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潘桥街道马桥村。□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温州网讯 走在温州的广袤乡村,目光所及,除了青山绿水、诗意田园,还有艺术带来的缤纷色彩。近年来,温州积极推动美术下沉,在全域范围内打造了一批美育村,推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赋能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文艺赋美生活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美育村建设的宗旨是什么?就是让乡村变成一幅形神兼备、内外兼修、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在未被“上色”之前,资源匮乏,资本有限。2016年,该村青年画家周建鹏带着“用艺术推动乡村发展”的愿景回到家乡,同村民和乡贤共建“艺术村”:祠堂改成书法馆、农房改成茶吧、闲置的小学改成美术馆……小山村脏乱差的面貌彻底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低成本、高品质的“自然美学空间”。
艺术的介入让上日川村焕发了新的生机——“高颜值”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和艺术家前来打卡、创作,“当巴黎遇上温州”“当伦敦遇上温州”等国际性艺术交流活动也在此举办。同时,文旅融合发展也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村民或做起民宿,或找到一份“家门口”的工作。
村民周福区在景区做起了船工,他说:“这几年,到村子里来的人越来越多了,旺季我一个月能赚4000~5000元,淡季也能赚3000元。”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李方喜介绍说,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还会组织符合条件的乡镇开展美育村申报,并指导申报准备材料,以此提升申报成功率。一系列努力下,温州市13个村庄(社区)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文艺赋美·美育村(社区)”名单,加上首批入选的8个村庄(社区),目前温州已创成21个省级美育村,位居浙江前列。
艺术点亮乡村
内外“气质”双双提升
美育村建设该如何避免同质化?“想要点亮乡村,就必须挖掘亮点。”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温州美术馆副馆长张真恺表示,“温州培育美育村的基本理念是要做到一村一品、各有特色。”
据了解,为深入挖掘乡村内涵,温州不断邀请专家下乡开展指导。如温州市美术馆多次开展“美丽乡村”名家写生实践活动,组织艺术家深入永嘉、泰顺、洞头等地的乡村,发掘美育场景。
如今,一个个有“自我风格”的美育村如星星一般,点亮温州——
有打造新型文旅融合村的。瓯海区潘桥街道马桥村盘活综合楼、卫生室、旧村部等闲置资产,打造了集田园农业、休闲娱乐、研学于一体的文旅村;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融合刘伯温文化,新建七星小院、武阳夜景、仿古村居民宿群等人文景观。
有结合特色文化的。苍南县赤溪镇石塘村结合当地瓷板画工艺,创办了杨学棒瓷板画美术作品展示馆,打造石塘特色陶瓷、瓷板等文化产业和研学基地;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深挖廊桥文化,打造了廊桥文化园、情爱廊桥茶馆、泰顺石雕廊桥创作基地等文化设施。
还有借力当地资源的。苍南县矾山镇福德湾村通过对拥有矾山矾矿遗址、雪花硐、矿硐遗址、矿工石头屋等文化遗产的保护,被中国美院指定为写生基地。
外在的“气质”提升了,内在的“气质”也不能落下。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温州美术馆馆长何畏认为:“美育村回答了如何引导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如何让老百姓精神更加富裕的问题。”
据了解,自2022年起,温州计划于5年时间内培育美育村50个。可以预见,未来的瓯越大地,将交织着更多与众不同的“色彩”。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用艺术为乡村“上色”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记者:陈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