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从数据跃升看破局之道

温州日报2025-10-30 08:14

建设项目拔节生长。苏巧将 摄

  温州网讯 金秋时节,奋进的脉搏强劲跳动。

  这份向上的发展成色,总能从数据中找到“度量衡”:前三季度,温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14.4亿元,同比增长6.1%,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韧性增强的发展态势。

  当数据划出跃升曲线,温州破局之道愈显清晰——把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第一要务,坚持扩总量、优存量、提质量,以“强城行动”为牵引,大力开展“十大攻坚”,全力冲刺“双万”城市,提速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四季度是定全年、保全局的收官阶段,也是明年工作起好步、开好头的关键节点。10月30日,2025年第三次县(市、区)比看活动擂动战鼓,激励全市上下保持定力强攻坚,精准施策补短板,持续推进经济稳进提质,以实干实绩掀起“奋战四季度、夺取全年胜”的干事热潮,为“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开好局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有“进”

  超常举措抓好项目促经济

  一个月前,温州市2025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协议总投资1130亿元的152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其中,制造业项目占签约项目的61.8%;25个重大AI产业项目、50个AI赋能垂直领域的“小而美”项目、8个“AI+科技助残”项目也纷纷落地。

  这场“项目为王”的攻坚战中,全市上下拼经济、赛实绩,深入实施重大项目“百日攻坚”行动,以非常举措、超常努力“抓项目、稳投资”,用项目之进、投资之稳,为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筑牢根基。

  同在9月,继杭温高铁迎来开通一周年纪念日后,又吹响温福高铁开工建设的号角。两大重要时刻的同频共振,为温州高铁写下了“连线成网、闭环成型”的生动注脚。

  从今年7月工可获批,8月初步设计获批,再到此次开工建设,温福高铁创下国内同类项目前期审批新速度。这条新铁路的启幕,对温州而言,意味着在原有“放射性”枢纽基础上,新增一条南北纵向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干线,建成后将使温州至福州的最快通行时间压缩至1小时以内。

  从全局上谋势、于关键处落子,“大抓招商、大抓项目”之风在温州涌动——

  看招引,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温州代表团携中国(温州)数安港、国际云软件谷、中国(温州)智能谷、中国眼谷及近30家企业亮相。展会启幕当日,4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50.2亿元。

  看建设,三季度以来,温州重点高速工程建设“热力满格”:温州大桥北航道桥主墩承台完成浇筑、温州湾跨海特大桥龙湾侧跨大堤栈桥桥台动工、乌牛互通项目完成全部桩基施工……一个个项目多点突破、捷报频传,勾勒城市未来图景。

  放眼全域,“大好高”项目拔节生长,以实实在在的产能提升,为温州高质量发展撑起坚挺脊梁。

  问需产业,靶向赋能——

  我市启动“1688温州产业带培育计划”,依托“平台+产业”双向赋能、“线上云课堂+线下实战营”一体化培训,挖掘培育一批优秀企业,并引导企业从传统“代工车间”加速转型为智能化“数字工坊”。

  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彰显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潜力:温州跻身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百强城市第20位,实现连续三年进等升位。

  精准扶持下,高端装备制造业也崛起为温州工业增长的“新引擎”。从瑞立集团攻克国内首台双向行驶无轨列车制动系统“卡脖子”技术;到方正阀门研发千亿立方凝析气田循环压注用超高压高可靠性球阀,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再到三星机电首创拨叉结构智能离合器,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凭借一连串“智”造成果,温州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工业经济延续高位稳健运行态势。

  提质扩需,激活消费——

  浙BA城市争霸赛激战正酣,42个浙BA第二观赛点开到温州各大商圈,形成“体育+”夜间消费新增长点;2025温州金秋文旅消费季拉开序幕,整合我市各地优质资源,推出超600场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一场融合“温州景、温州味、温州戏、温州夜、温州礼、温州情”的文旅盛宴。

  在今年国庆中秋“双节”中,温州还聚焦“年轻化、沉浸感、国潮风”三大亮点,全域铺开一系列主题嘉年华、实景演艺与多元市集,持续发力“一张机票游温州”政策,交出收官佳绩:“双节”假期接待全域旅游游客493.7万人次、接待过夜游客30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5.2亿元,总量均居全省前三。

  创新有“劲”

  厚植生态沃土提升含“新”量

青科会英才汇聚。苏巧将 摄

  连日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主会期系列活动接连举行,吸引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外院士专家学者汇聚瓯江之畔,在思想碰撞中推动温州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创新,始终是温州最鲜明的标识。7月举行的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以市委全会《决定》形式对建设创新温州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映照“唯创新,走好华山一条路”的决心。

  把准“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温州在2025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中提升含“新”量——83个人工智能和数据领域项目签约落地,涵盖智能机器人、智算中心等尖端前沿项目,以及智能育苗、鞋业智能等响应行业需求诞生的项目。

  以泰顺县为例,该县凌鹰/赤霄(Sun Truck)无人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智造项目将自主研发无人机AI智能飞控系统,实现军民双轨使用。

  当新质生产力的浪潮势不可挡,踏着浪尖起舞才是发展之道。

  苍南绿能小镇里,浙江苍海禾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全力推进一条千吨级多孔碳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建设。这是苍南县打造万吨级电池负极碳材料生产基地的关键落子,未来3至5年,企业将与苍南合作构建万吨级多孔碳及硅碳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4亿元。

  站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潮头,“创新温州”正从“未来时”步入“进行时”——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牵头专题调研,研究部署“数据安全+人工智能”赛道拓展、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布局等工作。9月3日,温州市人工智能局揭牌成立,未来将致力于构建贯通AI科研、技术、产业的服务职能链条,助力温州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

  政企携手谋发展,温州还与浙江联通签订关于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数字信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产业数字化转型三大领域,共同推动温州产业转型升级。

  眼下,一批“温字号”人工智能成果正吸引世界目光。第四届全球数贸会上,温州的“中国数安港AI开发者平台”、《人工智能模型开发合规指引》和23个行业垂类模型登台亮相,从制度、平台、技术等层面赋能AI创新开发与应用,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温州方案”。

  创新活力的持续涌动,离不开强大厚实的创新生态,需要用系统思维重塑全域创新体系。

  在服务上主动发力——

  作为温州“六位一体”为企服务体系的关键一招,“两个健康”直通车每月“发车”,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召开,以“政企直面沟通、诉求直办答复、服务直达现场”的模式,精准助企纾困解难。

  这几个月,“两个健康”直通车不仅聚焦“腰部”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企业降本减负、强化要素保障、专业人才引育等方面倾听呼声,还“开”出青科会专场,与企业家共话温州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据统计,目前已有2524位企业家走进市县联动的450场“两个健康”直通车;累计收集研究问题1705个,交办事项办结率90.08%。

  在人才上深耕发力——

  在首批省派“科技副总”人选名单中,34位在温企兼任“科技副总”的科技人才入选。其中,乐清9名驻企“科技副总”上榜,入选数量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

  如今,温州已累计选派522名科研人员在539家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助力企业技术攻关270项,推动成果转化90项,交易金额突破7000万元。

  镜头转向杭州、武汉,2025“来温州·创未来”全国巡回引才专列带着“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目标,驶向各座城市,聚焦创新温州建设,紧扣“5+5+N”产业发展布局,产才融合招揽群英。

  在生态上统筹发力——

  小微企业园是小微企业集聚发展的“孵化器”。温州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园建设管理,提前3个月完成年度开竣工目标任务。用数据说话:今年1-9月,全市新开工建设小微企业园12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新竣工小微企业园10个,100%达成年度目标。

  攻坚有“竞”

  “比看”带动各地争先攀高峰

浙BA激战正酣。苏巧将 摄

  “奋战四季度、夺取全年胜”的号角已然吹响,冲刺的脚步等不起、慢不得。

  透过前三季度攻坚可以窥见,县(市、区)比看活动以“六干争先”为导向,依托一套多维度、全流程的机制体系,成为温州实现重点项目“全链条提速”的关键牵引力。

  得益于“比看”活动的有力督促,全市上下都迸发干事热情。从县(市、区)到市直部门,再到镇街基层,各地各部门和党员干部对着学、比着干、盯着赛,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压奋进,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用实打实的成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这股牵引力,让城市有了“看得见”的变化。

  今年8月,园博园国际城市展园组团及港澳台展园同步开工建设。12个展园旨在打造一座浓缩世界园林精华的“市集”——既注重彰显文化多元的包容性,又精心呈现各地造园经典元素与独特文化风貌,让游客在移步换景间感受不同文明孕育的园林艺术魅力。

  从正在雕琢的园林中走出,湿地画卷也在城市里铺展成画。在《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温州凭借“三江碧水、千里海岸、万顷水乡”这一全国罕见的复合生态系统,正式获授“国际湿地城市”荣誉。

  这是全球城市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规格最高、分量最重、含金量最足的奖项。以此为契机,温州将持续开展湿地修复,完成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提标、100个小微湿地焕新,让市民享受到推窗见绿、亲水宜游的生态福祉。

  城市的开放能级,也在赛马比拼中得以提升。今年9月,状元岙港区成功启动滚装船首航,400辆国产新能源汽车直接驶入“森林荣耀”号滚装船,运往阿联酋迪拜,为浙江新能源汽车出口开辟了全新物流路径。

  翻看温州港交出的“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全港货物吞吐量达7259.22万吨,同比增长10.54%。其中8月、9月连续两个月吞吐量突破900万吨。集装箱业务同步稳健增长,累计完成117.62万标箱,同比增长7.76%,实现货物与集装箱吞吐量“双提升”。

  抱团出海,破浪寻机。今年10月,806家温企出征第138届广交会,获得1665个展位,相比上届展会,参展企业数、展位数均再创历史新高。

  此次广交会上,“温州团”实力强劲,有超百家企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第一期共接待采购商10168人,意向采购商3355人,总成交意向金额9758.44万美元。

  万马奔腾,攻坚正酣。面对今年这场收官战,各地都拿出“事事争一流、件件求实效”的力拼样子,向着各项目标任务全速进发——

  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发布“卓越领航”行动计划,从“选项目”转向“造项目”,从“等人租房”变成主动“种地”,试图解决科研与市场“两张皮”的老问题;

  瓯海区锚定“数据安全”落地场景应用,以“人工智能+数据安全”为核心发展赛道,立下“率先在瓯海看见温州人工智能时代”的目标;

  乐清市有序推进首条地下综合管廊,加快建设东运河沙滩公园、赶海商街等项目,计划在未来新城(胜利塘北片)上演一场从“瓯江时代”迈向“东海时代”的城市跨越;

  龙港市的华润电力温州电厂二期项目4号机组于日前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至此,该电厂二期项目两台百万千瓦机组全部建成投产,标志着我省“十四五”重大煤电工程建设取得关键成果。

  站在全年冲刺的关键节点,每一份拼搏都关乎发展全局,每一次突破都承载城市未来。全市上下必将以“钉钉子”精神啃硬骨、破难题,把“比看”活动的热度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力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新篇章蓄势赋能、再开新篇。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

  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14.4亿元,同比增长6.1%

  从数据跃升看破局之道

  记者 叶凝碧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