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老人砍树前,她接下了3000棵黄桃的“生死战”

温州日报2025-08-18 08:25

  温州网讯 “卖得挺好,有熟客回购两三次,也请了农播达人来直播卖货,乡政府也帮忙吆喝。”在永嘉县界坑乡美岙村,55岁的村委会副主任汤笑秋和村民迎来一年丰收季。漫山枝头挂满黄金桃,汤笑秋是美岙村的“守桃人”,包揽了18户村民3000多棵桃树的管理。

  凌晨4点,天还没亮,汤笑秋夫妇就和村民一起上山摘黄桃:“太阳大了一晒,我们再摘下来,就不容易保存。”上午9点,新鲜采摘回来的黄桃被分拣打包。黄桃最佳采摘期只有短短20天时间,桃农们要和时间赛跑,眼下还有半个月采摘期。

  界坑乡地处偏远,距离永嘉县城近60公里,年轻人大量外出。2018年,界坑乡利用130多万元扶贫资金,谋划千亩桃园,种植“锦绣”黄桃,美岙村百位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留守老人参与。

  当地把黄桃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项目来抓,省、市科技特派员下乡,手把手教村民栽培技术。得益于生态环境好,界坑高山昼夜温差大,多方努力下,种出来的黄桃格外清香清甜,品质上佳。为助力黄桃品牌打造,界坑乡政府推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界莫”,举办黄桃节,“界莫”黄桃逐步打响知名度,小小“扶贫桃”成为乡民的“致富果”。

  目前美岙村黄桃种植超200亩,有1万多棵,去年产量40万斤,产值超300万元。今年,美岙村黄桃产量预计将创新高,达50万斤。在黄桃种植示范下,界坑全乡桃子种植规模达800多亩,年产量超150余万斤,主要分布在美岙村、盛山村、饭盘尖村以及上董村等地,种植品种包含黄桃、水蜜桃、油桃以及艳红桃等。

  好桃背后是桃农精心呵护。黄桃管理得修枝、松土、施肥、包果、施药等,桃农在田间费心费力。2023年开始,种植黄桃农户因年岁增长,体力衰退,无法面对高强度管理。个别桃树因缺乏管理,造成落果收成惨淡。

  92岁的杨法垚家有70多棵黄桃,之前和同样高龄的妻子干得起劲。黄桃成熟时,3个子女带着各自熟人朋友来采摘,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可从去年开始,老两口明显觉得吃不消。

  “没人接手,我儿子不让我下地,说要把桃树砍了。”有村民找到了汤笑秋。

  汤笑秋犯了难。她和丈夫原本在外地做工程项目,5年前,她当选村委会副主任,回村扎根。“我们村很偏僻,刚开始黄桃根本没人来买。”汤笑秋回忆,抓住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建设景区村,小村慢慢有了游客,加上政府大力扶持吆喝,黄桃才慢慢打开销路。

  不能眼睁睁看着黄桃品牌崛起又消亡!汤笑秋应下了杨法垚老人,由她代为管理桃树。

  大伙都想让黄桃活下去。农户们说不需租金,成熟时分给他们一些黄桃即可。因为信得过,托得起,从去年开始,村民陆续将桃树委托给汤笑秋,占全村三分之一。委托势头还有增无减,汤笑秋照单全收。

  为了支持妻子,杨汉华没日没夜地在田间地头劳作,皮肤晒得黝黑,他还高薪雇专业工人协助。“刚接手时最担心的,一是管理吃不消,二是怕卖不掉。”汤笑秋家原本只有25棵黄桃,销售不成问题。往年部分农户出现滞销时,她还会发动亲朋好友来采购,但今年产量预计超5万公斤,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销售?

  为此,夫妻俩联络往年熟人,在读研究生的女儿在网上发起团购,温州市区的亲戚在各大微信群转发,界坑乡政府也多渠道帮助汤笑秋和村民推广。“目前销售势头看着不错,但也才卖掉了五分之一,黄桃还需要更多推广。”汤笑秋坦言。

  据悉,为破解以往黄桃产业“低小散”的难题,今年界坑乡政府创新推出“村农业合作社+乡强村公司”产销模式。由村农业合作社牵头为当地分散的种植户提供统一的种植标准和技术指导,再由乡级强村公司主导市场运营,筛选优质果品、设计“美岙高山黄桃”品牌包装销售,逐步为果农打通稳定增收渠道。

  “这段时间天气好,客人们尝了,都说桃子很好吃。”今年黄桃丰收,汤笑秋高兴,她也盼着村里的黄桃早日卖出。黄桃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及矿物质,其果肉细腻且营养丰富,具有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如果你也想尝尝高山黄桃,可联系汤笑秋15867722811;界坑乡强村公司职业经理人蔡建东17369768156。现场采摘价格为每公斤10元-24元,如需快递,邮费自付。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永嘉界坑高山黄桃上市,因村民年老无力管理,3000多棵桃树委托于一人——

  “守桃人”的喜与盼

  记者:金朝丹 永嘉融媒记者 汤海鹏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