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人民路妙果寺附近安装了电动车智能充电站。
市区府学巷附近老住宅区域安装了充电桩。
市区上陡门11组团自行车库安装了充电桩。
市区锦绣路附近某住宅区内电动车不规范充电。
市区纱帽河附近的老住宅区,电动车乱停在通道口。
市区信河街附近的某鞋城,电动车乱停在通道口。
温州网讯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因其经济、节能、便捷等优点深受大众欢迎,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日前,成都成华区一起电动车起火爆炸事件引爆网络,将电动车安全问题再一次推上舆论风口。类似的电动车爆燃事故,我市也曾发生过多起。去年4月13日凌晨,市区下吕浦锦园一辆电动车室内充电发生爆炸,引发火灾;去年6月30日,市区吕浦花园一楼房再次因电动车室内充电发生火灾……
据统计,目前温州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近330万辆。那么,我市的电动车充电或使用是否安全?日前,记者就此进行调查。
老旧小区违停及“飞线”充电普遍
昨前两天,记者随机走访市区6个小区发现,市民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以及在楼道内随意停放的现象较普遍。
在市区松台街道花坦巷老旧小区内,一居民楼下停了多辆电动车,“飞线”充电现象随处可见。据附近居民表示,由于周边没有充电桩,多数人只能从自家楼上拉线充电。此外,因为没有自行车棚,车子就直接停在一楼通道内。当记者询问这样停车以及充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时,该居民表示不清楚。
接着,记者来到市区金瑞商厦。这里商铺林立,大多数车主将车停在楼道内,楼道内私拉电线的现象也较常见。同样,在市区黎明西路307弄内,电动车停放在安全出口以及私拉电线的现象十分普遍。
记者走访发现,存在电动车违规停放、“飞线”充电等现象的多为出租房较多的老旧小区。
“这些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的行为很危险,是明令禁止的。”市消防救援支队有关人士表示,当前已进入高温季节,是火灾事故高发期。电动车车体大部分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烧速度快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人员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伤亡。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仅鹿城对电动车违规停放以及违法充电的行为就处罚了661起。
过度充电为电动车起火主因
有关数据显示,全国电动车火灾案里,约80%发生在充电过程,而亡人火灾几乎全部发生在充电时段。那么电池充电时为何会发生爆炸和自燃呢?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是铅酸电池以及锂电池。我市一家电动车维修店的周师傅告诉记者,除了电池自身的质量问题和电池老化等原因,大多数事故是过度充电造成。此外,充电器是损耗品,不少人将其放在后座,这样其实不行。
电动车经销商胡先生告诉记者,不少人图方便,会将锂电池拿回家充电,这样也存在安全隐患。因为过度充电或放电,会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如果使用劣质电池或外壳破损的电池,出现电池内部热失控的话,可能发生自燃或爆炸。
此前,我市消防部门在一次电动车模拟火灾中,现场专业人员曾表示,无论使用何种电池,虽然充电器里面有过充保护,但也要注意,充电充满绿灯亮后不要超过一小时,以防过充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造成影响。
此外,有些人习惯把充电器放在后座,但行车过程中充电器会受到震动,进而导致其电子元件、过压保护、外观等受损,一旦过充保护失效,易引起火灾。
充电桩点位少且利用率不高
要杜绝“飞线”充电等问题,公共充电桩的建设尤为关键。
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起,全市部署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点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充电点2181处,充电接口59.8万个。但因部分充电点日常管理不到位、充电价格过高等问题,导致利用率低下。
在市区绿园社区上陡门十一组团,原先的自行车库内已安装充电桩。即便如此,仍有不少车主将车停在楼下“飞线”充电。
“一些居民因贪图方便和安全意识淡薄,将车违规停放充电。”绿园社区主任梅芳芳告诉记者,针对老旧小区的电动车充电安全,他们在车库安装了充电桩、喷淋、灭火器,实现自助停车。此外,因老旧小区场地有限,他们还专门清理出空位,安装户外充电桩,但仍无法满足全体居民的充电要求。如果充电桩离楼栋稍远,车主就会“飞线”充电。
梅芳芳坦言,在推进充电设备安装的工作中,除了面临场地难找、居民意见难统一等问题,她感觉相关部门还需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一套联动机制。
“我们公司安装的点位,利用率才三成。”温州市壹壹久消防设施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先生说,他们从事单位、小区等电动车充电桩的安装建设,但充电桩的建设并非“药到病除”。一部分车主因安全意识淡薄以及贪图方便,仍会“拉线”充电,另一部分则因为价格因素。
陈先生说,每个充电桩点位的管理主体不一样,价格也不一致,同样是1元钱,有的可以充电3—4小时,有的只能充1.5—2小时。“电动自行车每次充满大概六小时,有些群众为了省钱,选择在家充电。”
加强电动车充电监管迫在眉睫
“规范、解决电动车充电和管理问题,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安全充电需求,已成为迫在眉睫的民生大事。”在今年的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戴海东提交了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监管和服务》的提案。
戴海东介绍,目前我市电瓶车主要存在充电设施规划配套缺乏、充电安全意识缺失、充电消防安全监管缺位三大问题。由于住宅小区安全充电配套设施规划严重不足,不少新建小区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未考虑小区电动车集中充电场所,特别是老旧小区功能配套不完善,在升级改造时未将智能充电车棚和充电桩建设规划在内,遭遇电动自行车没地停放、没法充电的尴尬处境以及由此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一些小区安装了充电桩,但充电价格过高,居民接受度不高,使用率低。
戴海东建议,要借助智能管理服务模式,推进“互联网+充电设施”,引入社会物联网技术企业,构建统一高效、开放共享的智能充电管理云平台,提升电动自行车智慧化管理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对电动车充电状态实时监测。一旦出现高温、短路、电池老化、起火等情况,直接上传云平台,对接社区小型消防站值班系统,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此外,市政协委员刘润平也提交了一份关于《解决和规范住宅小区电动车停放管理的》提案。刘润平表示,要想从源头上治理小区电动车充电问题,新建或改、扩建住宅小区必须合理配建电动车充电设施,并将电动车充电设施配建情况纳入整体工程施工管理和竣工验收范畴。物业公司应制定严格的电动车存放、充电管理规定,对电动车进行集中存放、集中管理,对电动车充电设施及配置的消防器材进行统一维护。
来源:温州商报
记者 吴健 李杨慈
蒋文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