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这个村子年轻人抢着回,有何法宝?

潮新闻2025-10-19 09:40

  青年“入乡无门”与乡村“求才若渴”的双向难题如何破解?平阳县昆阳镇鸣山村以一套乡村运营“组合拳”交出亮眼答卷。鸣山村紧扣青年返乡创业趋势,以“平台集聚、生态赋能”为核心抓手,推动村集体年收入跃升至166.6万元,同比增长80%。

  “以前想回村创业,总怕没方向、缺支持,现在政策、场地、指导都到位,心里踏实多了!”在鸣山村青年创业园区,返乡青年小李感慨道。这份底气,源于该村搭建的“政府搭台+高校赋能+乡村运营”三方共建平台。通过整合政策、智力与场地资源,村里不仅建成“慕鸣?集”实践站,还打造了4000平方米的青年创业园区。截至目前,园区已吸引超1000人次青年参与实践,集聚12支创业团队,成功孵化“鸣山黄汤”等8个农创品牌,直接带动村民户均增收5000元。

青年驻村队伍进行墙绘创作

  漫步鸣山村,色彩鲜活的墙绘勾勒出乡村烟火气,融入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尽显本土特色。这些“颜值”与“内涵”兼具的变化,来自“高校驻村计划”的实践。该村联动全国14所高校,仅2024年就邀请12支专业团队驻村创作,完成650平方米的乡村墙绘改造,设计150余款特色文创产品,并为村庄量身定制多套运营方案。相关成果通过线上传播,全网曝光量超500万次,让“藏于乡野”的鸣山资源走进大众视野,实现青年创意与乡村资源的深度耦合。

“鸣朗音乐节”现场

  “白天逛非遗市集淘手作,晚上听音乐节,还能在线上玩AR寻宝,这样的乡村游太对味了!”游客陈女士止不住地点赞。据了解,为持续激活乡村活力,鸣山村打造“活动引流+数字赋能”双引擎。线下举办“鸣朗音乐节”“非遗研学市集”等品牌活动,吸引游客超35万人次;线上通过“云上鸣山”数字平台,借助AR互动、电商直播等功能,触达超万名潜在游客。2024年,该村线上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200万元,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5%,构建起“引流—体验—消费—传播”的良性闭环。

  如今的鸣山村,青年返乡创业热情高涨,乡村产业发展动能充沛,村集体与村民收入稳步增长,真正实现“青年聚、乡村活、集体富”的美好图景。下一步,该村将继续深化“平台集聚、生态赋能”模式,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浙南经验”。

  来源:潮新闻

  原标题:平阳这个村子年轻人抢着回,有何法宝?

  共享联盟·平阳 林子婧 马邦泽 记者 甘凌峰

  平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