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中,刚满14岁的广东女孩全红婵惊艳了世界,一时间“天才”“奇迹”各种赞誉向她迎面扑来。就在大家疯狂夸赞全红婵时,广东省队教练何威仪却说:“希望媒体不要过于强调全红婵的天赋。她是跳水队同龄人中最刻苦的那一个,而不是什么天才或者黑马。”他没有否定全红婵的天赋,但爱徒心切的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一味夸奖、过度神化,对全红婵来说并非好事。
要如何鼓励自己的孩子,这位教练的态度,其实可以给很多父母借鉴。
【故事】我把儿子夸成了全班倒数第一
儿子的月末考试成绩出来了,拿到成绩单的瞬间我大失所望,原来他最擅长的数学竟然只考了69分,全班倒数第一。我问儿子为什么数学考得这么差?儿子支支吾吾地回答:“卷子最后一面有两道大题我没看见。”我把儿子的数学卷子找出来,发现最后一题竟然有他用铅笔写上又擦掉的痕迹。我正想质问他,他却“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哽咽着问我:“妈妈,如果我不聪明了,你还爱我吗?”
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从儿子出生开始,我就一直信奉“赞扬式”的教育方式,让夸奖和赞美成为他生命中最亮的光。儿子歪歪扭扭地学走路,我夸他:“你真棒!”儿子咿咿呀呀地学说话,我夸他:“真聪明!”儿子狼吞虎咽地自己吃饭,我夸他:“你好乖!”在我的赞扬声中,儿子健康地成长着,直到开始上学。
低年级的学习,儿子确实表现出了一些天赋,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中,老师也说他脑子转得快。于是,“你真优秀”“你好厉害”成了我每天挂在嘴边的夸奖。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样的表扬不但没有让儿子更加自信,反而让他在自负中走向迷茫。其实,我早该注意到他表现出的异常:记得有一次,老师在班里表扬一位同学花三个小时背下一篇课文,他回家跟我讲时语气里充满了不屑;前两天他和同学聊天,我清楚地听到,他得意地跟人炫耀自己每天回家最多做半个小时作业,晚上八点半就准时睡觉。
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夸奖不但没有让他自信勇敢,反而让他错误地理解了天赋和努力的意义。
在我的话语中,他对天才充满了向往;在我的称赞中,他为自己不怎么努力也能学会而沾沾自喜,甚至为了讨好我,他努力维持着自己聪明的形象,害怕我会不爱那个真实的他。
回想起那些不恰当的“夸奖式”教育,我真的痛心疾首,后悔不已。
【反思】不恰当的夸奖为什么会有害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天才”可能是一种极高的肯定,听到这样的夸奖会让他开心,却未必能让他树立良好的心态,正确地认识自己。生活中,有很多家长怀着真挚的爱去赞美、夸奖孩子,却因为不恰当的方式,差点拖累了孩子:随便的夸奖,会让孩子丧失对自己的清晰认知。
儿童早期教育鼻祖卡尔·威特在书中写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叫莱恩的小孩,从小在音乐上表现出超人天赋。他的父母非常宠爱他,动不动就夸他,甚至当着众人的面,说莱恩的水平早已超过了他的老师和其他同时代的音乐家。父母的夸赞让莱恩陶醉在沾沾自喜中,自认为是天才。他胡乱改动大师的作品,觉得所有老师都不配指导他。最终却在狂妄自大中沦落成了一个酒鬼。
莱恩的经历让我们发现:如果没有用心地观察,客观地评价,随随便便的赞美会使孩子失去自我判断能力。
很多人觉得夸孩子是件很容易的事,孩子学得好一点夸他:“真聪明”;吃饭多一点夸他“你好乖”。“太棒了!”“真厉害!”这些话随口就来。可他们不知道这些随便的夸奖,要么不切实际,要么充满敷衍,一直这样夸奖只会让孩子错误地认识自己。
相比于一些父母随口的夸奖,还有一种夸奖给孩子带来的毒害更大。
“你很聪明,但不努力。”“你很聪明,就是粗心。”“后面的大题你都会做,就是前面的小题你不认真。”“死记硬背的科目你记不住,但是动脑子的科目你学得好。”其实说这些的本意是给孩子树立信心,告诉孩子“你只要想就可以做到”,让孩子努力,可给人的感觉却是:“仿佛努力跟聪明比起来,是低人一等的。”
过于强调天赋,会让孩子觉得努力是一种耻辱,只有笨孩子才努力,有些孩子甚至为了维持自己的聪明形象,选择主动放弃。
【对策】与其盲目夸奖,不如恰如其分鼓励
很多父母不知道“夸奖”和“鼓励”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与其夸奖,不如鼓励,因为夸奖只能让人心情愉悦,而鼓励会让人充满力量。对天赋的赞美,不如对努力的肯定。
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曾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他对一些学生进行智力拼图测试。他用不同的方式夸奖他们,结果发现,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和被夸努力的孩子有着十分不同的表现。德韦克由此提出了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式思维的概念,他认为不同的夸奖方式激发了两种不同的心智模式:夸孩子努力,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成功与否的感觉。他们会勇于接受挑战,在挫折面前不懈奋斗,这是成长型思维。
而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他们会不敢努力,对失败束手无策,这就是僵固型思维。
所以,相比于夸孩子聪明的天赋,你更需要夸夸孩子的耐心、毅力和他的努力。
看到结果的表扬,不如伴随过程的鼓励。
不管什么事情,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而对于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父母强调过程的意义,孩子才能真正从中得到享受。
【方法】关于夸奖,这些小技巧可以用
以下有几个夸奖孩子的小技巧,希望可以帮到各位父母:
用赞赏的语气描述看到的细节和自己的感受:“你把书都分门别类整齐地放好了,我感觉很舒服。”
把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你每天都坚持背单词,这叫毅力。”称赞时把“我真为你骄傲”改成“你一定很为自己骄傲”。脱口而出的“你真棒!”,能让孩子感到你的热情和肯定,但是别忘了后面用描述来补充你的赞扬。
注意夸奖的年龄: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表扬可以适当夸张;
对于年龄大的孩子,表扬要注重真诚客观。
其实夸孩子没有什么绝对模式,重要的是真诚和平等。
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让孩子感到:不是你好的时候,我肯定你表扬你,而是无论你怎么样,我都接纳你支持你。
我们给孩子的不仅是做得好时的赞美,更是做得不好时的鼓励,这才是最好的爱。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家教沙龙:“有毒”的夸奖,会让孩子忽视努力的意义
作者: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