在节目中伴舞的11名听力障碍学生也天天泡在排练室,常常一场排练下来就浑身湿透,戏服后背能直接拧出汗水,却没有一个孩子喊过一句累。

  当晚比赛结果公布时,这群孩子和带队老师胡珏刚刚回到温州。得知拿下了“特等奖”,大家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下来。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18岁盲人女孩主唱昆曲《牡丹亭》斩获全国特等奖

  背后是老师和家长对这名视力伴随智力的多重障碍孩子的用心托举

  记者:陈培培/文 受访者供图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