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人家里这块不起眼的石头 竟是499年前罕见宝贝

乐清发布2025-05-18 10:23

嘉靖五年(1526),为教化天下,鼓励天下士子严于律己,尊崇儒学,嘉靖帝亲自撰写“敬一箴”和注解“视、听、言、动、心”五箴,并以统一制式颁行天下,勒碑立于各地学宫(又称县学、孔庙)内,史称“嘉靖御制六箴碑”。如今,御制六箴碑已存世不多。

乐清文物部门近日征集了一块石碑,经考证系明代嘉靖年间乐清县署遵诏镌刻的“御制六箴碑”其中的一块,全称为“明嘉靖御制程子视箴并跋碑”(下称“御制视箴碑”),也是目前乐清地区首次发现遗存的“御制六箴碑”之一,其所蕴涵的历史、科学、艺术、文物、史料价值是弥足珍贵的。

发现经过 

乐清山川悠远,人杰地灵,域内不但自然风光奇秀,且拥有众多的人文胜迹。因而历史上曾有的碑刻数不胜计,据不完全统计,乐清现存历代碑刻尚有四百余通

4月17日,乐成街道朱女士致电文物部门说“有一块古碑想捐献给国家,碑原先出自乐清孔庙”。接到这个讯息,乐清文物部门第一时间赶到朱女士家。

清道光《乐清县志》孔庙(县学)图

工作人员在现场看到这块碑为长方形,卧碑,青石质地,碑右上角有一小块残缺,碑身已断成两截(可拼接),重约100多公斤。

碑身已断成两截

据朱女士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乐清孔庙被拆除时,这块碑被当时的乐清国营豆腐店职工搬来,成为做豆腐时的压制工具。上世纪90年代初,乐清国营豆腐店解散后,被朱女士家人搬回家作洗衣板。2017年曾被盗并被砸成两截,后幸被追回。近段时间,朱女士在修整老屋时看到石碑,就琢磨着为它找个合适的归宿,再三思忖,最后决定无偿捐赠给国家。4月24日,该碑入藏乐清文物部门。

乐清文物人员上门。

“御制六箴碑”溯源 

明朝嘉靖皇帝,即明世宗朱厚熜(1507-1567),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于公元1521年登基,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皇帝。

据史料记载,嘉靖帝十分重视民众教育。他在位期间举国上下尊孔崇教蔚然成风,他不仅多次下诏在全国各地大兴文学,扩(增)建书院,还从国库中拨款30余次用于支持各地兴建书院。他尤其推崇宋代大儒程颐的《程子四箴》、范浚的《范氏心箴》,并将其合为《五箴》,并且对每一箴言他都亲自作了注解,史称“嘉靖御注五箴碑”。于嘉靖五年(1526)六月二十一日,颁行天下,令各地府州县将“五箴碑”勒刻于孔庙(又称学宫、文庙)。

由于各地勒碑大小不一,为了规范统一,嘉靖六年(1527)二月庚申,他又亲撰《敬一箴》,命工部建“敬一亭”于翰林院,并镌《御制敬一箴》《五箴跋注》列置亭中,至此又称“嘉靖御制六箴碑”。并且要求国子监及全国十三省府、州、县学,全部摹刻立石(见《明实录》明世宗宝训卷三)。这次乐清所发现“御制视箴碑”,正是当时由乐清县署摹仿勒刻,立于乐清孔庙内的“御制六箴碑”中的一块。

笔者查阅了大量与乐清孔庙相关的典籍,典籍中有对孔庙比较详细的记载,却没有一点关于“御制六箴碑”的文字记录,实为蹊跷。另外,这块碑刻上也无确切镌刻年份,查阅《明史》及明代诸多史料的记载,以及对比浙江省内其它已发现的“御制六箴碑”的相关资料(如碑刻形制、文字内容),确定为乐清孔庙“御制六箴碑”中的“视箴碑”。根据明代徐阶、张居正主编《明实录——世宗肃皇帝实录》记载,嘉靖皇帝御注时间为“嘉靖丁亥”,即“嘉靖六年(1527)”。因此,这块石碑的勒刻时间正确的应为“嘉靖丁亥岁”,照此算来,这块碑已有499年历史。

“御制视箴碑”现状及碑文 

此碑全称为“明嘉靖御制程子视箴并跋碑”,长130cm,宽80.5cm,厚9cm,约100多公斤重,为长方形卧碑,青石质地。碑四周镌刻有满地祥云雕纹和“双龙戏珠”“龙翔海宇”等瑰丽纹饰,线条工整有力、雕刻技艺精湛、碑体形态庄严、图案形象生动,彰显出皇家威严和精致。碑额中间刻有竖列篆书“宸翰”两字(宸翰,意为帝王的墨迹,皇帝亲笔手诏御札等),碑末未镌刻年月。碑文分两部分,从右至左,前半部分为“程子视箴”,共6行,44字。后半部分为嘉靖皇帝御注,共17行,303字。

 明嘉靖御制程子视箴并跋碑

碑文内容

程子视箴: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嘉靖皇帝御注

“视、听、言、动四箴”者,乃宋儒程氏颐之所作也。程氏说:人之生也,其性本善,后被物欲交攻,而此性始有不善。视听言动四者,或不能中此乃受病之处,居中而制万事者心也。心之所接,必由视听,德之不明不聪,则言动皆违夫理,然视若其首焉。程氏说:凡人于视,不无被那诸般物色所蔽,惟中心安之。凡视无不明,勿使外物荡其中,常使中制于外可也。《书》云:视远惟明,即此意也。要操存之在吾心,无有远迩,视之如一,辨其是非,观其善恶,以吾心之正为较察,然后可免于昏乱之失矣。朕惟人皆以视为明,而人君所视者,尤为要焉。果以此为,则深为益也。凡观其邪正,辨其贤否,不为奸巧之所惑,庶几忠与不肖,不得并进,用舍不至于倒置矣。呜呼!察之。

这块碑正文字体皆为中楷,注释为小楷。通篇布局严谨,字体端庄,笔画匀称,刻工细腻,序文与箴文相得益彰。规整精妙的楷书中,俨然渗透出书者对古代圣贤“恭恭敬敬”“纯心一念”的理念和气息。尤为珍贵的是,历经近五百年的风雨沧桑,除个别字磨损严重外,基本可以辨识。

几点看法 

“箴”者,为一种古代文体,似骈体韵文,每句四言,一气呵成,朗朗上口。多以规劝、告诫、褒赞,常刻于碑石、器物,又称“箴言”“箴文”“箴铭”。

据笔者了解,目前在浙江省内除杭州孔庙现存“程子动箴碑”,平阳县现存“程子言箴碑”,还没有发现过明代嘉靖年间的“御制视箴碑”。因此,乐清发现的这块碑,很有价值。

平阳县《程子言箴》碑

乐清孔庙遗址曾出土过不少的石质文物,上世纪80年代已发现“乐清县学重建先师庙记碑”,碑身保存完好,碑文清晰,并收藏于乐清博物馆内。是《记》作者侯一元论述天下郡国立孔庙的重要性,并对当时的县令杨钥尊儒重教给予了赞颂。2014年又征集了一批孔庙石构件,包括1个花岗岩质碑座、7个青石质磉盘、2个青石质柱础,皆为明代遗物。这些石构件为研究乐清孔庙历史和乐清古代教育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物佐证。

来源:乐清发布

原标题:乐清人家里这块不起眼的石头 竟是499年前罕见宝贝

周开阳 文/摄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