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经验”上榜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践案例

潮新闻客户端2025-04-17 08:54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1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践案例。其中,乐清市绿农水稻专业合作社凭借“以精准服务开辟种粮新路”的创新模式入选。

  该合作社通过创设“1+N”育秧服务模式,完善“私人定制”植保服务,优化农机服务体系等方式,抓住育秧、植保等统一服务的关键环节,打造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推进“人-机-剂-技”深度融合,促进农业降本增效,有效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

  蔡宽元 摄

  什么是“1+N”育秧服务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育秧中心根据农户不同需求,在完成种子浸种消毒、流水线播种、保温保湿出苗等过程后,将出苗秧连盘提供给N个育秧点完成后续育秧过程,在提升秧苗质量的同时实现多元化供给。”该合作社负责人包碎云介绍,该合作社还根据当地病虫情报和合作农户田间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托管服务,为水稻生产保驾护航。该灵活育秧模式受到农户好评,去年,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水稻育苗社会化服务1+N模式合作协议》55份。

  为农户提供“定制服务”,无疑将压力给到合作社,绿农是如何自我解压的呢?

  科技是其解题密码之一。为有效解决水稻育秧时间短、任务重等难题,该合作社结合高新技术与生产经验,自主研发了两条智能育秧流水线,并配套自动登盘输送机、自动供土供水机、自动码垛机械手,实现生产自动化和安装便捷化,大幅提升育秧生产效率。2024年,该合作社早稻育苗量达60万盘,约2.4万亩。

  上榜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践案例,带动农户共同发展是关键。

  根据农户各农机作业环节的不同需求,该合作社通过优化闭环农机服务模式,满足各类农户生产所需。如传统喷药机作业常因药液浓度不均匀、粘附力变差等问题,导致防治效果降低、药剂浪费甚至环境污染。该合作社则以“以药养机、以机促药”经营模式,将人(管理者、飞手)-机(植保无人机)-剂(药剂、助剂)-技(解决方案)深度融合,实现农药自动定量、精准控制、均匀喷洒,在有效防治的前提下用药成本降低10%,用水量降低90%,达到省药、省水、省时。经测算,农户每亩次作业费用成本从10元/亩次降为5元/亩次,每年节约作业费用约120万元。

  绿农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精准为农服务模式,是乐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乐清统筹规划,建成5家农事服务中心,初步形成围绕蒲岐、城东、石帆、翁垟等粮食主产区的市域农事服务体系,实现水稻产业耕种收全程机械化,集中育秧、烘干加工、农资配送等专业农事服务功能全覆盖。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以精准服务开辟种粮新路, “乐清经验”上榜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践案例

  作者:孔丽琴 通讯员 陆云帆 见习记者 蓝韵飞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