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籍女科学家潘秀莲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为能源安全作出贡献

2018-12-14 17:25

  温州网12月14日讯(记者 温婉)12月14日,中国科协公示了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选名单。本次共产生100名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选。其中,身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的温州人潘秀莲榜上有名。

  科研的世界于旁人有多枯燥,对科学家来说就有多迷人。这位出生于温州瑞安的女博士,早在高中时就种下了“科学家”的职业梦想,多年来,她的生活喜乐,就是和“烯烃”“催化”“极限”这些名词紧紧连在了一起。

  为能源安全作出温州人贡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潘秀莲的荣誉证书摆满了书架。身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秀莲主要致力于能源催化转化的基础研究。

  烯烃作为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基石,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到航天飞机上使用的材料,小到厨房中的保鲜膜、婴幼儿用的奶瓶,都有它的身影。

  “传统的烯烃生产原料主要来自于石油,而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是富煤少油缺气,60%以上的原油依赖于进口。”潘秀莲解释说。

  考虑到能源安全和中国能源结构特点,用煤炭替代石油清洁高效的生产烯烃等重要的基础化学品和燃料,势在必行。

  为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和潘秀莲团队从纳米催化的基本原理入手,开发出了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和有序孔道分子筛复合催化剂,创造性地使控制反应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两类催化活性中心分离,并成功实现了煤基合成气一步法高效生产烯烃。其中,低碳烯烃(乙烯、丙烯和丁烯)的单程选择性超过80%。该成果颠覆了90多年来煤化工一直沿袭的费-托合成(FTS)路线,烯烃选择性突破了传统过程的理论极限(58%),催化剂在110小时的测试中性能稳定。

  该新催化过程,为中国的煤转化制低碳烯烃产业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引起国内外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专家称赞“该项技术未来在工业上有巨大的竞争力”、“第三条制烯烃的技术路线”。该成果也被科技部评选为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对科学保持敬畏对事业保持初心

  从事科研,是条寂寞之路。就拿前面提到的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的催化项目,从开始立项研究到实验成功,历时9个年头。这期间,为了找到合适的配比,实验过程由化学成分组成到制备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而有关项目进展的文章包信和院士和潘秀莲团队却一篇都没有发,只是一直闷头做实验。“科学研究取得现在的成果,感受最深的就是不容易。传统方式都是在做金属催化剂,或是在此基础上的改良,而我们探索的是一条非常规的技术路线”。潘秀莲这样说道。

  多年来的研究初有成效,但潘秀莲仍孜孜以求、不忘初心。在她看来,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是科研道路上前行的动力,是科学家们能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共性”。

  在学生和同事眼中,潘秀莲性格内敛,对待科学问题严谨、执着;回归家庭,面对孩子,潘秀莲又是温柔娴静的。

  “科学不分性别,但是由于女性肩负着社会和家庭的多重责任,不光要做研究,同时,也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女,因此很多女性科技工作者不得不回归家庭。”潘秀莲说,“我们首先需要的是甘于坚守、永不言弃的决心,然后就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如果有机会再选择一次职业,潘秀莲表示,“还选科学家,还做现在这份工作”。这颗初心,她从未动摇过。

  人物名片:

  潘秀莲,女,博士,温州瑞安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致力于能源催化转化的基础研究。和团队一起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国际上提出了碳纳米管催化协同限域效应的新概念,创建了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的新催化过程,发明了乙炔氢氯化非金属催化剂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面上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子课题,国际合作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