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人物版瓯绣、中式耳环……温州85后绣娘的老手艺和新创意

温州网2021-05-08 08:08

《情丝南戏》

  温州网讯 若在几年前,用“挺传统”三个字形容年轻人,年轻人肯定会觉得不自在,或许还会有点不舒服。如今,“挺传统”已经悄悄走进了85后、90后,让这些“新生代”迅速提升了品位,引领了新的风尚标。

  85后“瓯蕴”品牌创始人黄立立就是一位“挺传统”的年轻人,她在古巷里开出了工作室,她每天忙于分丝劈线、穿针走线;经常忙于参加各种市集,亲手为客人戴上瓯绣的耳环,讲解瓯绣的文化。她用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令更多的人重新理解了“传统”与“青年”之间的关系。

  ■人物名片

  黄立立 85后

  瓯蕴刺绣工作室创始人、温州市技术能手

  代表作《情丝南戏》、瓯绣开关文创作品《大美温州》

  纤纤玉手巧轻柔

  “挺传统”的年轻人

  见到黄立立的第一眼,就觉得她是一个被传统文化“击中”了的,“挺传统”的年轻人。她盘着发,穿着中式套装,戴着中式耳环,胸前还挂着香囊。“很多人想不到我大学读的是眼视光专业。”当黄立立一开口提起之前所学的专业时,让记者颇感诧异。“读大学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选修了瓯绣课程,从此恋上了瓯绣。”黄立立又笑着进行了补充。

  她在读大学期间,花一年时间绣的第一幅瓯绣作品《孔雀》,得到了瓯绣启蒙老师的肯定。此后,她就再也没有放下绣针,等到大学毕业时,便毅然决然地选择当绣娘,过“纤纤玉手巧轻柔,六彩交相丝线游”的理想生活。

  了解黄立立的人均知道,她之所以想要当绣娘,过慢生活,是因为她生长在有着浓浓“文艺氛围”的家庭里,不少的家庭成员极具“文艺范”。换句话说,她从小就不缺艺术的熏陶。

  她的奶奶是个既会缝又会绣的达人,经常给家人缝各种的衣服;她的爸爸不仅喜欢书法,也喜欢捏造型。一块橡皮泥在他手里,可以变成栩栩如生的动物;她的弟弟则从小喜欢舞蹈,在家没事就跟着音乐跳舞。

  六彩交相丝线游

  开在古巷的文创工作室

  当黄立立想过“挺传统”的理想生活时,她的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坐在古朴幽静的宅院里,将绵密的丝线一针针来回穿梭,让古老而传统的美在指尖慢慢流淌,流进现代人的生活。

  没想到,这幅画面很快变成了现实。2019年,她路过市区百里东路小虹桥,偶然发现古巷有间老宅的主人正寻觅租客。“我就想租间这样的老房子作为自己的文化创意工作室。在这样的老房子里进行瓯绣创作,会少些脾气,多些灵感。”就因为黄立立的这一句话,老宅的主人就将自己的老宅租给了她,包括摆在里面上了“年纪”的家具也没有搬走。

  她与家人一起将老宅进行了简简单单的装修,从硬装,到软装均保留住了老宅的静谧,随处可见的是一些与瓯绣有关的新元素——瓯绣文创作品,如帆布包、耳环、香囊、手帕、插座、摆件等。

  很多特设的细节,都是黄立立用来时刻提醒自己:传统工艺不能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更要注重创新。总之,她要在老宅里用老手艺“绣”出能引发年轻人共鸣的佳作。

  绣坊藏瓯绣佳作

  老手艺带来的新生活

  有了这个老宅作工作室,黄立立便有了与瓯绣对话的空间,还给其取了颇为雅致的名字:瓯蕴刺绣工作室,寓意着在这里可“蕴藏”瓯绣佳作,是一场年轻人与瓯绣的遇见,既温柔了时光,也惊艳了岁月。当然,最终要感悟原来传统瓯绣不仅是昨日的时尚,也是今日的风尚。

  关起老宅门,黄立立潜心制作各式各样的文创瓯绣作品如芷秋香囊、中式耳环、漫画人物版瓯绣等,设计各种瓯绣文创用品Diy包。她将这些精美的瓯绣作品做完发到群里,吸引了很多人“登门”;“当我打开老宅大门时,瞧见的登门者大多数都带着‘才艺’。”黄立立笑道。他们中有的带着自己烹饪的菜,有的带着自己创作的画,只为能与我换一件私人定制的瓯绣作品;而当她走出老宅,就会逛古宅附近的人文景点,譬如温州南戏博物馆、朱自清故居、夏鼐故居、瓯江电影院旧址等。她一边追寻老温州的文化历史足迹,一边寻找瓯绣的创作灵感,甚至还时不时地想如何在工作室实现文旅结合。除此之外,她还不忘找好邻居——瓯窑“非遗”传承人陈景炜聊温州“非遗”、温州民俗等,每次聊着聊着,就有了满满的收获感。

  采访完毕,黄立立立马靠着窗,端坐在木架旁开始刺绣,绣针带着丝线穿过绸布,一些路人总是往里瞧她在绣什么。可是,她却没有往外瞧,只默默关注自己,默默关注绣品,让艺为心所用,让情为瓯绣所牵……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潇瑜 戴卓蕾/文 魏一晓/摄

  ■新闻+

  瓯绣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为浙江负有盛名的优秀传统绣种,是独具地域特色的东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瓯绣源自古代民间妇女绣房习作,从针法分析推断由唐代锦衣发展而来,据温州瑞安仙岩寺慧光塔出土的“双面绣经袱”考证,为北宋景祐元年至庆历三年(1034—1043),已有千年历史。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