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山书会如何将“好戏”一直“唱”下去?政协委员送来“金点子”

温州网2023-02-07 08:32
 

 1月19日,“2023南戏新春季”启动仪式暨百名书法家写春联送春福活动在“南戏源头”九山书会举行。

 

夜晚九山书会流光溢彩

  温州网讯 今年春节,央视2023年戏曲春晚播出后,拍摄录制地南戏故里温州的九山书会火速出圈,成为“网红打卡地”。

  如何发挥九山书会的溢出效应,让这台“好戏”一直“唱”下去,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多名政协委员联合提案,从多元的视角思考,从多业态联动入手,着力打造南戏文化园,成为瓯越文化的金字招牌。

  现场观察

  游客变多了 业态还嫌少

  昨天下午2点,记者来到九山公园北一门入口,一进门就看到两侧墙壁上《琵琶记》《张协状元》等经典南戏剧目的浮雕以及温州南戏的介绍展板,再往里走是一家南戏主题餐厅,餐厅屏幕正上演《张协状元》经典选段,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

  餐厅店长阿燕说:“自从戏曲春晚播出后,九山书会一下子火了起来,人气特别旺,尤其是有演出的日子,到处都是人山人海,看戏的人挤都挤不进去,我昨天还看到几个小伙子因为没有位置,直接拿着望远镜站在山上看演出。”阿燕告诉记者,原本她的餐厅只是一家普通的素食馆,后来听说要建九山书会,打造南戏故里,她听从政府有关部门的建议,把餐厅改造成南戏主题餐厅,店里张贴剧照,装上两个大屏幕不间断播放南戏,一开始,她的心里也没底,没想到春晚播出之后,九山书会一夜之间“火”起来了,她的生意也好得不得了。

  阿燕的餐厅对面,是一排排摊位,因为元宵活动结束,工作人员正忙着将其拆除。

  “这些摊位都拆了可就冷清多了。”阿燕说,这几日,九山书会搞元宵节活动,道路两侧排满了剪纸、欧塑、特色小吃等五六十个摊位,人多的时候路都过不去。

  “但是你看今天人流明显就少了很多,这些摊位都空了,过道里空荡荡的,就我一家店,留不住人,游客都直接往里面走了。”阿燕无奈地说。

  记者来到九山书会舞台前,正巧遇上温州歌声越剧团的演员们在为周末的演出加紧排练,台下围了十余名观众,基本都是老年人。记者观察发现,除了舞台前的听戏观众,游玩打卡的人群也呈现“老龄化”。

  市民期盼

  好戏连台 多多益善

  66岁的戏迷王秀芳阿姨,家住在妙果寺附近,平时没事就和朋友们约着来这里听戏。“现在小年轻听戏的不多,我把我孙子带过来听戏,没一会儿,人就跑没影了,不太感兴趣。”

  尽管孙子对南戏不感兴趣,但是丝毫不影响王秀芳对戏剧的狂热追求,只要一听到演出消息,她准去。“以前我们听戏,主要是在东南剧院对面的小戏台,那地方小,设备也旧,看着没劲。现在有了九山书会,场景舞台都是一流的,太过瘾了。”

  “美中不足的是演出太少,看不够。”王秀芳遗憾地说,昨天演完了,下一场要等到周末,再下一场更是没影儿,这么好的舞台就空在那里,有点可惜了。

  鹿城区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林佩蓉也期待演出“多多益善”。她说:“戏曲春晚播出后,更多市民关注到我们越剧,还有不少人打电话询问我们演出时间。”

  林佩蓉表示,按照原定计划,每周都有安排戏曲演出,但现在九山书会的灯光、音响即将撤走,后续演出可能要自己去租赁相关设备仪器,对戏剧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压力。“就拿我们这周周末的三场演出来说,如果要租赁设备,三场的费用高达四万元,很多戏剧团的演出都是公益性质的,本就没有收入,承担不了高额的租赁费用。”

  委员建言

  打造南戏文化园

  九山书会的未来发展也是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周新波、林宇、蔡晓秋、黄燕舞、张成毕联合提交《关于依托九山书会打造南戏文化园的提案》。

  提案指出,近年来,温州市本级和鹿城区大力度推进松台山区块和九山书会周边改造提升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不足和发展短板。一是业态形式单一,对体验经济的场景构建不足,“目”和“耳”的赏心悦目多,但“你”的表演和“我”的体验少。与文创、新零售的多元融合仍然不够,可参与、可体验、可融入的整体场景显得不足。二是打卡群体老龄化,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够。传统戏曲的受众老龄化现象严重,前来九山书会打卡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群体。现场可以看到白发苍苍一大片,年轻小伙、漂亮姑娘却屈指可数。三是项目整体化运营思考不够,九山书会周边场馆尚未一体化运营,松台山区块和五马历史文化街区(公园路、五马街、禅街)相比,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与宣传策划团队,直接导致有策划、有影响的文旅活动无法在该区块有效开展。

  针对以上问题,市政协委员、市文联党组书记周新波建议,依托九山书会打造南戏文化园,构建体系完备、业态多元、活力迸发、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商业新地标,以此为定位系统推进整体改造提升工程。结合该区块总体规划,按照放大戏曲春晚效应、打造南戏主题特色、提升城市文气人气商气的要求,聘请专业公司、专业团队进行策划设计,采用“新建部分、改造部分、拆除部分”的思路,政府运作和市场主体实施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快速实施落地。

  同时,聚合各方资源,打造新南戏博物馆和南戏研学基地,充分发挥专业戏曲院团的艺术资源,以市场化运行和兼顾社会公益性相结合的形式,开发南戏培训课程,升级网络IP,带动文旅产业发展,辐射带动不同年龄段群体,持续关注传统文化发展,吸引老、中、青、幼感受、接触、体会南戏文化。充分利用该板块的聚合效应,跳出博物馆单一的展示功能,实现从文商旅到商旅文深度融合,满足游客及市民的全方位需求,进一步拉长、拓宽旅游产业链条,铸造大型文化商业新地标。在南戏博物馆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专业戏曲院团的优势,定期开展南戏剧目的演出和赏析活动,让南戏文化能看、能听、能学。此外,可研发融入南戏元素的文创周边产品,开创“新国潮”风格,完善文旅产业链,打造文旅产业新型发展业态。

  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院长蔡晓秋期待融合多种元素,打造一场南戏实景演出,打造九山书会南戏文化园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除了让本地的院团演出,还可以邀请全国地方戏曲剧团,这样既可以让温州市民看到全国名团名角名剧,也实现了南戏与各地戏曲的交融与传播。要让九山书会南戏文化园,周周有戏唱,月月有名团,年年有主题大型活动,成为文旅打卡点。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九山书会如何将“好戏”一直“唱”下去?

  政协委员送来“金点子”:依托九山书会打造南戏文化园 开创“新国潮”风格,打造文旅产业新型发展业态

  记者 许雅晶/文 李立/摄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