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堡。项绍雄 摄
夜幕下的寺前街。沈巍蔚 摄
温州网讯 “没想到转机间隙就能领略这么深厚的历史文化,既方便又充实,这趟临时起意的漫步太值得了!”在温州转机的北京游客王先生,趁返程航班起飞前,利用半天中转时间漫游龙湾永昌堡,去寺前街品尝百年馄饨,体验了一把“中转都市漫游”的独特魅力。
近期,随着温州文旅部门推出“一张机票游温州”活动,从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飞往温州的航班日均增加,为旅客“顺路寻古”创造了更多可能,经停旅客利用转机时间也可以深度体验瓯越文化。
当航班在温州龙湾国际机场起降,若恰有半日转机时光,不妨将行囊暂存,踏上一条仅需10分钟车程的时空交错之旅——这里,古老的卫所与街市正静待匆匆旅人。
从机场出发,仅5公里路程,永昌堡的巨石城墙便赫然眼前。这座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的军事城堡,至今仍保持着“国宝级”的庄严。
步入堡内,上河与下河划分沿岸古朴的木构民房,浣衣的阿婆、闲谈的老伯、追逐的孩童——原住民的生活场景让这座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充满生机。沿着青石板路漫行,明清宅第王诤故居尽显浙南水乡建筑韵味。不远处,王氏宗祠的飞檐翘角述说着家族荣光,私塾学堂仍飘散着书香,堡内保留了11座形态各异的石拱桥,堪称石桥博物馆。
“很多游客不知道,这里是全国私家抗倭第一城堡,是同时具备军事防御与居住功能的古堡。”永昌堡导游朱筱微介绍道,“堡内藏着40多处文宝,但最珍贵的,是延续了四百六十七年的生活气息。”
看尽永昌堡的清幽,寺前街正上演着传统与潮流的交响。这条始于宋代、盛于明清的古街,在2024年国庆重整开放后焕发新生。沿着“一河引领、一街贯通”的格局漫步,可见保留完整的石板路与砖木建筑群,屋檐下的红灯笼与创意店招相映成趣。
在盐文化广场,千年永嘉盐场的往事通过AR技术重现;温州方言馆里,游客正对着互动屏幕学讲瓯语;八禧馆中,传统人生八大禧被演绎成沉浸式剧场。最引人注目的是原创IP《阿寺江湖》剧本杀,参与者手持明代通关文牒,在真实古建中破解谜题。
行走间,游人还可能被寺前老字号“学林馄饨”的香气牵引。创始于清道光年间的百年老店,至今仍坚守着严苛工艺:皮薄馅多,鲜嫩弹牙,最讲究的是“一锅一汤一碗”的传统。这碗被列入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吃,已成为游客必体验的味觉记忆。
对于转机旅客而言,这条线路完美平衡了历史深度与文化鲜度。当夜幕降临时返回机场,你带走的不仅是相机里的古堡倩影、舌尖上的馄饨余香,更有一份对温州这座“瓯越名城”的重新发现——原来,经停的时光也可以如此丰盈。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半日空港客 中转古城行
从永昌堡的静谧到寺前街的烟火
记者 沈巍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