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从不间断陪孩子读书 资深编辑爸爸说:选书,不任性

网络2020-11-22 09:57

  张贵勇,是《中国教育报》资深编辑,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也是一位爸爸,从儿子2岁起就陪着读书,他儿子现在11岁。一起读书不仅让他收获了浓厚的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儿子的视野非常开阔,写作水平也很高,而且内心非常有爱。这位爸爸8年的“陪读”经验,很细致也很好懂,是一份朴素、真诚的分享。

  给孩子选书,要同年龄相结合

  给孩子选书有个基本原则:父母和孩子都不能过于任性。比较科学的方式就是父母给孩子提供书的同时,也给孩子一定的图书选择空间。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读。

  给孩子选书,应该与孩子的年龄相契合。

  幼儿园主要以绘本为主。小学低段逐渐过渡到儿童文学。小学生中段的时候,开始接触一些科普书、历史地理类的书籍。小学高段就可以把各个门类持续地往深入去发展。

  所以,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觉得父母可以给孩子选一些凯迪克金奖类的书、丰子恺奖的书,或者信谊图画书奖的书。如果孩子是小学生,给孩子选择一些儿童文学类的作品,比如纽伯瑞奖、冰心奖,这些奖项的作品也是非常棒的。

  到了小学高段,父母要有意识地多引导孩子读一些历史类的书、地理类的书。我推荐给各位家长的是《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边读边看地图、看地球仪,给他找一些地理和历史知识。这时,我也提倡给孩子读一读《西游记》或者《三国演义》,《水浒传》我不是特别推崇。

  动物小说作家,比较有名的有西顿、沈石溪、牧铃,还有袁博。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太爱阅读,也可以从动物小说入手,因为动物小说和孩子的天性很契合。

  给孩子选书,要和孩子性别相结合

  男孩和女孩的阅读其实不太一样。

  对于男孩,我会推荐一些比较活泼、比较可爱的人物形象,比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猫头鹰王国》《野兽国》,还有《海鸥乔纳森》,小弗朗兹那个系列《弗朗兹的故事》。像瑞典林格伦也是很棒的儿童文学作家,《淘气包埃米尔》就非常适合男孩来阅读。

  对于女孩,相对来说比较温婉一些,像《劳拉的星星》《卡米的故事》《苹果上的外婆》《草莓山》,还有那个《米丽成长系列》。这些书都是反映家长里短的故事,读起来也是让人感觉特别亲切,所以这样的书,更贴近女孩子的心理。像《一百条裙子》《草莓山》这样的书,是以女孩为主角的,女孩会更容易接受。

  拓宽孩子视野,引进书和本土书相结合

  给孩子读的书,要和性格相结合

  很多家长会很困惑——给孩子一些书,孩子不喜欢。他为什么不喜欢呢?大家可能都有这种感受——我是外向型的人,给我一个非常内向孩子的故事,我可能就不太喜欢。我是一个淘气包,给我一个讲淘气包故事的书,我就能从这些书中看到自己,容易走进书里的世界。

  我家孩子哲哲就是一种淘气包的性格,所以特别喜欢《淘气包谢得意》,还有《淘气的爱柑》《小淘气尼古拉》,他也非常喜欢。他喜欢搞笑,从这些故事里能看到自己,觉得就像一个他的好朋友一样。

  如果各位父母发现自家孩子不太喜欢阅读某一类的书,也不要着急,从孩子个性入手,找一些适合他,跟他个性相贴近、相契合的书,他们才能更愿意读下去。

  父母的引导,让孩子深入阅读

  其实让孩子走上阅读之路最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导孩子深入阅读。

  我的孩子特别喜欢狗,就想让我给他养一只,当时我没有同意。我跟他说:“对于狗,我们可能还不太理解,我们一起来读一些跟狗有关系的书。”小家伙就同意了。后来我们就经常看一些跟狗有关系的书,比如《马利:一只与众不同的狗》《导盲犬迪克》,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还有威尔逊·罗尔斯的《红色羊齿草的故乡》、牧铃的《血燕》等,这些书他都看得爱不释手。

  因为看了很多关于狗的书,这小家伙每次上学、放学的路上,看见一只狗就给我讲这狗有什么特点,它喜欢吃什么,它聪不聪明……就像一个小专家一样。

  哲哲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读了一本叫《酷虫学校》的书,回来以后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给他买了好多昆虫方面的书,比如《昆虫Q&A》,是台湾大学教授朱耀沂写的一本书。还有黄仕杰的《昆虫脸书》,以及《奇妙的昆虫世界》,奥地利动物行为学之父康拉德·洛伦茨的《所罗门王的指环》,慢慢地把一个孩子引到了昆虫的世界,知道了很多昆虫方面的知识。

  那些经典的作品读得多了,孩子的自然鉴赏力、观察力,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父母的引领,让孩子走出阅读误区

  有一些父母反对孩子读漫画书,我觉得漫画书就像孩子成长路上必经的一段旅程,孩子是一定要经过那个阶段的。在孩子对漫画书感兴趣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不让孩子看漫画书,而是给孩子一些好的漫画书,比如《丁丁历险记》《高卢英雄历险记》《雅卡利的神奇历险》,对于培养孩子读图能力、孩子看图与图之间的逻辑联系的能力,塑造孩子的绘画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孩子班级的很多同学爱看《查理九世》《盗墓笔记》这类书,我曾将这类书给哲哲看过,哲哲很反对,他说这类书看了对他没什么帮助,反而有些恐惧的心理。当你的孩子沉迷于这类书的时候,要跟孩子沟通一下,或找一些更好的书放在他的身边,让孩子去对比一下。比如,林格伦的作品和《查理九世》有什么区别,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哪本书好,哪本书不好。

  父母的这种无声的引领,渐渐就能让孩子走出阅读的误区,让孩子主动去阅读那些经典作品,慢慢提升阅读品位,成为一个终身读者。

  本土原生的书,我比较推荐《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这套书是每一篇一个故事,如果一天讲一个的话,可以给孩子讲一年。每个故事都挺好看的,跟我们以前教化味道比较重的书相比,这套书容易让孩子接受。

  蒲公英图书馆还出了一套“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系列”,有《猪八戒吃西瓜》《猴子捞月》《小马过河》这些作品。这些故事给孩子读一读,或者和孩子一起读都是挺有意思的。

  国外的作品种类就比较多了,我个人比较推荐《猫头鹰王国》这套书。这套书是我给孩子从头到尾一直读下来的,前后读了三个多月。因为这套书每本有十万多字,我每天读两章,加一起三百多万字。这本书的故事有一种史诗性质,孩子读了以后就会在脑海里建立一种非常宏大的叙事结构。

  父母需要读一读,儿童阅读的理论书

  我希望父母能够读一读儿童阅读的理论书。我比较推荐吉姆·崔利斯写的《朗读手册》,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好的家庭阅读指导书。

  彭懿还写过两本书:《世界儿童阅读与经典》《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这两本书一本是讲儿童文学的,一本是讲图画书的,把当前世界上经典的儿童文学和图画书都收录到了书里面,这两本书都是很好的阅读入门指导书。

  还有被称为日本绘本之父的松居直的书:《幸福的种子》《我的图画书论》和《打开绘本之眼》,作为父母都可以读一读。

  还有浙江师范大学的方卫平写过一本书叫《享受图画书》,小雨姐姐的《怎样给孩子讲故事》,台湾汪培珽的《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等。张贵勇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