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昆演绎“廉政戏”,背后还有纪委办案高手支招

温度新闻客户端2025-10-01 10:03

  温州网讯 9月30日,永嘉昆剧团举办表彰大会,演员梅傲立凭借在《监察御史徐定超》中饰演的徐定超一角摘得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优秀演员”奖。今年11月份,原创昆剧《监察御史徐定超》还将赴京,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在此前不久结束的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上,作为展演剧目,该剧在永嘉县公共文化中心剧院和家乡父老见面,赢得了台下观众和专家的阵阵掌声。

  左为梅傲立、右为永嘉昆剧团团长徐律

  当永昆遇到“廉政”题材,传统戏曲如何讲好当代故事?才子佳人、姹紫嫣红的昆剧如何演绎“清宫反腐”老生花脸群像戏?带着这些疑问,温度新闻记者采访了该剧主创,走近这部南戏故里诞生的永昆“新音”。

  观众:

  没想到永昆离我们很近

  9月17日下午2时,永嘉上塘的气温超过35摄氏度。在永嘉县公共文化中心剧院内,400多位观众顶着烈日从各个乡镇赶来,还有戏迷从丽水专程赶来。观众席内,满是亲切的温州话乡音。宽敞的剧院里,“坐这里,坐这里!”父老乡亲热络地认领座位。

  台上讲的故事主人公是永嘉本土可亲可敬的历史名人、监察御史徐定超。而这一次演绎的方式是昆剧。这也是业内的第一部昆剧“清宫戏”。

  大戏开幕,正邪两立,一台戏两幕景,明暗交错,给人一种话剧、影视剧的舞台处理之感。

  剧中有很多令台下观众亲切的细节处理,比如开场就亮相的“老酒汗”是永嘉当地特产。在乐队的锣鼓声中,观众找到了熟悉的永昆那味。而不同以往的是,这部戏的主角不再是小生花旦,儿女情长。剧中主角徐定超由老生梅傲立扮演,讲述的是他查办贪案的故事。这是一场老生们“飙戏”的反腐剧。台上的“大叔”们中气十足,声腔饱满,眼神闪烁都带着戏。小厮的谄媚也活灵活现,天津籍贪官的家奴甚至也讲起了“天津话”。剧中的台词典正精炼,“泣残阳”“凭栏歌大江”处富有文学性,一句“不要坏了规矩”又有官场真实感,令人不出戏。

  在这部戏中有斗智,也有斗勇的武戏。在破案的抽丝剥茧中,也有刀光剑影的交锋,演员一展身段功底。徐定超身边搭配了两位类似“王朝马汉”一样的随从,颇有几段缤纷热闹的打戏,观众喜闻乐见。

  令当下观众眼前一亮的是,乐队既有传统民乐,也融入了交响乐,给人一种影视配乐的感觉。灯光调度也更有存在感,既有光影明暗,也营造出“一日千里”之感。舞台布景同样极具中式美学的极简意象,例如舞台上的一束枯枝剪影,还有配合剧情发展层层打开的舞台纵深背景,亦有巧思。舞台的调度切换也较传统戏曲更显丝滑。

  “不负苍生心昭昭”,当徐定超查处贪官、大获全胜后,台下观众自发鼓掌。这是中国观众喜欢的大结局,大快人心、happy ending,契合善恶终有报的朴素价值观。

  谢幕时,台上演员一一作揖。台下观众送上掌声和叫好声,散场时,观众仍用温州话热情地讨论剧情。

  观众徐小禾笑言自己是徐定超的本家人,已经看了四次这场戏。另外三次的演出是晚上场,全部满场,掌声不断。“我不是戏迷,我更爱拍照”,徐小禾介绍,这部戏不同于其他戏曲,背景清爽好看,光影明暗效果很好,特别出片,所以拍了又拍。“这部戏正能量满满,看了心里很舒服。”

  在附近上班的刘女士是第一次看永昆,她感慨:“本以为永昆离我们很远,没想到离我们很近,讲述的故事也很贴近生活。”这次看戏打破了她对永昆的刻板印象,不同于农村社戏,蛮高端的。演员演技自然,唱得很好,中气十足,还听到类似现代rap说唱的唱段,节奏明快,让人联想起《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驰的那段rap。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台词有文言文的古雅,“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看到这样的好戏。”

  主创:

  修改30多稿创作历时16个月

  自古以来,戏曲承载着教化的功用。高则诚为《琵琶记》落下“不关风化体, 纵好也徒然”的注脚。最初,这部剧是由纪委部门发起的,同样是希望通过艺术作品来化人之心。各方最终选定了永嘉历史文化名人徐定超这个人物。

  这部戏创作时长近16个月,特邀了“强力外援”。编剧王焱来自北方昆曲剧院,创作了近40部昆剧作品,曾获“文华大奖”等奖项。导演王文龙是中国话剧协会副主席,曾获全国文化系统劳模、“金狮奖”等。

  创作初期,王焱遍寻了清史稿等史料,但只查到了一句话“徐定超查办了贪官段之桂”,有十几个官员一块儿被摘下花翎。怀着对徐定超的敬意、对昆剧的热爱,她投入创作之中,凝集各方心血,修改30多稿后有了这部近两个小时的大戏。

  导演王文龙学过昆剧表演,也做过婺剧团团长、话剧院院长,歌舞剧团院长。视野开阔的他把各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在这部剧中突出昆曲之美。观众从中看到了话剧等艺术形式的身影。王文龙介绍,昆曲不仅仅能演才子佳人,演绎传统的诗情画意,也能尝试更多题材,这部戏是一次有益探索。

  永嘉昆剧团团长徐律负责打磨该剧唱腔、音乐、配器。作为国内昆曲界的一线作曲家,他曾和王焱合作多部作品。去年的第九届中国昆剧节上一共有八部大戏,两人合作了开幕大戏昆剧《林冲》和《监察御史徐定超》。王焱笑言,徐律是业内的“开幕大户”。

  在这部戏中,唱腔是守正创新的,创新之处是缩短行腔,只减少节拍但是不进行改造,这样唱腔和戏的紧张感相应,也保留了典型的永嘉昆曲特点。

  令王焱十分动容的是,一路走来,这部戏受到了各方重视,也收到了各级专家的指正,这部剧凝聚了所有人大量的心血。“纪委的办案高手也参与其中,多次为我们的剧本提意见、出主意。”王焱介绍,剧中的许多情节都脱胎自办案人员的真实经历,比如为了避免办案干扰,对外称病;外出办案就连对妻子也不能透露太多……

  剧本屡易其稿,但最后一出戏一点也没有改。最后一幕,徐定超与涉案的发小苗大人有一段诀别,交织了情与义,格外动情,也是全剧最催泪的一幕。

  左为冯诚彦饰演的苗大人,右为梅傲立饰演的徐定超。

  主演:

  带入孟子的浩然之气

  今年36岁的永嘉昆剧团演员梅傲立在剧中饰演花甲之年的徐定超,并凭该戏摘得第十六届浙江戏剧大赛优秀表演奖。剧团对梅傲立予以个人奖励3万元/年,连续奖励三年,共计9万元。

  梅傲立是湖北人,2003年毕业于湖北省艺术学校京剧科,工老生、小生,2017年考入永嘉昆剧团。一路走来,他非常感恩遇到这个角色。“昆曲舞台上,能让老生挑大梁的戏难得一见。”

  创排时,编剧和导演便决心打造“让观众坐得住、留得住”的艺术作品,把故事讲明白,不要冗长,不要撑戏、拖戏。

  “这部戏对我的震撼非常大,头一次接触这样的创作。”梅傲立坦言,这部新编历史戏不同于传统戏的程式套路,“不是吵吵闹闹的传统锣鼓经、节奏缓慢的咿咿呀呀和秀水袖功”演员的表演也更贴近生活,没有胡子髯口水袖等辅助道具“壮声势”。舞台灯光布景也不是传统戏的拉开帷幕,灯光一镜到底,而是更有时空轮廓的交错感,借鉴了很多影视剧、话剧的处理手法。

  中国昆曲博物馆副馆长浦海涅留意到,清代的服装不同于传统昆曲的明式戏服,没有水袖,很多依托水袖展示的昆曲传统身段无法施展,在本剧中能感受到主创团队在舞台动作身段设计方面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努力,这也使得该剧在具体演出时,动作、唱腔上更为明快,表演形式有接近话剧的趋势。本剧在演员的化妆上没有采用传统的戏曲脸谱勾画。

  “如果还是传统戏里的青天大老爷是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的,当下观众会感到疲乏与空洞。”梅傲立感慨,具有现实反腐元素的昆剧,更贴近观众内心和当下的大环境。天下太平,朗朗乾坤也是当下观众所期盼的。“不管演什么,空谈空洞是最无聊的,走进生活、贴近生活也是永昆的生命力所在。”

  如何塑造好徐定超这个正面人物,避免脸谱化。梅傲立谈及自己的一段往事。2021年,父亲过世,远在温州的他未能及时送老人最后一程。陷入丧亲之痛、忠孝难两全的他开始阅读先秦诸子百家,从中思考人生的意义。接到徐定超这个角色之后,他不由想到了孟子。徐定超的勇敢正直同样离不开这些先贤的精神力量。“如果徐定超没有孟子一样的浩然正气、慷慨激昂,是很难撑起这份信念感的。”

  信念上,他注入了孟子的精神源头。表演上,他做了很多减法,去掉了一些夸大的程式化处理,而是加入了更多生活化的处理,例如举杯的动作更像常人动作。他希望自己塑造的角色不是不通人情的。

  梅傲立演出了这么多场,最后一场徐定超和苗大人的诀别一直是观众掌声最多的时刻。

  一位看了他很多年戏的粉丝分享道:徐定超是一个有情有义的角色,而不是没有人情味的铁板一块。

  那一刻,他感到自己塑造的人物立住了,也赢得了观众。

  专家:

  没想到一个县级剧团能够做到

  2024年,该剧正式首演,获得2024年度浙江省文化艺术基金资助,这部剧曾在永嘉县、温州市全域巡演。2024年参加了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至今演了50多场,所到之处反响都不错。

  作为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展演剧目,这部戏也得到了中国戏剧家协会诸多专家的认可。令专家非常兴奋的是,一个县级剧团能够创作出这样的作品。专家留意到,“精致的节目单印制体现了剧团管理,包括人才建设的水平。”

  中国评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一级编剧冯静在剧目点评会上谈道:演出非常顺利成功!整个舞台呈现非常好,很有昆剧的韵味和现代审美的感觉。

  “这个戏给我的感觉是完整精良,有严肃的历史剧创作意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红侠点赞该剧“古不陈旧、新不离本”。她还聊起了戏曲名导沈斌和本剧导演王文龙的师徒往事,“沈斌和我讲过,你要去采访一下浙江的王文龙导演,把我的心得和他的舞台对比起来。”

  昆曲如何讲好廉政故事。孙红侠坦言,“廉政”和昆剧的文化品位是有天然的距离。用昆曲讲廉政故事,创作的难度是很高的。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在舞台上看到,永昆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出色。这个文本的完成度很好,主创用了起承转合的经典创作方法,没有过多的人物和剧情的复杂,更符合戏曲的讲述规律,段落是戏曲化的,演员体现了表演的功力,这个戏是非常值得点赞和祝贺的。

  记者手记

  拥抱更多可能

  说句实在话,当看到这部戏的名字《监察御史徐定超》,我的内心是不太抱期望的。我担心这是一部用力过猛的“命题作文”,是一部“主题先行”的“任务剧”。

  当我赶到永嘉走进剧场,身边是永嘉周边乡镇乡亲在大声打着电话说:“我在上塘看戏呢。”这份热闹让我找到了一种久违的亲切。

  当我坐下来认真看戏的时候,这个戏渐渐吸引了我,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它并没有那么“磨人”,我亦没有原地坐牢、文化体力殆尽之感。

  它的舞台简洁写意,它的开场明暗变化明快。演员的表演神情丰富,细节饱满,有来有回。它的音乐明快,既有血脉觉醒的锣鼓声,也有恢弘的交响乐处理,更喜人的是,还有节奏明快的现代说唱“数板”,就像开了倍速的戏曲,令人精神一振。

  诚恳的还有台本,有古韵有今意,亦庄亦谐,没有令人出戏的违和感。剧中洗黑钱的老板吐槽一句“专为贪官”,赶紧撤回改为“专为当官”,小巧精妙。

  虽然故事是一个“爽文”,但我们不就喜欢这份“善恶分明”吗?

  诚然,它不是一部尽善尽美的作品,就我而言,在这部戏中,看到了一群人的真诚。剧场爱好者们能懂,这份热爱终究没有错付。还好,永昆拥抱了更多可能性,观众拥抱了更多可能性。

  走出剧场的时候,我非常开心,看到了一出好戏,我希望它能够更好。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永昆演绎“廉政戏”,背后还有纪委办案高手支招

  记者 尤豆豆 受访者供图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