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实行“先诊疗后付费” 你收到就诊卡退费的消息了吗?

温州晚报2025-08-18 09:10

  “尊敬的患者:根据国家及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相关文件要求,我院已启动门诊预交金清退工作,请您及时清退卡内余额”,近几个月来,有很多温州人都陆续收到过这样一条就诊卡退费消息。什么是就诊卡退费?这是诈骗信息吗?

  这其实是门诊预交金余额正在清退,沉淀在我市各公立医疗机构就诊卡中的预交金余额,市民现在可以采用线下、线上多种方式“提现”。你的门诊预交金余额退了吗?

  真的有人退到钱了吗?

  “先存钱,再看病。”这是曾经到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情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等候时间,医疗机构相继设立住院预交金和门诊预交金制度。现实中,门诊预交金则因医院而异,一些医院鼓励患者在就诊前预先为就诊卡充值,以便提高就诊效率,也有不少医院没有这项要求。

  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取消门诊预交金”纳入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自今年3月31日起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患者看门诊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告别“先交钱再看病”模式。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部署,各公立医疗机构要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存量门诊预交金清算退款。

  门诊预交金被取消,直接关乎患者钱袋子。早在今年7月18日,市民陈女士就收到了第一条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信服务号发来的门诊金清退消息,但她没当一回事儿,以为是普通的垃圾信息。“前段时间又收到了同样的消息提醒,好奇之下点击了解详情,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存的,账户余额里还有600多元。”陈女士说,按信息里的指导步骤操作,没几天银行卡里就收到了600元的退款。于是,陈女士还分别查询了自己其他温州公立医疗机构的门诊预交金情况,金额十几元至几十元不等。

  很多市民不知道如何办理 

  卡里余额如何查询?如何办理?这些问题在各大医院官网上贴出的公告里都有答案。日前,记者根据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清退告知书,登陆已绑定该院就诊卡的温医一院微信小程序,进行退费申请尝试,根据提示进入“预交款清退”页面,继而可选择名下的就诊卡进行预交金退费,整个过程比较顺畅。

  关于该院的线上退款,3年以内通过微信充值的患者和5年内通过支付宝充值的患者可选择退回原充值的微信、支付宝账户;通过微信、支付宝充值或现金、银行卡充值的患者,可选择退回到银行卡,医院将在15个工作日内汇款至患者指定银行卡。

  想要线下退款,则需携带就诊卡、就诊人有效身份证件、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前往该医院三个院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收费窗口办理。办理时间为工作日8:00~12:00,13:30~16:30。

  “清退门诊预交金”的工作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虽然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州市中心医院门、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等我市各公立医院此前均发出过通知。但很多市民对这个政策知晓度不高,记者随机采访十几名路人,很多人表示“从没听说过”,涉及门诊预交金余额退费,更是不知具体怎么退。

  “无论多少钱,有钱退总是好的。”刚帮父母进行线上退款操作的吴先生感慨:“现在很多垃圾、诈骗信息,很多老人不怎么会甄别,各家医院的线上退费操作又各有不同,没子女帮忙,老人基本不会操作,希望各家医院的线上线下退费方式能更便捷。”

  门诊预交金不退可以吗?

  根据《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财务发〔2025〕5号)要求,公立医疗机构要通过官网、就医小程序、电子屏等多种途径做好政策宣传,告知患者办理门诊预交金退款及流程,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及时清退的,要做好台账管理,并按属地管理原则报卫生健康(中医药、疾控)行政部门。

  对急诊、急诊留观、门诊手术、急诊手术等情形,以及老年人等确有门急诊预交资金需求的群体,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公立医疗机构可保留门诊预交金,并报属地卫生健康(中医药、疾控)行政部门备案。

  新闻+

  我市各家医院门诊预交金清退咨询电话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0577-88910524

  温州市中心医院门:0577-56671325(白天)

  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信河院区0577-88059511;娄桥院区:0577-88306323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0577-88552052

  来源:温度新闻

  供稿:温州晚报

  原标题:就诊卡退费是新诈骗?我市各家医院的门诊预交金余额正在清退!你的退了吗?

  记者 陈怡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