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每天在山路负重前行 只为村民能喝上“放心水”

温州日报2025-07-31 08:54

  滕阿锋(前)和陈真肩扛手提,带着净水材料前往供水站,大汗淋漓。 刘伟 摄

  温州网讯 7月的一天,天气多云,户外温度35℃。没有火辣辣的太阳,可是永嘉农饮水单村运维人员滕阿锋和陈真却大汗淋漓。作为山区农饮水的取水工人,他们每天要翻山越岭,取水化验、巡查维修,还要将上百斤的制水药剂肩扛手提,一步一个脚印地背上供水站,每个月要走70座山区供水站。无论酷暑还是寒冬,他们工服的后背总是湿透一片。

  滕阿锋和陈真是市公用集团永嘉水务的取水工,也是一对“老带新”的搭档。师傅滕阿锋入职10多年,跑遍永嘉山村大大小小的供水站,徒弟陈真2022年考入楠溪自来水公司,跟着滕师傅满山遍野跑了两年多,从生涩的小年轻蜕变成一名熟练工。

  这天,师徒俩要取水的供水站位于永嘉县沙头镇泰石村,设计供水规模490m^3/d(立方米每天),供水人口约2600人。供水站在村西的山坡上,七八分钟的上山路,水泥砌的,对于常年翻山越岭的滕阿锋和陈真来讲,这是最好走的一个供水站。可是如果肩上扛着50斤的次氯酸钠,手上再提着满满一桶柠檬酸,这样负重一趟下来,豆大的汗珠从额头到脖颈,再到手臂、后背,全身又湿透了。

  “这些药剂是供水站日常必需的材料。”滕阿锋说,供水站日常使用的次氯酸钠、柠檬酸和氢氧化钠,主要用途是清洗净水设备。而他俩每到一个供水站,除了取水化验外,还要检查或维修净水设备,使其保持正常运行。“像泰石供水站这样日产100m^3以上的供水站,我们每周都要来取水化验。”滕阿锋顺着梯子爬上取水口,舀水取样并现场对水样的余氯、PH值、浊度进行检测,稍后,他俩要将水样送至最近的水质检测实验室做进一步的水质检测。

  “我们两人主要负责维护沙头镇、南城街道、三江街道的农饮水供水安全,每月要走70座山区供水站。”滕阿锋说,农饮水的供水站大多依山而建,山路十八弯,尤其是黄泥路遇上阴雨天,脚下稍不留神就会摔倒扭伤。他还说:“山窝窝里的供水站,上个月去了,这个月再去时杂草已经把路都淹没了,我们只能带着镰刀一边割草,一边往山上走,还要时刻提防脚下的蛇虫。”

  从师徒的口中记者还得知,夏天的热,在他们眼里算是“火上浇油”,因为一年到头,他们的后背都是湿透的,皮肤上会结出一层白盐。但这份艰辛的背后,是温州公用“好水到家”改革“小切口、大撬动”的实践,是让广大山村居民从“放心水”中喝出“幸福味”的初心。

  记者了解到,市公用集团水务板块共统管运营单村水站1362座,服务58.9万人。其中,计划对725座单村水站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现已完成695座,累计完成管网延伸建设约49.6公里,覆盖单村水站32座,近46.92万偏远地区群众饮用水得到保障,并在苍南试点建设农饮水智慧管控平台,实现了让村民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用好水”的历史性转变。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山路十八弯,他们每天都在负重前行

  只为“放心水”能滋润村民心田

  记者:夏婕妤 通讯员 张天杨 朱超 邹嘉铭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