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

温州日报2025-08-16 09:04

  温州网讯 向“新”发力、向“质”跃升,昨日召开的苍南县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透露出了浓烈的创新风。据悉,苍南将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并制订了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的路线图。

  经过近几年的创新发展,苍南在核、风、光等绿色能源领域已形成明显的集聚优势,在氢能、核医疗、新材料、低空经济等产业赛道也展现出一定的先发优势。今年上半年,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高分报表:全县GDP增长7.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投比重46.4%、全市第一;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2.9%、全市第一;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增长17.1%、全市第一。

  苍南通过政策与服务的双重加码,优化这片产业热土的创新生态。上半年,苍南数字经济人才科创中心、数字云仓等孵化基地相继投用,新增孵化面积11.5万平方米,139家创新企业在此孕育成长。苍南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推荐申报国家“引才计划”13人,新到岗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标准人才各1人,“政聘企用”为重点民营企业引进硕博人才9人,引育大学生2665名、技能人才1750名。

  在科技创新引领之下,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项目先后在苍南落地生根:千吨级多孔碳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助力抢占新能源产业链上游高地;上市公司“思创医惠”投资当地企业“码尚科技”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云码科创园即将投用;重塑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项目落户绿能小镇,填补当地氢能产业发展空白。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苍南提出实施大模型和算力基础性工程等5个方面重点举措,抢抓通用人工智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

  据介绍,苍南将实施三年行动,加快谋划十万卡级智算中心,大力发展垂类模型和智能体。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机制,引导和支持仪器仪表、针纺织、印刷包装、新能源等本地产业转型升级,全年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50个以上。坚持“人工智能+”,加快人工智能在消费、能源、教育、医疗健康、金融、文旅、交通和城市治理等领域场景应用,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当地企业已经竞跑人工智能创新运用赛道。在一家由传统塑编厂转型而来的企业——浙江亚迦布科技有限公司,已经采用自主研发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将AI技术引入订单排产和行业趋势分析,实现从原料入库到销售的全链条数据“上云”。该企业负责人梅修今年提出“塑编联盟”构想,即通过共享数字化技术、订单资源和生产场地,吸引上下游企业形成集群作战。

  从工业技改到科研创新,再到AI赋能,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与奔涌而来的人工智能浪潮相遇,苍南将在高质量发展中加速展开浙江美丽南大门的“新”图景。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

  向“新”发力 向“质”跃升

  苍南加快建设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

  记者 林思思 苍南融媒记者 吴银林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