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海盐一患者眶尖后海绵窦内长瘤 温医大眼视光专家内镜下经鼻巧妙“排雷”

温州都市报2025-09-15 08:45

  温州网讯 “太难了,太危险了,太不可思议了!”回忆起前几天的一台手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吴文灿教授第一助手施节亮博士仍难掩激动。

  62岁的嘉兴海盐患者沈先生,左侧眶尖深部后下方海绵窦内长一血管瘤,辗转于各大医院求治无果。9月10日下午,吴文灿教授团队历经3小时“血战”,通过内窥镜经鼻径路把沈先生的这颗“雷”完整摘除,让他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去温州找吴文灿,他能“掏”出肿瘤

  沈先生说,他的左侧太阳穴反复胀痛半年多,此前一直按“偏头痛”治疗,但效果不佳。后来到海盐县人民医院,经颅脑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原来是左侧眼眶眶尖深部的后外下方,海绵窦深层区域长了一枚直径2.0~2.5厘米的肿瘤,正是这个肿瘤导致他频频头痛。

  “虽然这个肿瘤还没有直接压迫视神经,但已将部分视神经推向内侧,外侧与大脑颞叶紧密粘连,下内侧更是大范围包绕颈内动脉。现在视力还没下降,可肿瘤再长大,视神经肯定受压,失明不可避免。同时,肿瘤长在海绵窦这么一个‘大血库’里面,不单纯是头痛,迟早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当地一位医生的解释,让沈先生彻夜难眠。

  随后,沈先生又去了几家大医院,眼科、脑科、鼻科都看了,所有医生都认为摘除这个肿瘤太难、太危险了,即使开颅手术,要完整摘除也很困难。

  “去温州找吴文灿教授,他经鼻子就能‘掏’出肿瘤!”海盐县人民医院一位医生这样建议沈先生。原来,这位医生3年前也在相同位置长了一个瘤,正是吴文灿教授主刀,采取内镜经鼻手术成功摘除,如今恢复很好。

  “我信他,你们更应该相信!”这位医生的一句话让沈先生连夜赴温。

  肿瘤成功摘除,神经一根没有断

  术中场景也印证了此前的预想,甚至比预想的更复杂,更凶险。

  当天的手术,吴文灿教授娴熟地磨除患者眶尖深部与颅底的部分骨质,暴露整个海绵窦区的肿瘤,但刚一触及瘤体,鲜红色的血液直往外喷,根本没有任何操作的机会,大家都紧张得不敢做声。

  只见吴文灿利用玻璃体、细小镰状刀在肿瘤周围轻轻分离、抓取,边止血边试探,小心翼翼地将肿瘤与颈内动脉之间致密的粘连带解开。然后,巧妙地利用棉片将肿瘤与周围海绵窦的软组织进行“隔离”,达到止血、分离的双重目的。

  肿瘤实在太大,突入海绵窦深层组织,稍微一动瘤体,血就往外面“喷”。但吴文灿没有慌,气定神闲、从容不迫,一手拿组织钳将肿瘤组织轻轻抓住,一手拿吸引器,在助手的密切配合下,一点一点地将肿瘤与周围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分离,最终完整地将肿瘤“掏”出来。

  肿瘤“掏”出来后,将海绵窦出血止住,发现整个术腔都是一根一根白色的神经,像“丝带”一样悬挂在那里,一根都没有断。整场手术历经3小时,监测仪显示颈内动脉血流平稳,出血约400毫升。

  定期体检、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看得清!1.0!”术后首日,当查房医生掀开纱布,沈先生一眼认出3米远外老伴的手势,他连连惊叹“吴文灿,真神啊!”。

  沈先生的妻子说:“这么难的手术,我们一直处在恐惧当中,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完美,全身连一个刀疤都没有。”

  手术当天正逢“教师节”,吴文灿教授说:“这是送给自己最好的‘教师节’礼物了!”

  “海绵窦深层的肿瘤,一般是不主张摘除的,因为出血太厉害了。这个肿瘤更难,主要凶险之处在于必须非常小心地处理好与颈内动脉的关系,粘连太厉害了。这不单单考验医生的技术,更考验医生的心里意志、耐心与承受能力!”吴文灿提醒,海绵窦区肿瘤早期常无症状,一旦出现头痛、视力骤降往往为时已晚,定期体检、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嘉兴海盐一患者眶尖后海绵窦内长瘤 温医大眼视光专家内镜下经鼻巧妙“排雷”

  记者:陈忠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