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兮!楠溪江畔串起的“气质”古村落

2019-03-03 09:26

  溯楠溪江而上,一路后退的不仅是如画的青山绿水,还有两岸大大小小的古村落。

  楠溪江畔笔藏锋摄

  曲折蜿蜒的楠溪江水如一条玉带,串起了沿岸200多座古村落,也串起了一千多年的漫长时光。

  从晚唐、两宋、元代起一点点形成的村落,至今还保持着最初的模样,延续着人们对楠溪江的书写和歌咏。

  永嘉楠溪江屿北村

  “文房四宝”苍坡村

  在楠溪江沿岸众多的古村落中,苍坡村当属非常特别的一座,这从它的别称“文房四宝村”就可以看出个中三昧——“文房四宝”指的既是村子的布局,也是苍坡村传承了一千多年的文脉象征,蕴含着耕读传家的文化气息。

  苍坡古村

  苍坡村始建于五代末期,始祖李岑为躲避战乱,从福建迁来这块风水宝地,安家定居,繁衍至今。

  苍坡村溪门滕宏鸥摄

  南宋年间,李岑的九世孙李嵩邀请当时的国师精心策划,重新布局建造了苍坡村,形成如今“文房四宝”的格局:

  村口的东西两方,各挖一方水池,起名为“砚池”;水池旁边,有一条4米多长、削凿成墨条形状的条石,就是“墨”;

  村中主干道呈东西走向,长约330米,东头指向一座形似笔架的山峰,这条街被命名为“笔街”;

  村子四周用鹅卵石砌成围墙,形成一个方形,就是一张方形的纸。

  走进今天的苍坡村,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古风余韵:重檐悬山式的“车门”,是南宋时留下的原物,也是中国古建筑中独一无二的宋代建筑珍品。白墙黑瓦的房屋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民居、宗祠、戏台散落其间,无不彰显浓郁的南宋遗风。

  苍坡村正门:车门

  而在耕读传家的祖训影响下,高尚的精神、美好的品德深深地刻进了李氏族人的骨子里,这些美好的品德,在村中的建筑上也有所体现,例如望兄亭与村南一河之隔的方巷村“送弟阁”遥相对应,这两座楼阁见证的是一段兄弟友爱的故事。

  据记载,南宋初年,苍坡李氏七世祖李秋山与同胞兄弟李嘉木商定在各自村头修建一座亭阁,在亭阁夜聚分别后,一方在亭阁中等待,另一方到达后在自己这边的亭阁中举灯示意,表示平安。900多年过去了,青瓦木制的望兄亭依旧在那里远远望着对岸的送弟阁。

  芙蓉村“七星八斗”古韵存

  离苍坡村不远的芙蓉村,始建于唐代末年,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也可以说是饱经沧桑。村西南面的山峰上有3座高崖,其形状、颜色如同3朵含苞待放的芙蓉。日暮时分,芙蓉村的水池里倒映着这3座山峰的身影,微风吹过,水面摇曳,犹如水中盛开的丛丛芙蓉。

  滕宏鸥摄

  与苍坡村以“文房四宝”来布局相仿,芙蓉村在建筑的布局上也很有讲究。整个村落坐西朝东,呈正方形,按照天上星宿与地上人间相对应的观念,以“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

  “星”指的是道路交汇处的方形平台,“斗”则是水渠交汇处的方形水池。平日里,“星”用来张贴发布各种消息,“斗”则用于储存生活用水;如果发生战争,“星”就是最好的指挥台,而“斗”不仅为村民坚守村落提供了储水保障,还可以防备敌人实施火攻,加上环村建有一人多高的卵石围墙,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防备一般盗匪绰绰有余,足见芙蓉村的先民们在建造村庄时煞费苦心。

  穿过芙蓉村正门,脚下这条卵石筑成的主街,名为“如意街”,街道两旁,是水声潺潺的小水渠。刷得雪白的墙,排列得整整齐齐的青瓦,还有房前屋后亭亭如盖的大树,吱呀转动的水车,勾勒出一幅古意盎然的芙蓉村居图。

  芙蓉村居民大多为陈姓,村正门右边有一座写着“圣旨”二字的大宅,那就是村中最大的祠堂。大宅门口,一座手持大刀的人物坐像威风凛凛,守卫着宗祠的平安;宗祠前院南北各有一门,南为“光宗”,北为“耀祖”,表达了祖先们对后辈的期望;宗祠正厅宽敞高大,正对正厅的是宗祠最为精妙的大戏台。大戏台向院内凸出,三面临空,观众可从三个方向看戏。

  徜徉其间,仿佛还能看到当初优伶们粉墨登场、唱念做打,而台下座无虚席、时时喝彩的热闹场景。

  “不游丽水街,枉到楠溪江”

  在苍坡村和芙蓉村之间,还有一座名为“岩头”的古村,值得一提的是,村里的水系工程设计和公共园林,在整个楠溪江的古村落中也十分罕见。

  巧妙的水系也造就了岩头村最负盛名的园林:

  村东南的上花园、东北角的下花园和东南角的塔湖庙、丽水湖,是楠溪江古村落中最美的公共园林。

  弧形的丽水湖东岸,还有一条明朝时修建的长达300多米的长廊。到了清代,这条长廊成为过往盐客的必经之路,并逐渐发展成一条商业街,也就是楠溪江鼎鼎大名的丽水街。街道全用卵石铺砌而成,沿街店铺式样古朴雅致,全为石木二层结构。

  几百年来,文人墨客更是在此徜徉陶醉,吟咏不辍,所以,当地流传着一句“不游丽水街,枉到楠溪江”的俗语,可见其魅力非凡。

  楠溪状元村屿北村

  屿北村始建于唐代中叶,原为徐姓聚居地,南宋时吏部尚书汪氏兄弟为躲避秦桧迫害,隐居于此,后遂成为汪氏族人聚居之所。汪氏祖先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将村子布局成莲花形,而饱受战乱之苦的汪氏先祖出于防御的需要,在街巷的规划上错综复杂,还给村子留下了两道城墙、一条护城河。

  不仅如此,村中的每一座民宅都有自己的名字,这在楠溪江古村落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正是由于村子的防御性极强,这里曾经作为浙南地区革命根据地,红十三军领导人、革命烈士谢文锦就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村口的那座“屿北武装起义纪念碑”就是历史的见证。

  山地民居的典范林坑村

  在楠溪江畔的古村落中,林坑村是最偏远、最接近源头的一座村子,也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座。村庄三面环山,溪多谷深,竹木繁茂,故而得名“林坑”。

  村中房屋紧贴山势起伏,沿溪而建,由于常年浸润在深山绿林的水气之中,林坑村的石墙黛瓦似乎也吸足了水气,显得更加浓黑凝重。村中一座座朴素无华、古意盎然的农家院舍,掩映在苍翠的竹林、潺潺的曲水之间,便成了现代人避暑消夏、寻幽访古的最好去处。

  还有宗祠文化浓郁的埭头村

  文风鼎盛的花坦村

  红军村黄山村……

  它们都是楠溪江两岸的先贤,构筑出的建筑奇观。

  它们有着相似的外表,却又各自孕育出不同的内涵,值得人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