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查33次变一季度1次 看温州涉企检查如何“瘦身”

温州晚报2025-08-12 08:45

  瓯海区涉企联合检查现场

  鹿城区实施亮码检查工作

  瓯海区执法助企服务加油站

  温州网讯 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等“烦企扰民”现象曾经困扰着不少企业。今年市两会期间,科技界别组的一份提案将视线聚焦在了这一难题上,提案呼吁优化涉企检查,助力企业减负增效。

  “如今几家单位联合上门,一次性把问题查清、解决,效率高,也不会打扰公司正常运营。”温州金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先生这样感叹,近段时间,他切身感受到了涉企检查发生的变化。

  从月月迎检到一次查清 

  一份提案聚焦涉企检查变革

  作为永嘉县高技能人才联谊会会长,这份提案的执笔人金建成委员对此深有感触。金建成告诉记者,由于工作的原因,自己经常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企业负责人。“公司一个月要面临好几次检查,今天查消防、明天查污水……”一次,一家服装制造企业的负责人跟他诉苦,“为了迎检,公司不仅专门安排人员接待,还要准备成套台账、汇报总结材料。一听要来检查,我都直打哆嗦。”

  如何破解“谁来查、查什么、怎么查”这个问题?金建成在提案中建议,整合检查资源,实行多部门联合检查,制订详细的联合检查计划,合理确定检查频次和范围,并在开展检查前汇总形成统一的检查清单和标准,一次性告知企业。

  同时,他还建议建立检查预约与公示制度,各部门在计划开展检查时提前在平台上进行预登记,说明检查的时间、内容、依据以及检查人员等信息,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分级管理,制定差异化的检查策略。

  这份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25年7月10日,温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傅智超召开提案面商会,与部门、委员协商优化涉企检查助力企业减负增效事宜。目前,温州已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升监管效能。

  一部门一年检查33次

  联合检查三月仅需迎检1次

  位于洞头区的温州金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洞头重点企业,该公司被32家部门纳入监管对象库之中。

  公司负责人黄先生告诉记者,2020年至2022年期间,高新技术材料行业的标准变动频繁,导致各个部门入企检查变多,公司要面临不同部门的检查,每个月至少3次。“标准变了以后,查出来的问题比较多,整改时间又紧张,搞得我们整改压力非常大。”他说。

  2024年5月以来,洞头区聚焦被动式涉企检查,建立执法检查预告机制,构建了“涉企检查预告+亮码检查通行”体系。洞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入企检查3个工作日前,执法人员会通过平台推送、上门告知、发送短信等方式发放检查通知书,明确检查时间、事项等内容,同时也提供合规指导、引导自查自纠等增值化服务。“完成检查后,牵头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制发‘体检报告’,内容包含检查结果、整改方式、咨询方式等,引导企业自查自纠,减少潜在隐患。”

  “以前,光是应急部门一年就要上门检查33次,现在检查次数大大减少,几个部门联合上门检查后,今年一季度只上门检查1次了。”黄先生说,“现在还会提前发放检查通知书,给我们提供了自查条件和线上指导服务,帮助整改安全隐患,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执法的‘人情味’。”

  据悉,2024年全市共开展“综合查一次”8.48万次,减少企业行政检查干扰4.7万次,跨部门“综合查一次”实施率达62.2%。今年以来,年度检查事项相较于2024年减少426项,同比减少11.5%,随意无序多头过头检查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执法服务“跑”在检查前

  3510个企业难题得到解决

  怎样减少企业行政检查干扰?很多功夫要下在检查之前。

  “燃气配套时间紧、环节多,真怕赶不上开业。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今年上半年,温州乐园水世界及度假酒店项目临近开业,项目负责人程女士却犯了难。据她介绍,开业时间接近,项目的燃气配套工程工期紧张,需从90天压缩至60天,但多部门审批协调难,传统验收程序耗时长,这让她一度陷入焦虑。

  关键时刻,程女士想到了瓯海区执法助企服务加油站,她向“加油站”预约了燃气配套专项执法服务。企业“点单”,执法人员上门“送服务”,瓯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温州市燃气集团组建专项服务小组,在施工阶段快速优化方案,一举抢回工期30天。针对道路开挖、特种设备检测等跨部门审批难题,“加油站”联动多部门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大幅压缩了审批时限,让执法服务跑在了企业需求前面。

  为了实现执法服务与企业需求的双向互动,温州发布了《温州市执法助企服务加油站工作指引(试行)》,依托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商会等既有平台,将“有事必应的有感服务,无处不在的无感监管”理念融入执法工作各个环节。目前,全市已建成投用32个执法助企服务加油站,为企业解决了3510个“家门口的急难问题”,以服务的方式减少了行政检查。

  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为企业减负;最大限度推动部门间计划协同和任务联动,从源头上减少入企检查数量和频次,做到“非必要不计划、无计划不检查”;在跨部门“综合查”的基础上,推动实现部门、层级、领域“三维协同”,确保全年“综合查一次”实施率60%以上,现场检查100%亮码。同时,大力推广远程监管、移动监管、线上监管等非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大幅减少;探索对企业进行差异化监管、精准化治理,持续推进预防式综合监管和打造执法服务并重模式。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一年查33次变一季度1次

  看温州涉企检查如何“瘦身”

  记者:张琼冉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