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吨/日!滨海水厂一期投入试运行

温州都市报2025-11-04 09:25

  温州网讯 昨天,温州市重大民生工程滨海水厂一期工程进入试运行阶段。一期工程供水规模20万吨/日,将为构建“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全域供水保障体系注入动能。

  “到了用水高峰期,水压总是不够,是这几年龙湾区一些用水户的感受,而随着不久后滨海水厂一期正式投用,这个痛点将得到解决。”滨海水厂厂长黄泽说,滨海水厂的原水主要来自珊溪水库,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一套完整的标准化制水流程,转化为安全优质的自来水,送入千家万户。

  随着滨海水厂的加入,温州市区东部片区形成“双水厂、双水源、双管道”供水保障体系,避免“单点支撑”时供水设施故障、检修导致大范围停水的风险,提高城市供水系统应对高峰用水和突发情况的灵活性,为状元水厂产能优化和老旧水厂“关转停”创造条件,推动“大水厂+大管网”集约化供水,助力供水服务从“保量供应”向“优水优用”转型升级。

  不仅如此,滨海水厂将有效覆盖温州东部片区、洞头区及瑞安部分区域,实现跨区域“原水互惠”“清水互补”,并进一步提升市区、乐清、永嘉、瑞安等区域互联互保能力,通过构建多水源联调体系,可在应急情况下实现每日15万吨的清水调度支援,联网赋能,为全市供水系统“一盘棋”调度、“四同”服务打下基础。

  目前,市公用集团正加速推进滨海大道DN1200联络管工程、洞头陆域引调水二期等跨区域管网建设。未来,该集团将持续整合水资源,全面提升全市域供水系统抗风险能力,绘“大城公用”蓝图推进“好水到家”改革,为温州大都市区协同发展和民生品质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滨海水厂一期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管线跨度大、涉及区域广、施工条件复杂,其中光原水管线全长约14.9公里,需穿越沈海高速、温瑞塘河、104国道、大罗山、环山东路、市域铁路S2线等重要交通干线,沿线涉及15个行政村、跨瑞安龙湾行政区域,政策处理难度极大。隧洞爆破和支护需穿越大型断裂带破碎岩体,厂区最大单体构筑物反应沉淀清水池,开挖深度超10米。“面对这些困难,项目团队采用‘攻克一处、施工一处’的滚动推进模式,破解施工难题。”该负责人说。

  据介绍,滨海水厂是温州市“十四五”规划、“六重”清单重点项目。该项目投入试运行标志着温州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域供水一体化格局迈出关键步伐。滨海水厂工程供水总规模为40万吨/日。其中,一期规模20万吨/日,包含原水泵站、原水管、净水厂、配水管等核心单元,总占地面积约156亩。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

  20万吨/日!滨海水厂一期投入试运行

  市区东部片区形成“双水厂、双水源、双管道”供水保障体系

  记者 蒋文泽 通讯员 干欢欢 张天杨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