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苍南叫停已获国家批复的大渔湾围垦工程

2017-12-28 07:43
12月25日,苍南大渔湾,当地的紫菜养殖户将刚刚采摘的紫菜运到岸边

苍南大渔湾一片密集的紫菜养殖田

相关报道:

苍南叫停大渔湾围垦工程 39公里原生态海岸线得以保存

温网好评:这声叫停的背后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温州网讯 每年这个时候,是紫菜收获的季节。12月25日,苍南县赤溪镇中墩村连云站码头,一台吊机从小船上吊起七八网新鲜紫菜,工人将这些滴着海水的紫菜推到卡车上。咸涩的海风吹过,今年37岁的雷朝晃站在码头的石墩上,望向远处说道:“如果这片海滩消失了,我们也就失业了。”

  雷朝晃所说的海滩就是苍南大渔湾——2008年,苍南县政府启动大渔湾围垦规划,计划围垦面积2.48万亩。

  然而,今年11月22日,苍南县委县政府叫停大渔湾围垦工程,决定保留原生态的自然海湾,终结了9年来填与不填的争论。省海洋与渔业局证实,地方党委、政府自发叫停围垦填海项目,这在省内尚属首次。

  人海之争:围海求地解土地稀缺之困

  雷朝晃是赤溪镇中贡自然村村民,靠着从父亲那里学到的养殖技术,他在这里养殖紫菜10多年。雷朝晃从堆放在码头的网帘里拉出一根长长的墨绿色新鲜紫菜,说:“大渔湾的紫菜细长、色深,晒干了有光泽,吃起来有甜味。”

  大渔湾位于苍南县东部沿海,总面积7万余亩,浅海面积3万亩,浅海滩涂资源丰富,拥有近百种底栖生物,是苍南县最大的海水养殖区之一,也是国内最大的天然紫菜养殖场之一。这里也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大渔湾岸线全长39公里,沿着海岸前行,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用于紫菜养殖的毛竹,大大小小的渔船,风景如画。

  雷朝晃的家就在这片海湾的山坡上。雷朝晃说:“小时候,这里海水更蓝,我们经常下去‘讨小海’,滩涂上抓蛏子、泥螺,一个猛子扎到海里也能摸到梭子蟹、青蟹。”

  那个时候,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加上早年紫菜养殖未成规模,湾区经济落后,上世纪80年代,一些县人大代表联名要求围垦,解决湾区人多地少难题。

  2008年,苍南县政府启动大渔湾围垦规划,该规划总投资超10亿元,计划围垦面积2.48万亩,从大渔镇大岙村炮台岗至赤溪镇中墩村象鼻头。完成后可新增上万亩建设用地,县里计划在海湾内新建一座城,以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理念之争:保留自然海湾还是围垦开发

  “我没有其他手艺,围垦后只能出去打工。今后儿子、孙子别说靠海吃饭,可能连老家海湾的样子都看不到了。”雷朝晃说,一旦海湾被围,不仅自然生态被破坏,还将对紫菜养殖业造成巨大影响。

  有这般担心的不只是雷朝晃一个人。温州孔端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卢孔端听到围垦的消息后,也是坐立不安。

  17年前,卢孔端和姐夫凑了3万元在赤溪镇中墩村建了一座占地6亩的水产品加工厂,专门收购、加工湾区养殖的紫菜、虾皮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企业年产值达到700万元。

  “一旦围起来,大渔湾的养殖业起码被毁掉大半,到时候厂子就活不了了。”卢孔端说,2006年,台风把厂子刮倒,他到处借钱把工厂重建起来,如果因为围垦导致工厂办不下去,他不甘心。

  “海湾围了,今后花多少钱都是还不回来的。”大渔镇大岙村的老虞如今在城镇生活,但他在得知家乡的海湾要被围垦时,坚决反对,“不围,才是最大的功绩。”

  有反对者,自然也有支持者。支持者认为,围垦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大渔镇大岙村村委会主任虞学匙说,他们村有1068户村民,常住的只有300余户,年轻人都选择到城镇发展,“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养殖业,他们希望海湾能围出一片新天地,给当地经济带来发展。”

  进度之争:两次启动,两次暂缓

  向海洋要地曾是很多沿海城市的做法,不过在苍南大渔湾围垦项目推进过程中,填与不填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存在着。

  大渔湾围垦工程启动后的第三年,姜祝成被调往大渔湾围垦工程指挥部任指挥。从2010年7月底到2015年12月底,他“两进两出”指挥部,经历了围垦工程的数次暂缓和重启。

  姜祝成是第二任指挥,任职时项目用海规划已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复,并被列入省重点工程,围垦的两条施工便道也已建成。为做好围垦工程的前期准备,2009年,大渔湾围垦工程指挥部从龙魁线中墩段至大鼻头码头建设了一条1623米的施工便道,还有一条位于大渔镇大岙村。

  2011年,姜祝成将工程招投标的标书提交县政府。就在这一年,县政府提出大渔湾围垦工程暂缓的意见。这个意见在第一次进行县人大常委会表决时,遭遇否决,在几个月后第二次表决时才得以通过。

  2012年3月,大渔湾围垦工程指挥部被撤销,姜祝成被调往其他单位,围垦项目搁浅。

  一年多后,大渔湾围垦工程被重启。2013年9月,苍南县成立海涂围垦工程建设指挥部,大渔湾围垦工程被该指挥部接管,姜祝成再任大渔湾围垦项目指挥。

  2014年9月,国家海洋局的用海规划批复、省政府的海堤使用批复、矿产资源使用批复均已完成,指挥部还拿到了围区各村的海域使用权证。

  “开水已经烧到99度了,再高一度,大渔湾围垦工程就要正式进场施工了。”姜祝成说,没想到事情又有了变化,2016年6月,苍南县海涂围垦工程建设指挥部撤销;同年8月,温州市级层面召开用海用地专题研讨工作会议,会上提出建立围填海项目退出机制,并提议苍南暂停实施大渔湾围垦。

  内心之争:围垦有三本账是“亏”的

  “因为工作,我去过大渔湾无数次,那里真的很美。海湾围垦,对我来说是一份十分煎熬的工作。”姜祝成说,作为项目指挥,保证围垦工程能够顺利推进是职责;但作为苍南人,他内心希望大渔湾的自然生态能够得到保护,留给后人。

  姜祝成发现,大渔湾围垦工程有三本账是“亏”的。

  第一本是生态账。围垦填海势必会对大渔湾的生态环境造成永久性的破坏。大渔湾围垦仅海洋生物就将损失近1900吨,鱼类、甲壳类等近百种底栖生物将会消失,海水富营养化、出现赤潮的可能性将会增加。

  第二本经济账。2016年,大渔湾干紫菜产量为6607吨,约占全国总产量六分之一,产值达10亿元。围垦之后,紫菜产区将随之消失。

  第三本民意账。大渔湾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湾区百姓世代靠海为生,对海湾的情感不言而喻。加上近年来生态保护理念的增强,苍南各方希望停围留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自发叫停:生态环境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11月22日,经审慎研究,苍南县委、县政府最终作出放弃大渔湾围垦工程的决策,保留原生态的自然海湾。

  “从最初的肯定,到中期的犹豫,再到如今的叫停,政府一直在寻找自然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这场博弈的过程中,大家的发展理念发生了转变。”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张贻聪说,他们曾多次向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请示,希望保留大渔湾。

  苍南县委书记黄荣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生态环境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再不能走粗放发展的老路,县里对实施这项重大工程一直在犹豫,党的十九大把绿色发展提到新高度,促使县里下决心停了工程。

  今年,温州被国家海洋局确定为全国首个海域综合管理创新试点城市,并被写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当中,苍南此次叫停围垦也是温州推进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围垦被叫停了,雷朝晃说不用担心失业了。对他来说,留下的大渔湾就是金山银山。日落时分,平静的大渔湾犹如一把横于海面的竖琴,奏响生态与发展的和谐乐章。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周向勇 戴玮

  潘贤群/文

  郑鹏/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