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古代温州长什么样吗?城市怎么布局,边界在哪,又是如何防御和管理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流传下来的古地图里。
这些古地图不仅记录了山川河流、城池街道,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像是一本本用图画写成的历史书。它们有的是为编修地方志准备,有的是为向朝廷汇报工作所绘,有的则出于军事防御或海关贸易等实际需求。
本期,我们通过几张代表性的古地图,一起看看古代的温州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地图集
《历代地理指掌图》明刊本,书影来自日本公文书馆内阁文库官网。
北宋税安礼所作的《历代地理指掌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地图集。该图集初成于北宋政和年间,现存版本为南宋绍兴初年刊刻的增补本,其宋刻原本仅藏于日本东洋文库。
该图集中有一幅《宋朝升改废置州郡图》,反映了两宋之交全国州郡建置的变动情况。图中的温州位于两浙路南端,标注“应道”二字,图后附带的文字也写着“温州,政和七年应道军”。明弘治《温州府志》中“徽宗政和七年……宜升温州为应道军”的记载,与此图内容相互印证。真实反映了北宋政和七年(1117)温州因道士林灵素受徽宗重视而被升为应道军节度州的历史。
温州府志中最早的温州府地图
(明)汤日昭修 王光蕴纂《温州府志》,万历三十三年刊本,书影来自日本内阁文库官网。
明中期以后,各地府县修志之风盛行。在现存明万历《温州府志》和几种较早版本的县志中,出现了一些关于府境、县域,甚至府城、县城的方志地图。其中,万历《温州府志》所附的《温州府境图》,是现存温州府志中最早的温州府地图。
此图高22.2厘米、宽14.2厘米,采用传统方志绘图方式,清晰勾勒出当时温州府及所辖五县的大致范围,并标注了周边山川、海域,以及府县治所和卫所城池的位置。图中对府城内部的标注较为简略,仅标出了“温州府”“温州卫”和“永嘉县”三处街署。
这张《温州府境图》画出了当时府城的七座城门。根据万历《温州府志》记载,这七门分别为:“东曰镇海,俗石窟门。南曰瑞安,俗大南门。又曰永宁,俗小南门。二门?(páng)俱有水门。西南曰来福,俗三角门。西北曰迎恩,俗西郭门。又曰永清,俗麻行门。北曰拱辰,俗双门。”
古代唯一一张温州立体全域图
《浙江温州府海防营汛图》,温州博物馆藏。
在温州博物馆,藏着一幅特别的清代地图——《浙江温州府海防营汛图》。它由当时的海防同知郭钟岳亲手绘制,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张由前人留下的温州立体全域图。
《浙江温州府海防营汛图》为立轴状,长137厘米、宽64厘米,方位上北下南,完整呈现了温州地区的自然地貌与军事防御体系。内容涵盖温州府所辖海域和陆地部分,包括岛屿、港泊、洲渚、城池、山川等,还详细标出了营、汛、关、堡等军事驻点位置。
图的南北两端写有长篇题跋。图北有篆书写的“浙江温州府海防营汛图”字样。右侧是关于玉环厅的记述,“玉环厅孤悬海岛,界于温台之间。东西相距五十里,南北相距九十五里,东南四十里坎门……”。
左侧是郭钟岳自述的绘制缘由,“昨从友人处见《海防营汛图》假归细读,明如掌上罗纹。窃叹作此者之为有心人也。因篇幅太大,难置行箧中浕蹲,爰缩临一本……”。他还校正了原图中几处错误,“如温溪误作安溪,大渔误大洹,初从其旧,后则询诸土人,方知其误耳”。题跋中还有一句尤其引人深思,“我中华之守在四裔者,东则以日本为先矣。日本乃三韩古倭国,明季时扰浙边,今幸与中华辑睦,固无远虑,然安而不忘危,君子之心也”,流露出郭钟岳对海防安全的深切关注。
图南题跋则介绍了温州府治方位、距离省城里程、四至,所属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等五县的县界等。
专家认为,目前温州古代地图最常用的有明万历三十三年温州府境图、清乾隆二十七年温州府境全图、清光绪八年城池坊巷图、民国二十六年城厢街巷图,这些图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唯有这张《浙江温州府海防营汛图》最为完善。
瓯海关贸易报告中的温州府城图
《温州府城图》,南开大学图书馆藏。
《1877年瓯海关贸易报告》中附有一幅折页温州府城图,现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
此图为彩印单幅地图,图框约高45厘米、宽60厘米,方位上北下南,采用平面与立面相结合的画法,生动再现了1877年温州开港初期的城市风貌。
此图绘制精细、内容详实。山形以皴笔勾勒,城门、牌坊、衙署、祠庙及树木等以立体形象呈现,街巷、水道和桥梁则多以平面或符号表示,并标注“屋”“行”“店”“田”等功能性地物。图中不仅突出标注了多处衙署和祠庙(以黑线红框醒目标识),还特别记录了反映开埠历史的西式建筑与机构,如瓯海关、大英公所、大英租界、大英圣人耶稣教堂、美益洋行等。
图中的温州府城水网密布、河街交织。在《1877年瓯海关贸易报告》中,帮办代理税务司马吉指出:“多数情况下商人借水路就可从郊区运来商品挨家挨户进行买卖。”
清温处厘盐总局曁各分局地势全图
《清温处厘盐总局曁各分局地势全图》,瓯海博物馆藏。
2018年,瓯海博物馆征集到了4件(组)温州古代地图,分别是《清温州府海防图》、《清温处厘盐总局曁各分局地势全图》、《清温州府城营防图》和《清温州府海口图》。其中《清温处厘盐总局曁各分局地势全图》的研究价值最受专家推崇。
《清温处厘盐总局曁各分局地势全图》纵长161厘米、横宽38.5厘米,描绘了晚清时期温州一带盐务与厘税机构的布局及其自然与军事地理环。
地图所覆盖的范围东以大海、西以处州府青田县、北以台州府黄岩县、南以福建福宁府为界。不仅清晰勾勒出山脉起伏、河流走向等自然地貌,还详细标识了城墙、炮台的分布以及设厘金关卡。
图后所附长达数千字的说明文字,详述了各分局的人员构成、税收额度、主要征稽货类,“局设温州府城南门内府学街租赁民房。每年约收货厘八万余千,盐厘三万余千,茶厘一万余两,并带收洋广各货捐。专收轮船往来货物,以洋布洋药为大宗,其余铁条、白蜡、药材等货……”。款识所示“谨将卑局及各分局绘图附说恭呈宪鉴”,表示该地图的绘制是为下级向上级进行汇报所用。
来源:温州大典
原标题:古地图里的温州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