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必做的乳腺彩超和肺部CT,你做了吗

2017-05-17 13:27

  又到了体检季,对于在职场打拼的人来说,这就是一年一度的大考,体检报告单上的注意事项越少,就代表着这一年时间里自己的健康成绩越达标。

  各大医院除了承担大大小小的单位体检服务之外,同样也要对医院的职工来一次全面检查,医院对于职工的体检项目,和普通单位的体检项目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记者在几家省级医院搜罗了一番,发现至少有两项看着挺普通的项目,检查率却相差50%~70%。

  低剂量肺部CT:

  普通单位覆盖率50%

  省级医院覆盖率100%

  低剂量肺部CT,对于医生们,特别是40多岁的中年医生来说,这项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在我们医院,40岁以上的职工,都必须有这个项目的检查。”浙江省人民医院健康促进中心主任胡培英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在浙医二院,职工体检同样如此,对年轻医生、职工来说,这项检查是可选项,而对超过40岁的职工来说,这就成了必选项。

  虽然在普通单位体检中,低剂量肺部CT检查有增加趋势,可综合几家医院的体检数据看,检查率也只在50%左右,另外一半的单位给员工们提供的是胸片项目。

  这两项检查有什么不同?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一家事业单位就很能说明问题。

  这家单位是省人民院体检中心的老主顾,今年的体检当中,有两位女员工被检查出早期肺癌,再调出她们去年的CT片子看,完全正常,而今年的体检当中,发现了虽然微小但是明显的异常情况,经过之后的复查,确诊为肿瘤。

  这家单位在几年前把胸片项目换成了低剂量肺部CT,如果还照旧仅仅是提供拍胸片,两位女员工估计肿瘤晚期才能被发现了。胡培英告诉钱报记者,胸片对于太小的肿瘤看不太清,而低剂量肺部CT相当于配了一副更清晰的眼镜,医生能判断得更准确。

  划重点:哪些人适合做这个项目的检查?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副主任蒋正言建议,从45岁开始,就要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肺部CT了,另外,那些有肺癌家族史的人,或者十年以上烟龄的老烟枪,以及一天一包烟的人,都少不了这个项目检查。

  如果单位的体检套餐里没有这个项目,自己掏钱加一个也不贵,各家医院都在200元左右。

  如果在体检报告单上看到“结节”或者“肿瘤可能”,一定要进一步做检查,确定是否异常。

  乳腺彩超:

  普通单位覆盖率30%

  省级医院覆盖率100%

  在中国,乳腺癌发病率以每年1%~4%的速度递增,死亡率排在女性癌症死亡率之首,可是在单位体检当中,只有30%左右的单位选择为女职工增加乳腺B超、彩超的项目。

  这真是让人有些大跌眼镜的数字,几家医院的体检部门负责人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各家单位几乎都有甲状腺、肝胆胰、肾脏等的彩超项目,但是对于乳腺彩超很少涉及。

  要知道,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乳腺彩超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浙大妇院妇女保健部常务副主任邱丽倩告诉记者,这和单位对于体检投入有关,“职工福利好的单位,在体检上更愿意投入,这些项目肯定也有了。”

  而在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副主任蒋正言看来,女员工在体检上相比男员工们要处于劣势,“一般单位对于男女员工的体检费用预算是一样的,但是女性体检项目要包括各种妇科检查,内容要比男性多,费用也要比男性高。”在体检费用一刀切的情况下,女员工的一些专属体检项目就不会被放入套餐,比如同样是彩超,甲状腺、肝胆胰、肾脏等彩超项目男女都能做,而乳腺彩超男人就用不上了。

  在几家省级医院,女职工的体检费用普遍要比男职工高出5%~10%,这已经足够让女职工完成她们的专属而又必要的体检项目了。

  划重点:从几家省级医院的采访看下来,有没有乳腺彩超是衡量一家企业在职工待遇上是否属于前30%的硬指标啊,其实乳腺彩超价格比低剂量肺部CT还要便宜,只要68元,而且没有年龄限制,所以各位女同胞们看一看自己的体检单,如果没有这个项目,最好自己掏钱给自己加一项。

  哪些体检项目最适合自己?你最好学会1+X怎么用

  到底哪些体检项目适合自己?这可没有标准答案,几家省级医院的体检专家们都在推荐“1+X”体检模式:“1”为基本项目,“X”为专项检查。

  体检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因此,“1”是不能省的。比如,体检医生可以根据有无超重、血压、脉搏等是否正常等情况,判断体检者某些疾病发生的危险。

  而“X”专项检查,主要是针对体检者的年龄、病史、饮食习惯、职业等情况,在种类繁多的体检项目中选择合适的方案,同时避免过度检查或漏查。

  即便在一家医院的同个科室,不同的医生也有着不同的体检单,“对我们医生来说,知道哪些适合自己的X选项,而有些人连自己身体情况都不了解,单位就算有1+X的体检套餐,也不知道该怎么选。”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副主任蒋正言建议大家在选择体检套餐时,多参考自身情况,选择最对症的体检项目。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简单地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20岁~30岁,随着学习、工作压力增大,身体会出现一些危险信号,但大部分人的身体状况较好,只要做一些基础的体检项目就可以了。

  30岁后,要开始关注血糖、血压、血脂。很多人的“三高”,在30岁以后开始出现,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

  40岁后,进入心脏疾病多发期。新陈代谢开始减缓,肥胖几率增加。脂肪堆积导致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风险增高,可在体检医生指导下,增加一些心血管疾病筛查的项目。

  50岁后,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建议在体检医生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体检套餐。

  而职业不同也有着不同的体检侧重,比如教师说话多、站立时间长,往往容易患慢性咽炎、腰椎间盘突出等。体检时,腰椎间盘突出的职业人群,症状轻的可以做颈椎、腰椎摄片;重的做颈椎、腰椎磁共振以及心理测试量表。

  每年的体检费用是有限的,怎么在这有限的费用里,物尽其用,这是大家最应该了解的事情,胡培英建议大家把每年的体检报告都好好保存起来,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工作,“每年的体检结果,需要动态观察。”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变化选择不同的项目,才能让一年一次的体检发挥最大的效果。(记者 张苗 通讯员 鲁青 宋黎胜 孙美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