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改革试点和亚运会筹办 打造中国体育改革“温州模式”

温州网2022-02-21 07:49

  温州网讯 还有两百天,杭州亚运会就要来了!作为亚运会协办城市之一,我市将承办足球和龙舟赛事。在倒计时两百天之际,2月22日“体育让生活更美好”——温州体育图片展将在市区公园路儒英坊内拉开序幕。

  紧抓社会力量办体育全国试点和杭州亚运会温州赛区筹办的重要契机,我市体育部门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亚运筹办等方面全面发力,率先走出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路子,打造中国体育改革的“温州模式”。

  温州体育,敢为人先

  2017年9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赋予温州开展社会力量办体育全国试点、为中国体育改革发展探路的重要使命。

  三年后,体育改革试点工作迎来“验收”,改革试点现场推进会在温州成功召开,百姓健身房、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运营体育场地设施等一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

  为总结推广温州经验,国家体育总局将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列为2021年全国17项重点体育工作之一。省政府更以温州体育改革为基础,出台《关于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加快推进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体育改革工作在全省扩面延伸。

  改革举措,破解发展瓶颈

  社会力量办体育,成为过去五年温州体育改革的总抓手。其间,温州体育部门还大力实施体教、体医、体旅、体媒融合。市体育局局长张志宏曾表示,让社会力量大行其道,政府要做的就是厘清问题,制定政策,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试点以来,温州先后出台二十多个文件、意见,以期厘清障碍,从而顺利推进改革进程。如出台的关于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场所的意见,就主要突破现有政策的制约瓶颈,让社会力量在投资体育场所时享实惠的干货。

  乘改革东风,借助打破政策瓶颈,极大激发了社会力量投资体育的热情。如吕志武游泳俱乐部利用闲置旧厂房改造为游泳馆,并争取到用电用水等相关政策的优惠;温州桃花岛冰雪运动中心利用污水厂房的屋顶空间,争取到“退二进三”的土地政策。

  目前,全市体育类工商登记主体(经营范围包含体育健身)25499家,其中冠以体育、健身名称的1869家。根据最新统计(2019年度),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318.7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109亿元,占GDP比重为1.65%,占比例全省第二。

  优势互补,竞技体育“公私合办”

  过去五年,我市共获得2个奥运亚军、17个世界冠军、25个亚洲冠军、136个全国冠军。每年大赛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温州竞技体育展现了“江山代有人才出”的美好前景。

  以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落户我市为契机,出台《温州市社会力量兴办竞技体育训练机构扶持暂行办法》,通过公私合办、民办公助、民间独资、学校办队等多元模式,突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政府包办局限,推动形成了公私合力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新格局。

  温州实施的体教融合,不拘泥于共同培养青少年的健身意识、后备人才队伍。如今,体育与教育已是拉长战线、全方位融合,如与北体大合作共同培养教练员,与上海体院合作联合培养体育管理人员,与温州当地高校合作,建立运动医学研究院、乡村体育研究中心等,让源源不断的体育人才参与到体育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中。

  目前,全市社会力量兴办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机构有149家(其中市级42家),在训人数5705人,占全市在训总人数的65%,成为温州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惠民,健身场地“量质齐升”

  改革创新为发展,发展核心就是为了人民。在推进改革、实施创新过程中,老百姓的体育获得感增加了多少,这是温州体育部门一直关注的。

  作为体育改革与创新的产物,第一家百姓健身房在改革落地当年就于温州诞生。政府专项资金引导、补助,体育部门规划、指导,村社提供场地、管理,老百姓每天花一元钱就能去家门口的健身房锻炼。截至2021年年底,我市累计建成百姓健身房291家,其中有13家实现数字化运营。百姓健身房已成为我市体育改革“金名片”,从全省走向全国。

  温州是2022年杭州亚运会协办城市之一。目前,温州龙舟运动中心和温州奥体中心已竣工,温州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工程也在加紧施工。通过亚运筹办,我市将着力打造运动之城,借此推进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面貌的变化、城市文明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

  来源:温州商报

  原标题:借改革试点和亚运会筹办 打造中国体育改革“温州模式”

  记者:徐家琪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