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向阳:温州人已闯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还应探索更多条发展之路

温州晚报2025-09-15 09:22

  ■人物名片:辛向阳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创新中国的温州之路》主编之一

  温州网讯 在北京西三环附近的章丘大厦,见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辛向阳时,已临近晚上6点半了,他随身带着一个公文包,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

  但一坐下来,聊起与温州相关的话题,这位操着一口山东口音的学者,一下子就变得滔滔不绝起来。

  他说,自己2023年刚到温州调研过,在温州大学还有很多学生,对温州和温州人都很有兴趣。 

  在温州多地看见“创新中国”

  “我们最初是2023年3月去的温州,当时我们课题组共去了10多个人,有我们马院的学者,也有山大的教授,我们分成两组下到温州各县(市、区),我带队主要去了苍南、瑞安等地,本打算先面上摸摸情况,结果不看不知道,温州各地的创新内容着实丰富。”尽管距来温调研已过去了2年多,但辛向阳忆起温州之行的所见,依旧如数家珍。

  他说,自己当时去到了苍南矾山,对那里的非“矾”转型印象深刻。一个具有600多年的老矿,通过盘活老矿区、老厂房等闲置资源,很好地探索出了一条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路径并实现了“文旅+”效应,这种实践对全国同类矿区的转型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位于市区的温州海外传播基地和世界温州人家园,同样让他眼前一亮。“温州有70万人在海外经商,家里还建有一个面向海外的传播基地,这无不说明温州是一个国际视野开阔的城市,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温州故事。世界温州人家园更让我觉得温州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海外游子回到温州,不仅有自己的小家,还有城市里的大家。”

  辛向阳还特别提到了位于市区的慈善地标——红日亭。“别看亭子不大,但这背后的意义重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道德的向上向善应该是一致的,在温州我一方面见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见到了慈善事业的蒸蒸日上,这才是良性的市场经济应该有的,温州人做到了。”

  “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是道德向上向善的市场经济,一定是创新动力磅礴的市场。”辛向阳说,在温州随处可见的创新实例,让他们的温州之行很是顺利。当年8月,他随课题组二次来温开展过补充调研后,至2024年初报告就基本成熟了。“我们希望将温州的好经验好做法尽快地展示出来,从而对全国城市的创新实践形成启发示范。”

  最终,《创新中国的温州之路》这本书于2024年10月基本定稿,12月正式出版发行。

  “闯”字当头是温州核心优势

  辛向阳说,去到温州,他才真切知道了什么叫“七山二水一分田”。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不闯、不开拓创新就难以生存,但当年很多温州人闯出去了,不仅闯到了国内多地,更直接奔海外去了,这在国内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温州人的这股闯劲不是个体孤例,而是群体行为,整体都具有开拓意识,并形成了相互间的合作。而且,温州人闯完了还敢于再创新,敢于进入新的行业、新的赛道再去闯,这就更不容易了。

  他说,当下温州要想继续在发展中先人一步,仍应保持住这股闯的劲头,因为这正是温州的核心优势之一。“以前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几乎已经没有石头可摸了,这个时候其实更需要温州人拿出当初第一次创业时的那种无畏闯劲。”

  辛向阳还就此谈到了发轫于温州的地瓜经济。他说,闯字当头的精神和地瓜经济实际是相辅相成的,因为闯出来的一个个市场主体,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更会将根系牢牢地扎进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地吸收养分,不断地向外蔓延,最终做到“买卖全球”。

  “我小时候是种过地瓜的,印象太深了。地瓜一旦在土壤里扎下根,再想用锄头把它翻出来,可太难了。而且地瓜抗旱抗涝的能力都非常强,这还真有点像温州人不怕苦、敢吃苦的特性,能适应各种环境。”

  辛向阳还说,他到洞头调研时,还看到温州的海洋经济具有不少亮点,这也是优势,再加上遍布全球的温商资源,会做生意的市场化人才资源,这些也都是优势。

  所以他认为,温州在当下的闯关路上应是底气十足的,关键是认清优势、找准赛道。

  温州应继续争当“探路者”

  辛向阳说,当下国家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其重要载体,温州在巩固好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或许可在这两方面多做思考,谋定后动尝试突破。

  “前段时间我去到西安,走进了比亚迪工厂,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已突破一千万辆,生产场面非常震撼,他们就是抓准了疫情三年,努力地研发新能源电池,从而实现了技术领先,别人现在再想追上就难了。”

  对于温州来说,如何发展好类似的产业,从而抢占住新的发展制高点,是非常关键的。

  他建议温州在新一轮发展中进一步用好世界温州人资源,“几十年前温州人就能跑到全世界去闯,今天为什么全世界的人不能跑到温州来投资兴业,温州人应该敢想敢干,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世界客商。”

  他还建议温州尝试吸引大型国企进驻,“一直以来温州民营经济都很活跃,但缺少大国企的助力,就无法形成上下游相互促进的企业链条,应该多想办法解决好这个掣肘。”

  此外,辛向阳提到,过去几十年里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为整个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当下温州应继续争当“探路者”,通过在多个领域发展自身,再为全国探索出一条具有突破性成果和可复制、可推广实践经验的新路来。如如何构建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向善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率先贯彻好、落实好今年国家刚刚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等。

  辛向阳说,他期待着再一次去温州,更期待下次看见的温州更加充满创新与活力。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专访《创新中国的温州之路》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辛向阳

  温州人已闯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还应探索更多条发展之路

  记者:李庭 薛样洋/文 张啸龙/摄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