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在行骗现场的“托” 警方供图
温州网讯 近日,家住龙湾的方阿姨攥着一袋密封药粉,向龙湾区公安分局永兴派出所民警诉苦。不久,一个在温州、台州、宁波等六地作案70余起的4人“药托”团伙被警方连根拔起。
流窜“药托”团伙落网
“今年8月中旬,我们在梳理警情和群众反馈时,发现一伙人在江浙菜市场流窜,专骗中老年女性。”永兴派出所一位民警介绍,该团伙作案手法隐蔽且规律,涉案次数多、金额大,不少像方阿姨这样的老人中招。
方阿姨回忆,事发当天她去菜市场买菜,路过药材摊时,见两人和摊主讨价还价,还夸“三七补身体,高血压喝了管用”。她只是多瞅了两眼,便掉进了骗局。
永兴派出所立即成立专项小组,一方面走访受害群众,记录诈骗细节;另一方面靠技术手段深挖线索、追踪行踪。此时,作案团伙已经转移至台州。
8月21日,10余名警力组成的抓捕小组直奔台州,很快就锁定了团伙居住的小区出租房。当晚7时实施了抓捕,黄某明、黄某兴、凌某、孟某4名嫌疑人落网,现场还查获了大量“三七”“天麻”和一些药粉、磨粉机、部分赃款等。
六步“套路”作案手法
经审讯,警方得知该团伙有一套“独特”的作案手法。从蹲点选目标到跑路,六步操作精准抓住中老年阿姨的心理弱点。
第一步是蹲点,团伙选城乡接合部菜市场显眼位置摆摊,分工明确:有人看摊,有人当“托”,有人观察人群找目标。
第二步为搭话,只要阿姨在摊前停留,两名“托”就凑上前套近乎:“这三七我买过,炖鸡给老伴喝特好”“我高血压喝天麻水就舒服,还比药店便宜”……
第三步藏着价格陷阱,当有人“上钩”问价时,摊主便会说“三七5块一克,天麻7块一克”,不少人算不清价格,实际上,优质天麻批发价为几百元一公斤。
第四步是磨粉“加料”,趁购买者分心,摊主偷偷加碎药粉。
第五步则是逼单,当购买者犹豫时,边上的“托”便会假装也要买,甚至说“你嫌多我分点”,随后主动付款。摊主则在一旁催促,购买者只好付钱,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
第六步是跑路,“托”会热情送阿姨到路口,实则拖延时间,让摊主收摊逃离,“托”自己也会找借口溜走。
“团伙短时间多次得手,关键是抓住了中老年女性的特点。”办案民警介绍。
4名嫌疑人均来自福建,黄某明是黄某兴的父亲,黄某兴因投资失败欠债,黄某明便拉同乡凌某、孟某行骗。他们认为江浙老人注重养生,专门设计骗局来此作案,赃款四人平分。
目前,4名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另外,警方正在全力追缴赃款,为受害人挽回损失。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药托”团伙专坑买菜阿姨 20天流窜6座城市,作案70余起
记者 叶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