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三角退役军人21公里团体赛

▲迎接“温州舰”回家

军地联合举办庆“八一”文艺晚会
温州网讯 9月16日,全市退役军人工作暨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该会上获悉,近年来,在敢为人先、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激励下,温州这片浙南红色热土依托深厚的群众基础,积极探索创新、勇于攻坚突破,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在瓯越大地谱写“崇军温州”时代新篇章。
1
思想引领 点燃全城拥军热情
“对于抗战英雄们的付出和牺牲,山河记得,我们记得!”“长大后我也要当兵,成为保家卫国的战士!”
今年9月3日,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抗战老兵、优秀退役军人、师生代表以及社会各界拥军代表集中观看九三阅兵见证强军盛况,当56门礼炮齐鸣,许多观众眼中闪烁着自豪的泪光。就在去年,“温州舰”入列19年来首次回家乡“省亲”,点燃了全城爱国情怀。一幕幕都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在温州这座城市延续和传承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温州持续挖掘红色资源禀赋,常态化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思想引领活动。着力打造“瓯越老兵”“红色讲述人”和“长青树”三支红色宣讲队伍,打造市级“国防教育展厅”“百名英烈故事流动展厅”。与在温高校、军分区、人武部等定期开展“军地校”交流活动,各县(市、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延伸红色触角,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战时一等功臣等代表走进全市高校、中小学以及企业、社区等,开展宣讲1780余场,受众100万余人次,推动形成拥军崇军的良好社会风尚。
2
崇军惠民 凝聚社会拥军合力
在平阳县凤卧镇玉轩村,老兵邱招友接过新居钥匙难掩激动的心情。通过申请“老兵暖心屋”项目,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等社会力量齐出力,为其解决了建房资金7万元。据悉,该项目为全国首创并在全省推广,目前已经为60户无房或临危房困难老兵修建了新屋。此外,温州还在全省首创了退役军人住房公积金制度,全力保障退役老兵“居有所安”。
在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牵头组织下,大批企事业单位加入“崇军联盟”,为退役军人提供专属福利。退役军人持优待证在指定加油站、商场、医院等处,不仅能享受付费折扣优惠,还能获得更多贴心服务。“拥军优属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通过社会化拥军,能更加浓厚尊崇军人、尊重退役军人的社会氛围。”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全市积极完善行业拥军、企业拥军、社团拥军等运行机制,建成双拥共建示范单位1200家、双拥示范街(路)14条、双拥教育示范基地54个、双拥共建示范公交线5条,形成“百镇千店齐拥军”的格局。另外,我市还启动“瓯越双拥情共筑强军梦”系列活动,军地联合组织的240余场系列拥军主题活动吸引了包括医疗、法律、文艺、企业、青年、学生等以及驻地官兵在内的10万余名各界人士参与。
3
就业安置 助力人才转型发展
“设置合理、过程透明,选到了心仪的岗位。”一位通过“阳光安置”走上新岗位的退役士兵满意地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退役军人的核心关切。结合温州产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市推进“教培先行、岗位跟进”就业模式,与温州海事部门联合开展“浪花-船员水手培训计划”,与温州高校联合开展无人机操控与应用培训,以及兵教师、兵老板培训等,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带薪上岗见习,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进一步拓宽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渠道。
五年来,我市不断完善考试考核与直通安置机制,圆满完成转业军官、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随调家属安置任务,率全省之先举办历年转业军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精准破解“后路、后院、后代”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81名优秀退役军人通过定向招录进入公务员、事业、国企和社工队伍,2096名退役军人(含398名退役军人村支书)扎根基层治理一线,成为乡村振兴、服务社区的坚实力量。
4
深扎基层 构筑全域服务体系
在温州苍南动车站,一个醒目的“崇军驿站”标识下,服务站工作人员正为过往的退役军人提供咨询引导、应急帮助。“出门在外,看到这个牌子就特别亲切,知道有困难能找到组织。”一位退役老兵旅客表示。
这些温暖瞬间背后,是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五年来倾力编织的一张覆盖全域、功能完备的服务保障网络。网络更密实,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3847家,108家非公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高校、各大交通枢纽、高速服务区、产业园区乃至行业协会……阵地更亮眼,整合服务站和革命遗迹、旅游线路、商业综合体等资源,打造14条崇军服务示范带;持续推进“百站联百会”“百站联百所”“百站联百行”“三百”行动,汇聚起社会各界关爱退役军人的强大合力。服务更智慧,建成启用全省首个退役军人大数据平台,顺利完成全省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试点工作,“智治平台”工作经验向全省推广,优抚资金“一键达”、服务退役军人“一件事”联办让数据多跑路,退役军人少跑腿。
5
致敬英雄 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今年3月29日,82岁的潘大章站在大哥潘志民烈士的墓碑前,用松阳乡音轻声诉说,这份跨越71年的思念终于有了归处。这是温州开展“为烈士寻亲”行动以来,第92位找到亲属的烈士。寻亲最大的困难是烈士资料不全,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此组建了烈士寻亲专班,成立了温州市英烈文化研究智库,全力解决“烈士信息缺失”等前置问题。
每年高规格举行市四套班子领导及社会各界参加的“9·30”烈士纪念日活动,全市烈士纪念设施线下共服务观众近50万人次,线上宣教活动受众超1100万人次,率全省之先设置统一标志、统一编码、专属二维码的烈士纪念设施标识,有力改善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整体面貌,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
传承是对英雄最好的尊崇。五年来,温州6.8万名“瓯越老兵”志愿者把“退役不褪色”的庄严承诺转化为一次次不惧艰险、迎难而上的磅礴力量。“变换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军魂”。据统计,从抗疫到防汛,从日常志愿服务到重大活动保障,全市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总时长已经突破65万小时,在各类抢险救灾中转移抢救群众23.8万人次,出动18.2万人次参与防疫工作,为保障全市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温州谱写“崇军温州”时代新篇章
近4000家服务站编织全域崇军网,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记者:陈伟 通讯员 温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