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警长深入园区实施助企护航指导。 温州市公安局供图
温州网讯 在续写创新史、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的进程中,温州将迎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园。今年以来,温州公安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继续丰富“共美”生态警务内涵、拓展外延,创新实施推进“产业生态警长”护航工作——围绕“园博会筹建、生态收益产业、新能源产业、传统制造产业”等重点领域,专题部署开展结对式绿色护航行动,以“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大力推动城市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为目标,全心助力温州走出一条特色城市现代化发展新路。
“硬核”守护生态产业核心利益
“重点工程推进到哪里,产业生态警长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民警徐海奔说,“锚定绿色项目清障落地,依法严厉打击阻碍项目建设的各类治安违法行为是温州产业生态警长的一项重要职责。”
举行国际园林博览会是推动温州城市品质提升的重点项目,将有力带动文旅产业发展。为确保园博园筹建项目顺利推进,温州公安谋划构建“1个主园区+13个配套区”共14个护航场景,由产业生态警长结对开展风险隐患处置、政策法律宣传,积极协调并成功解决了瓯海主园区“拆迁土地纠纷”等问题。
严打击方能强震慑。严打涉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夯实产业发展底色是产业生态警长的“硬核”护航之举。
上半年,全市公安机关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现代警务模式运行,组织开展“铁拳治渣、蓝盾治砂、绿剑治污”“三治”专项打击,靶向推进传统高耗产业整治,侦破非法倾倒危废、机动车排放检测检验弄虚作假等典型案件,推行“一案双查”,助推相关利用芯片篡改检测数据检测站及非法排污电镀蚀刻企业停业整改、完成设备迭代更新。
“定制”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制造业是温州经济发展的基石,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是城市发展重要战略布局。
对此,各地公安机关结合生态产业特色,发动产业生态警长深入电镀、皮革、金属冶炼等传统制造产业集聚区,协同生态环境等行政执法部门强化企业污染源头预防和过程管控技术指导,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引导推进产业生态重构、延伸,定制各类护航措施提升生态经济价值转化。
前期,苍南望里生态警长依托“生态共富工坊”,针对当地废旧纺织产业污染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引导企业采用无害化处理技术,助推当地成功转型为全国废旧品循环经济试点。瓯海泽雅生态警长则立足当地千年造纸文化,协调属地街道、文旅等部门推动传统造纸作坊整合升级,打造生态研学基地,带动周边民宿、咖啡店等新业态发展……实践证明,产业生态警长不仅是侵害清障执法者,更可以是促进产业迭代升级、服务绿色生态发展的“摆渡人”。
“暖心”践行现代产业便民服务
构建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乐清,虽然只是温州的一个小县城,却拥有“电气”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及雁荡山国字号文旅品牌。为全力护航绿色低碳发展,乐清公安升级“一企一警长”模式,50个产业生态警长开展驻企服务,累计组织环保普法320场次,化解涉企纠纷156起。在雁荡山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打造“警务+旅游”双品牌,警长兼任旅游调解员,去年至今累计化解纠纷92起,开展救援13次。
徐海奔介绍,“一企一警长”是产业生态警长护航行动在乐清的个性化措施。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围绕传统制造、生态种养、生态旅游等各类产业,梳理形成结对护航项目93个,主动前移服务关口,定制推出“风险预警防范、涉案绿色通道、便企政务直达”等便民服务措施,为传统产业“向高攀登”、新兴产业“向新进军”暖心护航。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温州公安创新推进“产业生态警长”护航工作
解锁“共美”生态警务新内涵
记者 杜一川 通讯员 许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