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至18日,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12部戏剧精品将在浙江省温州市集中展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高规格、多元化的戏剧盛宴。日前,戏剧节展演剧目(温州)购票渠道正式开通。
“戏从温州来”2025南戏经典文化周走进杭州专场演出。
中国戏剧节是培养人才、促进创作、展示全国优秀戏剧创作成果的重要平台。本届中国戏剧节共汇集全国42部优秀剧目,包括29部参演剧目、1部特邀剧目和12部配套展演剧目。这些剧目涵盖了20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滑稽戏、木偶戏等不同戏剧艺术门类,将全面展现近年来我国戏剧艺术传承与创新的优秀成果。
即将在温州展演的12部精品剧目中,有三部“温州戏”参与展演,分别是开幕大戏新版越剧《琵琶记》、昆剧《监察御史徐定超》和木偶戏《高机与吴三春》,其中木偶戏是首次作为独立剧种登上中国戏剧节舞台。
为了推动“温州戏”与文旅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实现处处有戏、全民参与,温州市除了在各大剧院推出折扣演出门票外,还精心打造了“观一台好戏、游一座名城、品一味文化”的多维体验。
如“一张机票免费看大戏”推出1000张演出门票,乘机抵达温州的旅客,凭机票可兑换展演门票,享受30个收费景区景点免门票,13个景区景点门票和项目5折及以下优惠,温州全域可免费游览的景区景点达80个,深度体验南戏故里山水人文;“南戏故里寻踪”推出戏曲主题旅游线路,串联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九山书会、高则诚故居等文化地标;“观剧赠非遗礼”推出部分温州特色非遗礼品,让观众带走独特“温州记忆”。
温州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素有“南戏故里”之称。在温州,永昆、高腔、和剧、瓯剧等剧种仍在上演部分南戏剧目,其音乐声腔、表演体制也与南戏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瓯剧《张协状元》剧照。
近年来,温州戏曲在保护传承、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2年,“九山书会”在温州市鹿城区九山公园复原,并以此为主舞台打造温州南戏文化园。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首次将主场移步户外,来到温州“九山书会”,汇聚全国30多个剧种、70多个院团和百余位戏曲名家,进一步打响了“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的文化品牌;
2023年,温州市启动了南戏文化巡演——“戏从温州来”南戏经典文化品牌活动,先后走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川渝等核心城市,不仅促进戏曲文化的交融创新;
2024年7月1日,《温州市永嘉昆曲保护条例》施行,温州市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加强永嘉昆曲的传承发展;
2025年,温州瓯剧《张协状元》入选全国戏曲创作优秀案例,该剧以创新手法激活千年南戏基因,成为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融合的典范,被誉为“戏曲活化石”;
日前,温州平阳木偶戏《春草闯堂·行轿》入选国家舞台艺术最高政府奖文华奖的终评……
平阳木偶戏《春草闯堂·行轿》。
与此同时,温州市还以创新演出形式推动南戏走进现代生活,创排了《兰小草》《风乍起》《柳市故事》《霞光》等讲述温州故事、反映温州人精神的现代戏;推出了沉浸式小剧场《凤冠》,以“环境式剧场”为亮点,吸引年轻观众。“温州新编南戏系列工程”推出了《荆钗记》《杀狗记》《拜月亭》《白兔记》《洗马桥》《张协状元》等南戏经典名剧,在探索南戏舞台艺术、实现当代戏曲与南戏传统的对接等方面,更是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推动温州南戏文化的繁荣发展。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探秘“六个温州”丨“南戏故里”越来越有“戏”
朱健/文 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