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夜经济”:追光夜游,沉浸式体验文旅新活力

温州日报2025-08-27 08:21

  温州网讯 近日,浙江省首批20个夜经济坐标案例揭晓,温州南塘文化旅游区与瑞安市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双双入选,这一荣誉不仅意味着温州夜经济发展获得省级层面的高度认可,更映射出温州在夜色中焕发的全新活力。

  八月的温州,暑气未消,夜游的热度却比骄阳更甚。从塘河之上流淌的千年古韵,到古街里升腾的市井烟火;从海岛夏夜音乐浪漫交织,到山城视觉科技点亮的移步换景,光影璀璨的夜游新“夜”态,正点亮温州夜色。

  数字入画,让文化“活”起来

  暮色四合,塘河之上流光溢彩。古韵游船缓缓穿行,一场以千年塘河文化为内核的光影大秀次第上演。20米LED画卷上,AI赋予水墨山水灵动气韵,舞者翩跹“入画”,远山随步渐亮,亭台伴光生辉,引得观众惊叹连连。据统计,南塘景区年接待游客超430万人次,夜间营收占比达81%,已成为国内夜间文旅演艺的标杆项目之一。

  瓯江之畔,光影码头。8月盛大启幕的“X-IRON BOX星际潮汐”街区,以巨型机械装置和赛博视觉,构建出充满未来感的潮玩地标;洞头海上,《向洞头》借助全息投影重现海战史诗;泰顺文祥湖畔,畲族风情与廊桥文化以“行进式夜演”方式徐徐展开……

  “科技让文化‘活’起来,更让游客留下来。”南塘景区运营负责人蔡群毅表示,以“数字化、文韵足、年轻态”为核心的智慧旅游新生态,正成为温州夜经济吸引客流、延长消费的关键密码。

  老街新夜,传统走入当代烟火

  夜色下的老街,则展现了温润之州另一番风貌。

  在梧田老街,一群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刚从“夜市快巴”下车,便汇入熙攘人潮。“这边夜景古韵十足,特别适合拍摄汉服写真,近六成订单来自夜间。”一位汉服馆主理人表示。目前该区域已聚集约15家汉服体验店,形成了一条小而美的产业带。据介绍,2025年上半年,该街区客流量达615万人次,营业额约1.32亿元,其中,7月1日至8月24日客流约173万人次,营业额约4000万元,夜间消费和人流量占到了90%,文化赋能夜经济的成效显著。

  8月15日晚,瑞安忠义街上,一场中医沉浸式剧本游拉开帷幕。市民化身古代医师,在探案解谜中体验中医文化魅力。作为承载瑞安文脉的“活化石”,忠义街汇聚多座文保单位,浓缩了地方千百年历史记忆。政府坚持“修旧如旧”的同时注入新业态,让青石板路既留存时光厚重感,又涌动时代潮声。2025年上半年,该街区夜间客流量突破312万人次。

  夜色愈深,人气愈旺。8月16日,龙湾寺前街首届雀神争霸赛火热开赛,街巷之中,选手观众满坐,明清老建筑中回荡起掌声与喝彩。“不是所有老街都要做‘古风’,而是要做出属于自己的性格。”寺前街改造专班特聘专家姜文华说。在温州,每一条老街正都在尝试回答如何让传统更好走进这个夜晚。

  而从街巷走向更广阔的夜晚场景,温州的“月光经济”正呈现多维度绽放。永嘉楠溪江的航空电音嘉年华、苍南沙滩音乐节、文成苍穹音乐节、龙港舞动狂欢节……各地依托自然与文化禀赋,打造差异化夜游产品,持续拓展夜间消费链条,使温州的夜愈发光彩夺目。

  政策赋能,全域繁荣打造夜游样板

  温州夜游的崛起,并非偶然。

  近年来,温州全域推进夜间经济整体规划和建设,《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月光经济”的若干政策》《温州都市夜间旅游发展规划(2019-2025)》《关于加快文旅创新发展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相继出台,为夜经济发展勾勒清晰路径。

  今年暑期,市文广旅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温情热购”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聚焦文化旅游、夜间经济等重点领域,实施九大重点行动。方案明确7-8月全市举办100场以上促消费活动,推广100条以上旅游线路,联动10000家以上品牌企业参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全方位激活暑期夜间消费市场。

  打造地标性夜间经济生活集聚区,引导分时段减免停车费,合理利用广场空间增设集市,开通夜间主题巴士……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落地,让城市的“烟火气”愈发浓郁。

  自2021年以来,温州市在培育高品质消费集聚区、激发城市消费活力方面成果亮眼。在夜间经济领域,温州市已有6个区域获评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与杭州并列全省第一。

  他山之石 》》》

  让夜游项目从“网红”到“长红”

  当前,夜游经济已成为城市竞争新赛道,然而项目同质化、过度商业化等问题,让不少“网红”夜游项目难逃“昙花一现”。如何让城市夜色真正“长红”?各地正在做出有益探索。

  西安大唐不夜城通过“剧情+场景+互动”模式,以沉浸式NPC演出、唐风市集等让游客穿越盛唐;武汉长江灯光秀运用元宇宙技术、AR互动,打造“可玩的夜景”;成都宽窄巷子以“市井文化+时尚业态”为主线,通过小剧场、文创夜市等有腔调的多元业态留住客群……

  纵观多个成功案例印证了一个核心逻辑:夜游项目破圈,实现“长红”,需要创意加码,需要深挖地方文化内涵,用科技激活历史文脉,以多元业态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对于温州而言,这一发展逻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譬如,公园路文化街区、梧田老街、寺前街等众多的历史街区,不能“千街一面”,而应有自己独特内涵,引入“剧情+场景+互动”模式,结合瓯越历史故事设计沉浸式体验环节;针对“塘河夜画”“瓯江夜游”等互动型光影秀项目,则需要让视觉科技不断提档升级……以文化为魂、科技为翼、业态创新为核,让夜游项目摆脱“网红”依赖,让千年文脉在当代夜色中焕发新生机。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温州“夜经济”观察系列报道之一

  追光夜游,沉浸式体验文旅新活力

  记者 邓帆慧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