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铁投集团近千名员工假期奋战一线 以平凡坚守绘就动人图景

温州日报2025-10-09 08:34

温州网讯   从动车所工地的管线迁改现场到S3线高空连续梁挂篮作业平台,从S2线列车驾驶室到供电检修的应急驻点……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温州市铁投集团有近千人坚守在岗位。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建设工地、轨道线路等,构成了节日里最动人的风景线,也写下属于轨道人坚守一线的注脚。

国庆期间S1线永中站tod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施工现场。

保运行,用心服务守护万家团圆路

10月1日清晨4点多,温州轨道交通S2线列车驾驶室内,2023年入职市铁投集团的吴胜威已穿戴好工装。他指尖轻触出勤机操作屏,核对当日交路:“国庆客流大,每个站台停靠时间得卡准,车门开关速度也要稳。”作为S2线市域动车组的“掌舵人”,他的假期比平日更忙碌,8天里有6天要上岗,从首班车到末班车,24小时轮班守护线路安全运行。

节假日在岗对吴胜威而言,其实早已习惯。近800天安全运营、超15万公里行程,打磨出他“零误差”的硬功夫。去年春节,他曾为一个怀抱孩童的母亲多等两秒,收获一句“谢谢叔叔”的温暖。今年国庆,他依然把“守时更守责”刻进操作里,出库前多检查几遍制动系统,站台停靠时多观察乘客上下车……驾驶舱内的每一次精准操作,无不在践行着“幸福轨道,通达美好”的使命。

轨道交通为市民出行提供便捷,而为确保顺利运行的供电系统则犹如“心脏”。在S2线供电检修工王政的值班表上,“分班驻点”“场景演练”是关键词。假期客流激增,他和同事打破集中待命模式,分散在沿线车站,缩短响应半径。此前,他们更是针对接触网缠绕异物、绝缘子闪络等突发故障开展全场景演练,“练到上手就会,实战才能高效”。

“守护接触网意义重大。”王政望着穿梭的列车说,那是市民“跨城团圆路”、城市“城际安全线”,更是城乡融合的“温暖联结”。

动车所项目料产。

赶进度,只争朝夕筑牢发展硬支撑

国庆假期里,温州南动车运用所工地,机械轰鸣声与钢筋碰撞声交织。市铁投集团下属温州动车所项目有限公司前期部职员肖海东,穿梭于铁路部门与现场之间,在他的国庆日程表上,列满了“审批”“踏勘”“盯进度”等字眼。“管线迁改是项目施工的‘先行棋’,耽误一天,整体进度就滞后一周。”作为项目“破题人”,他正啃着220千伏高压线迁改的“硬骨头”——涉铁审批环节复杂、迁改量大,工期紧得像绷直的弦。

“假期是抢进度的窗口期,党员更该顶上去。”肖海东的话语里带着紧迫感。据介绍,这个浙西南动车的“体检中心”与“休息站”,建成后将为温州提升动车始发能力注入强劲动能。而肖海东和同事们的坚守,正是为了让这份动能早日释放。

节日期间的S3线施工现场同样热火朝天。中铁一局S3线SG6标段桥梁班组长杨中学,清晨6点已爬上20米高的连续梁挂篮作业平台,带领班组在高空绑扎钢筋。“连续梁施工必须争分夺秒,大型机械上不来,我们就‘人肉搬运’。”他指着脚下车流不息的道路与身旁密布的钢筋网格说,虽然辛苦,但安全与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

记者了解到,S3线SG6标段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之一,5156米长的线路涵盖五桥四隧两路基,紧邻快速路,协调与安全压力巨大。自7月进驻以来,杨中学几乎未休过假,带领班组顶着高温推进连续梁合龙节点。他的目标很明确:春节前完成连续梁施工,实现与隧道衔接。

S3线SG6标段施工现场。

守安全,护航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底线。在“保运行”“赶进度”的火热场景背后,有一条时刻紧绷的“安全线”,它贯穿于运营的每分每秒,也嵌入在建设的每个环节。

在S1线永中站TOD示范项目“明月兰庭”的现场,市铁投集团下属置业公司安全部职员陈恺手持检查记录表,沿着施工区一步步巡查,安全帽下的目光如探照灯,扫过脚手架、配电箱、材料堆放点。他说:“这里节前刚开放了全维示范区,来参观了解的市民挺多的,安全弦更要绷紧。”

“明月兰庭”项目是市铁投集团落实“站城融合”开发理念的具体实践,推动城市建设与交通枢纽融合发展。陈恺作为项目安全的“把关人”,在假期里也不能歇着,他需要实地排查风险点、核对人员岗位、验收隐蔽工程,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处细节。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实干推动项目进度、以责任保障运行安全、以付出服务民生需求。他们是这座城市无数奋斗者的缩影,也是温州发展最坚实的注脚。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里,温州市铁投集团的员工,用不同的岗位坚守,诠释着相同的责任担当。

来源:温度新闻

供稿:温州日报

原标题:市铁投集团近千名员工假期奋战一线 以平凡坚守绘就动人图景

记者 张晨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