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可见绿、生活更便利 温州“智”绘城市新画卷

温州晚报2025-11-06 09:40

景山公园

  温州网讯 在温州,一个个城市新景如珍珠般散落,串联起市民的幸福生活……

  今年以来,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迎园博、讲文明、强品质”行动为契机,围绕城市“八化”建设标准,在精管善治中书写着新时代城市治理的温州答卷。通过系统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民生服务提标、数字赋能提智等攻坚行动,不断擦亮城市品质,筑牢安全防线,让市民的获得感更足。

  公园城市,宜居图景加速呈现

  漫步温州街头,“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宜居图景正从蓝图变为现实。温州以园博会筹办为契机,将城市绿化、美化作为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的核心抓手,持续拓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截至目前,温州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154.4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4.84%,完成新改建公园绿地项目639处,打造全龄友好的口袋公园267个,开放共享绿地43处、草坪面积400余公顷,市本级公园绿地总面积4014公顷,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64%。

  绿色版图扩大的同时,还注重内外兼修增“气质”。春赏郁金香、夏观荷花、秋闻桂香、冬品茶花——97座各具特色的主题公园让温州的四季各有韵味。走进九山公园,400余种茶花竞相绽放,让人流连忘返;漫步钟秀园,非遗文化与山水景致为游客带来别样体验。马鞍池公园的郁金香展、绣山公园的杜鹃展、杨府山公园的荷花展,不仅装点了城市,更让市民在花香中感受着城市发展的脉动。此外,全力打造瓯海大道城市快速路,沿线布置10000多盆三角梅,形成延绵数十公里的“城市花廊”,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亮丽色彩,也让过往市民感受到生态与美学融合的自然之美。

  服务提质,城市温度可感可及

  走在温州街头,既能感受到市井长巷间升腾的“烟火气”,又能体验到井然有序的城市环境,平衡的背后,是城市治理智慧的生动体现。

  鹿城通过“政府引导+商户自治+群众参与”模式,在重点商圈打造“固定场地+流动摊位”复合经营模式;瓯海探索“一街一特色”外摆矩阵,创新娄桥奥体夜市等“月光市集”;乐清合理设置“潮汐摊位”,带动周边商铺营收平均提升30%。

  精细化的垃圾治理体系正在温州落地生根,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营造了绿色、低碳的生活环境。鹿城创新推出生活垃圾分类“申请交付”合作模式,实现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流程闭环管理;瓯海通过再生利用、土方平衡、林业用土、环境治理、回填利用等方式,有效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在瑞安,餐厨垃圾处置中心,让残渣被制成有机肥用于农业园林;泰顺构建“一站式”上门回收体系,回收垃圾还能兑换环保金。

  城市的温度,更体现在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视野中。温州通过“标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管理智慧化”三位一体公厕改造,完成了市区千余座公厕的双语标识全覆盖,并系统更新了道路、公交站牌的英文标识。这一举措在细微之处彰显国际风范,让中外宾客都能感受到温州的便利与友好。

  智慧治理,塑造未来城市形态

  从智慧照明到智能巡查,一张高效的城市治理智慧网络正在温州全面铺开。

  为让市民实现“白天赏景、夜晚观灯”的愿景,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据城市照明专项规划,重点打造关键区域景观照明,显著提升了城市月光经济活力。

  目前,全市38万余盏路灯的LED改造率已达99.6%,智慧化控制率达82.6%,通过“低碳+智慧”模式提升管养精细度。智慧照明监控平台运用物联网、远程控制等技术,实现对市区132万盏景观照明和5万余盏路灯的统一启闭和精细化管理,满足不同场景的照明需求。

  “智慧城管”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形成一张覆盖全域的“活地图”。依托“空地一体、人机协同”的三维立体采集体系,实现对城市部件与事件的统一监管。今年以来,“智慧城管”运用各类智能设备采集上报并督促整改城市问题10.68万件,实现了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全天候、自动化、精准化采集。此外,深入推进市政“云管家”平台建设,基于“桥医生”监控系统,接入并完善“智慧照明”“智慧排水”“停车监管”和“污水终端”等子系统,实现市政设施全领域智慧化管养。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推窗可见绿,生活更便利,治理有智慧

  温州“智”绘城市新画卷

  记者 张琼冉 通讯员 温综宣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