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贝”为何频频爆雷 预付式消费到底谁来管?

2024-05-15 09:12

  温州网讯 前天,刊登的《金宝贝陷“闭店潮”家长怀疑遭遇“职业闭店人”》引发大量关注。记者调查发现,预付式消费后续处理问题重重,“金宝贝”闭店涉及多个管理部门,监管、处罚等存在难点。

  大量案件“悬而未决”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频频爆雷,办卡容易退卡难、服务内容与约定不符、服务质量不到位、突然人去楼空等等情形屡见不鲜。这背后反映了一个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预付制消费监管缺失。

  报道发布后,许多家长留言称,此前龙格亲子游泳、七田真、安格、宝贝王、美吉姆等机构跑路问题至今“悬而未决”。其中一名曾在“美吉姆”早教机构报班的家长称,该机构闭店已接近一年时间,预付款至今没有返还,家长只能自认倒霉。

  预付式消费的监管缺位,主管单位不明晰是原因之一。昨天,记者从温州市商务局获悉,2017年5月起,我市预付式消费的监管单位从市监部门调整到商务部门,但缺乏针对教培领域预付式消费的具体职能部门认定。目前主要采取“属地”和“教培细分行业”相结合的方式划分,如艺术类的教培机构可能归属文旅部门、体育类归属体育局等,同时结合各县(市、区)具体职能划分确定主管部门。

  “由于此次闭店的三家‘金宝贝’分别位于鹿城区、瓯海区、瑞安市。目前,‘金宝贝’印象城店归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万象城店由瓯海区卫健部门牵头负责后续处置、瑞安吾悦广场店由文广旅部门负责。”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行政处罚最高10万元

  除了主管部门不明晰,处罚力度过低也是此类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目前,已有上百名家长向属地派出所报案。家长认为“金宝贝”等机构老板卷款跑路存在明显的诈骗行为,公安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温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预付式消费事件频发,但后续主要是行政处罚,处罚上限为10万元。对于家长指控的‘职业闭店人’的认定取证难。我局把信息提供给相关执法部门,但最终鲜少成功立案。”

  新规实施“一夜闭店”将违法

  不法商家和“职业闭店人”有恃无恐,频繁更换法定代表人以躲避处罚。家长认为,部门对市场主体缺乏必要的监管和审查,法定代表人“说变就变”,家长李女士还指出,“金宝贝”备案经营范围从教育培训变更为游乐园服务、玩具销售,为何仍能照常提供早教类服务?

  对此,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单位在今年4月就已对“金宝贝”暂缓变更及注销手续,后续将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

  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预付式消费常被认定为民事纠纷。此次“金宝贝”闭店事件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预付式消费的多次爆雷,究其原因是缺乏善预付式消费管理的顶层制度设计。记者了解到,即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有专门条款规定了对预付费服务的要求,更是对预收费用后卷款跑路行为明确了罚则,限制了闭店之前疯狂促销的行为。其次,《条例》还规定,经营者决定停业或者迁移服务场所时,应该提前30天公告。这意味着新规实施后,不管是企业主还是职业闭店人,“一夜闭店”都将涉嫌违法。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金宝贝陷“闭店潮” 家长怀疑遭遇“职业闭店人”》续闻

  “金宝贝”为何频频爆雷 预付式消费到底谁来管?

  记者 许雅晶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