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新建数控智能装备产业园大楼内,工人在检修机器。
温州网讯 机器轰鸣的车间里,一台台重型数控设备有序运转;5楼的气动元件供应商与一楼的整机生产车间凭借一部电梯,配件需求当天响应;产业链企业间有技术需求,中午休息时间就能在园区会议室碰头协商……
连日来,位于乐清市北白象镇的江南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新建数控智能装备产业园内,以“上下楼即上下游”的垂直产业链模式,成为乐清企业打破发展惯性、探寻新增长点的生动样本。这座今年刚建成的产业园,不仅解决了江南数控自身的产能瓶颈,更吸引10余家链上企业入驻,在一栋楼里构建起“办公上下楼,产业上下游”的紧密生态。
10家链企入驻
一栋楼里织就完整产业链
“以前找上下游伙伴,要到处跑,沟通一次要提前三天预约,配件运输光小件快递每月就得花几万元。”江南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克回忆起过去的协作模式,满是感慨。而如今,在新产业园内,这种“远距离协作”的困境彻底改观。
作为产业链核心企业,江南数控在规划产业园时,就锚定“垂直产业链”布局:将自身整机生产放在1楼-3楼(适配重型设备的12米层高),上游的气动元件、智控系统等供应商安置在4楼-6楼(7米层高、1吨以上承重满足中小型部件生产),下游的汽配加工企业则就近布局,形成“楼上供部件、楼下装整机、隔壁做配套”的格局。目前入驻的10家企业中,既有为江南数控提供气动元件的乐清博胜气动元件有限公司,也有承接江南数控整机下游汽配加工的企业,甚至包括做软件开发的子公司——从零部件生产、软件适配到整机装配、下游加工,全链条在园区内实现“上下楼流转”。
这种布局并非偶然。江南数控在设计产业园时,向政府申请了规划指标:1楼层高12米、2楼-6楼层高7米,配套16部5吨承重货梯,甚至将“设备需求参数”提交给规划部门,确保厂房布局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博胜气动原来在乐清磐石镇租1万平方米厂房,现在到我们园区7000平方米就够了,因为车间设计完全贴合他们的生产流程,上下楼送货还不用跑公路。”王克介绍,这种“量身定制”的空间,让上下游企业愿意“搬进来”,也让产业链协作更顺畅。
“1+1>2”
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力
“我们招引的企业,要么是我们的供应商,要么是我们的下游客户,大家在同一个园区里,不仅能降低物流、沟通成本,还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王克说。
“以前我们采购中心在温州,丽水基地的零部件运输,整体物流成本每月几十万元。”王克算了一笔账,产业园内上下游企业的货物运输只需“楼内流转”——从5楼博胜气动到1楼江南数控,货梯运输半小时内完成,没有公路物流费用;甚至连园区外的大件运输,也因产业链集中,运输成本降低30%以上。
沟通效率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王克表示:“以前设备出问题,要等上游供应商赶过来,最快也得半天;现在楼上的博胜气动,一个电话过来,技术员10分钟就能到车间。”
这种“快速响应”还体现在研发协作上。江南数控与入驻的智控企业联合开发自动化生产线时,双方工程师每天能在园区研发中心碰头,“不用再视频会议反复沟通,面对面聊能更快对齐需求,研发周期缩短了一半。”王克说。
此外,这种“上下楼即上下游”的模式,正在产生“1+1>2”的效应。入驻的10家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5%以上。“以博胜气动为例,他入驻我们园区后,通过和我们合作,在研发方面开始向高端产品进军,未来产品附加值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王克说。
打破惯性求突破
为乐清制造探路新生态
江南数控的探索,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转型,更折射出乐清智能制造企业的发展新思路。长期以来,乐清以低压电器、电子元件等产业为特色,但智能数控、高端装备等领域的产业链相对分散。而江南数控通过产业园搭建“垂直产业链”,打破了“企业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为同类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未来,我们计划在产业园里打造‘智能智造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联合温州理工学院培养专业人才,同时继续引进上下游企业,让产业链更密、更优。”王克透露,随着产业链的完善,预计明年产业园整体产值将突破10亿元,带动入驻企业产值平均增长20%以上。
从“建厂房”到“建生态”,江南数控智能机床产业园,正以“上下楼”的近距离,拉近产业链的“协同距离”,为乐清智能制造在高端装备领域的突破注入新动能。
声音
隔壁串门就能谈合作
啥是楼宇经济?有没有样板?河北雄安等地有答案。同一楼宇里,上午刚听到身处高楼层的工程师打电话催促零件测试,午休时就发现中间楼层的零件厂商员工拎着咖啡直接窜到楼下送样品;顶楼实验室的AI算法刚调试完,中层的产品经理已经在客户沟通群里@隔壁工作室,约下午茶碰方案。
“一栋楼装下一条产业链”。雄安新区作为国家战略级新区,需在有限空间内实现产业、人口、功能的集聚。与传统“摊大饼”式城市扩张不同,楼宇经济是从“平面扩张”向“立体集聚”的一次转型尝试。通过把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叠”起来放在一栋楼或楼宇群,整合研发、生产、服务等关联环节,构建“楼层间协作代替跨区域协同”的高效生态,在楼内实现“上午攻关研发—中午协同生产—下午交付应用”的良性高效循环,真正是“上下楼就能做生意”“隔壁串门就能谈合作”。据人民网评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上下楼”即“上下游” 江南数控把产业链搬进一栋楼
记者 谢施琦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