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 从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看“老树开新花”

温州网2024-05-15 08:27

  温州网讯 又是一年入夏时,去年一方难求的中药“酸梅汤”,带火了中药药食同源。今年,位于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的延生堂南塘馆,推出创新研发的中药版酸梅汤冲剂,“老字号”在拥抱“新国潮”的路上加速崛起。

  传统中医药掀起新潮流的背后,是中医药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生动写照。在温州,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大中医、多业态的综合街区——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开街5年多来,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健促会牵头携手入驻企业走出了一条中医药文化凸显、名医名药集聚和文旅大融合的新路子。街区5家医馆年门诊量20多万人次,入选“第一批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全国唯一以中医药为主题入选的街区),被列为世界中医药文化旅游打卡地。

  一株药草、一缕药香,凭什么带火了一条街?让我们从流淌千年的悠悠塘河里,去寻找“老树开新花”的答案。

  一座陈言亭和两个“高峰”

  中医药特色街区的生命力到底是什么?从街区入口的高峰雕塑和一座陈言亭,可以窥见一斑。

  市健康产业和中医药促进会会长谷献旦说:“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扛起陈无择‘三因学说’的这面文化旗帜,这是温州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陈无择,名陈言,名列唐宋金元22位著名医家之一。陈言亭就是为纪念这位温州中医大家而建。其名著《三因方》首次把中医病因学从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分化出来,是中医病因学历史上一座重要的丰碑,开创了南宋江南地区医学辉煌时期。

  通过对陈无择及其“三因学说”的长期研究发现,古时一代医家就是在“母亲河”塘河边,为百姓解除病痛。他还广收门徒,培养众多儒医,他的学术成就沿着塘河流域广为传播,影响后世。

  清朝时期,位于塘河下游的瑞安,诞生了我国最早一所新式的中医学堂——利济医学堂,并在市区办有分院分校,办学十八九年,培养了三百余名优秀中医师。

  从陈无择到利济医学堂的创始人陈虬、陈介石、陈葆善等,一同构筑起了温州中医药医学的两个高峰,延续了三因中医文化。

  为传承、弘扬和发展温州中医药文化,恢复塘河边上曾经名医坐堂、中药铺集聚的盛况,2015年温州提出并启动建设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三年后正式开街。

  “最初打造街区的时候,是先有雕塑、陈言亭和壁画,随后才引入医馆、药铺。”在谷献旦看来,文化是根,只有紧紧抓住文化的内核,挖掘在当代新的价值,才能形成中医药特色街区独树一帜的品牌。

  2021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期间,市健促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举办纪念陈无择900周年诞辰专题论坛。同时,筹建陈无择纪念馆和三因学说与治未病传承研究基地等,挖掘三因中医文化的时代价值,弘扬与传播三因中医文化。

  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的发展路径里,蕴含着文化自信带来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深沉而持久。

  “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如果说历史文化是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的根脉和灵魂,那么名医就是文化最鲜活的载体。

  “看名医去南塘”“养生科普去南塘看看”……百姓们口口相传的话语,道出了中医药发展就是服务大民生这个朴素的道理。

  透过街区比肩而立的一众医馆可以看到,传统中医药在深度融入现代生活——“名医高地”的聚合效应正在显现。

  浙派中医温州名医馆,集聚了省内名医专家70余人,成为推动优质中医资源下沉、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阵地。在该医馆的对面,是瓯越名医特色馆。一众本土著名中医“掌门”坐镇,如以马大正为核心的马氏妇科、以金定国为核心的金氏肛肠科、以蒋松鹤为核心的针灸康复治疗中心、以陈志伟为核心的皮肤美容名医中心等。此外,恬真堂、“杏和·南塘门诊部”等各有所长的医馆入驻,满足群众对中医药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如何为温州培养带不走的名医团队?据介绍,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实施15大医疗团队的名医工程,形成“一支团队、一脉文化、一批成果”的生动局面。经过几年不断培育,引进了全国名中医周超凡团队、美国络病学会会长杨观虎团队等温籍在外专家,聚集全市各大医院名医大家,同时吸引了市内外众多民间非遗高手,体现出具有特色的中医药人才与医脉文化。

  名医集聚带来的不只是“流量”,还有“留量”。借助名医背后丰富的非遗资源,“非遗百家坊”工程应运而生。“温州传统医药类非遗资源丰富,几乎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中医药与非遗的结合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烟火。”瓯越名医特色馆相关负责人张维飞说。目前,街区汇集了10多位省内外中医药非遗传承代表人物常驻街区。以街区医馆开设的马氏家族医读文化展馆、瓯越传统医药展示厅等为例,成为了中医药非遗文化对外展示传播的窗口。

  如今,街区的中医药非遗,更是借助时下最新潮的市集,来到群众身边,传播“千年三因、康养生活”的理念,“圈粉”年轻人。

  “传承、弘扬中医药,首先要让中医药活起来,这样才能火起来、传下去。”市健促会一方面“接天线”,每年举办高规格有影响力的中医药高峰论坛,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力青科会打造“学术高地”;另一方面“接地气”,通过线上线下推动“中医药科普进万家”,提供多元化的国际服务。

  如何从“一时新”到“时时新”

  对于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如何走得更远,谷献旦有着自己的思考。

  “一个‘老字号’的复兴,往往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海鹤药业的当家产品左金丸,其疏肝泻火功效在温州人中口碑极高。有研究发现,将这一产品创造性转化后,可以辅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为此,街区平台积极协助海鹤药业和西南大学、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了《黄连略合作协议》,并和西南大学签订了(左金丸增加新临床适应症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中医药项目,一款辅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左金丸”即将“破壳”。

  拉长产业链,通过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大发展。延生堂推出无痛刮痧的“沉香痧疚”;恬真堂牵手温州医科大学儿童心理中心推动产学研用一体贯通;依靠海鹤药业,瓯越名医特色馆创新研制去磷去钾中药颗粒……中医药展览会(市集)的举办,“温六味”、十大药膳、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等评比活动的举行,一个个创新项目的落地,打造了街区平台产学研用的闭环。

  在谷献旦看来,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大产业、大民生也是大文化。根据规划,除了现有的一期医疗项目落地后,还将持续推进二期、三期项目,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旅游基地、养生体验基地、特色博物馆及医药市场。

  不久前,专注于药食同源和养生领域的《三因康养馆》在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开馆。中医药转身变成年轻人追逐的中药茶饮、炖品等。在不一样的烟火气里,温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迎来了“新风口”。

  记者手记

  中医药传承创新

  需要持续呵护

  中医药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为社会力量办中医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探索出了政府主导、协会助力、社会参与的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其经验和模式可复制、可借鉴。打造全国中医药非遗第一街,这种做法本质就是一种创新。

  中医药的精华博大精深,在老树开新花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看到背后的个中艰辛。创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是“老字号”新用、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中医临床疗效还是中药产业的更新,都需要经历长期的培育以及多方的合力才能在延续中不断赋予中医药新的时代价值、焕发新的活力。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规模化中医街七条。温州如何在中医药特色街区的集群中走出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一方面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从单一的中医药形态到发展康养、文化、旅游等多业态融合的泛中医化产业;同时还需要做强龙头,助推形成中医药医学高峰攀登“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浓厚氛围。从试点到示范,是一群人的筚路蓝缕。在守正创新的路上,需要持续呵护,这样才能久久为功、打造全国示范样板。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中医药+,开出什么花?

  从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看“老树开新花”

  记者 孙余丹 李尖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