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温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创业初期我在温州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如今以我的故事为原型的电影《笔锋破晓》已完成备案,即将启动拍摄,温州是主要取景地。”近日,来自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叶根友打进新闻热线分享这份喜悦。
拍摄初衷是为传递新时代温州人精神
在国家电影局官网的备案公示查询结果上记者看到,《笔锋破晓》已获同意拍摄备案,备案单位为苏州市家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备案立项号为:影剧备字〔2025〕1166号。
公示资料显示,《笔锋破晓》编剧为范丛柏。故事概况为:叶根友自幼受父亲熏陶,痴迷书法。16岁因家境贫寒辍学进城,十年间辗转31份职业,纵使历经千般苦,却从未放下对书法的热爱。凭借这份执着,他打破命运枷锁,从农家子弟逆袭成为知名书法家。
叶根友,1977年出生。家中有两个姐姐,母亲务农,父亲是木工。
叶根友说,受电视剧《出人头地》影响,16岁的他怀揣出人头地的梦想,瞒着父母独自离家闯荡。19岁那年,他来到温州,“当时我身无分文,只能流浪,在我最无助时,是3名热心的温州市民给了我40元钱,给我带来了‘生命曙光’。”2014年事业有成的他,还曾向本报求助,希望寻找当年帮助过他的这3名好心人,想要对他们表达谢意。
“在温州我打过工,流过浪,也创过业,最终找到了书法这个属于自己的赛道。”叶根友说,拍摄电影的初衷是向大家传递拼搏、坚持的正能量,并传递新时代温州人精神。
有太多孤独的日子靠写字熬了过来
“小时候过年前,父亲会自己写对联,我看他用毛笔写字,觉得新奇有趣,也拿笔跟着学,这是我对书法最初的印象。”叶根友说,初来温州,他在中山公园附近流浪,一有空就到公园里看老人写字。后来打工赚了点钱,就去书店买毛笔和字帖。“走在温州街头,我经常能看到林剑丹老师书写的广告招牌。只要看到中意的字体,我便会停下来,用手指在手心写几遍,把它记住。回到家里,再用毛笔在报纸上练,一天两三个小时,很少间断。”
“有太多孤独的日子,我靠写字熬了过去。”叶根友说,书法是他创业过程中心中的一片净土,让他受益良多。比如在永嘉上塘一家饭店做厨师时,练习“连笔空心字”成了打工之余让他最快乐的事;北京申奥成功那年,他两手同时书写“奥运强国”书法作品刊登在报纸上;从两笔同书到“三笔同书”(左右手各拿一支毛笔,嘴里再咬一支),再到“五笔同书”(用双手拇指、食指和小指、无名指各夹两支笔,嘴里衔一支),这个绝活多次被媒体报道;2002年10月1日以连续17小时13分钟4秒书写7659个“连笔空心字”,创下了中国电视吉尼斯纪录。
如今叶根友毛笔行书和刀锋黑草、行书繁体、蚕燕隶书等字体备受推崇。有纸媒选用他的书法题字,还有地铁站名采用他的字体,尤其是叶根友刀锋黑草书法字体“梦”还被选为中国梦宣传画指定字体。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从农家子弟逆袭成为书法家 “他的故事”将被搬上大银幕
电影《笔锋破晓》已完成备案,即将启动拍摄,温州是主要取景地
记者:蒋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