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游泳热背后的安全密码

温州晚报2025-07-15 08:19

防溺水巡逻队伍。岩头镇应急消防管理站供图

救生机器人。岩头镇应急消防管理站供图

救生装备免费使用。李立/摄

  温州网讯 夏日炎炎,滚滚热浪将市民“逼”向清凉的水域。素有“天下第一水”美誉的楠溪江,成了很多人避暑纳凉的首选之地。昨日,记者走访了永嘉岩头镇狮子岩、沙头镇香樟花园等热门游泳区域,实地探访暑期游泳热背后的安全管理现状。

  网格化巡逻守江堤

  下午3时,岩头镇狮子岩景区的江岸边已陆续聚集了不少游客,阳光洒在碧绿的江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水深危险,请注意安全!”记者刚走到江边,就听到巡逻员的喊话声。岸边,3位穿着统一马甲的安全巡逻员正沿着江岸巡逻,他们手中的扩音喇叭里不断传出安全提醒。这些巡逻员来自岩头镇组建的25人防溺水巡逻队伍,除了狮子岩,烘头村月牙滩、溪南村溪南坳等15个危险区域,都是他们的重点守护范围。

  正在巡逻的周师傅是本村的村民,他告诉记者,进入暑期后,巡逻队的工作强度比平时增加了不少。“我们周一到周五每天从12时巡逻到19时,周末人更多,巡逻时间还会延长。每天15时到17时是游泳高峰,必须在危险区域蹲点值守,一点都不能松懈。”陈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高温天气里,江岸边的温度常常超过35℃,一天巡逻下来,救生衣里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是常有的事,但只要能保障大家的安全,再累也值得。

  巡逻中,周师傅和同事们不仅要关注江面情况,还要留意岸边的动态。“前几天我巡逻的时候,看到一位家长坐在遮阳伞下低头玩手机,离他不远的江里有三个小孩在游泳,最大的看起来也就七八岁,最小的可能才五六岁,而且都没带救生设备。”周师傅回忆道,当时他心里一紧,赶紧跑过去提醒那位家长:“您好!麻烦多照看一下孩子,江里有暗流,小孩子单独在水里太危险了!”

  “这样的情况其实不少见,有些家长安全意识不够,总觉得孩子在浅水区没事,自己就分心做别的事了。”周师傅无奈地说,“我们只能一遍遍提醒,遇到家长疏忽的情况,就多留意那片区域,生怕出意外。”

  岸边每隔几十米就设有应急救生点,上面整齐摆放着警示牌、救生竿、救生圈、安全绳——这是岩头镇为15处隐患点配备的“四个一”救生装备。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防护的精准度和效率,岩头镇还创新采用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狮子岩等重点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明确专人负责,确保责任到人。这样一来,巡逻员对自己负责区域的水域情况更加熟悉,遇到突发状况时也能更快反应、及时处置。

  救生机器人护安全

  除了人工巡逻,科技手段也为安全防护添砖加瓦。岩头镇政府在去年年底专门购置了一台救生机器人,外形类似大号U形救生圈,放置在狮子岩景区的应急站点。“这玩意儿操作很方便,通过遥控器就能控制,类似遥控车,最高速度超过6.8米每秒,比普通人游泳快得多,而且能拖动350千克的重量。”岩头镇应急消防管理站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机器人里面有无线收发器、定位系统等,用于实现遥控功能和定位追踪。部分救生圈内置GPS/北斗双定位系统,便于追踪和定位落水者位置。救生圈两侧通常配备有高穿透性信号警示灯,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中也可轻松定位救生圈位置。

  此外,岩头镇在青龙湖、渡头等危险区域安装了3个云监控,实时监测水域情况。“通过监控发现有人靠近危险区,我们会立刻通知附近巡逻员去劝阻。”岩头镇应急消防管理站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全县还在重点水域增设了更多高清摄像头,形成了一张“空中防护网”。

  据岩头镇统计,进入7月以来,狮子岩日均接待游泳者超过1000人,周末更是突破2000人。为应对庞大的客流,景区用浮标标出了明确的游泳区,深水区还设置了浮球隔离栏,严禁游客进入桥墩附近、弯道暗流区等危险水域,岸边投放400个“跟屁虫”等系列救生设备,随时供游客取用。

  轮流值守无死角

  从狮子岩沿楠溪江下行约10公里,便来到沙头镇香樟花园。这里因岸边连片的香樟树形成天然遮阳伞,成为亲子家庭的避暑首选。

  花园内的水上乐园区格外热闹:孩子们戴着彩色臂圈在气垫床上扑腾,家长们或陪着孩子戏水,或坐在岸边看护,几乎所有人都佩戴了“跟屁虫”等救生装备。“刚进园就看到安全员坐在岸边,还提醒必须带救生设备,我们特意领了‘跟屁虫’才让孩子下水。”来自温州市区的游客王女士说,岸边设有两处免费领取点,工作人员会仔细教大家正确的使用方法,让人觉得很贴心。

  再往里走到了江边,孩子们在划定的浅水区内戴着泳圈玩耍。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醒目的安全警示牌,时刻提醒人们注意安全,身着橙色救生衣的安全员们穿梭其中。喇叭架设在高处,“温馨提示,游客朋友们这里水深很危险”“您已靠近危险水域请勿涉水嬉戏。”

  江面上,一道醒目的拦网将水域划分成两部分:近岸一侧水深不足1.2米,是专为游客游泳设置的安全区;另一侧则标注着“水流湍急,禁止入内”。拦网旁的浮标上挂着反光条,即使傍晚光线变暗也能清晰识别。

  李师傅是香樟花园的一位安全员,他们实行轮班制,每次有10人轮值,周一至周五从8:30值守到18:30,周末则提前至8:00上岗。“单是游泳区域我们分了多个驻点,江的东西两端各站一人,中间还有人来回巡逻,确保无死角。”他指着江对岸的水上岗亭说,那里也配备了救生圈、跟屁虫等救生用具,“暑假到现在,没出过一起安全事件,最多就是提醒几个想跨过拦网的游客。”

  全域防控宣传防溺水

  在防溺水宣传方面,今年以来,岩头镇在楠溪江水域沿线重点村社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活动32次;与各中小学联合开展“防溺水”主题班会20次;线上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积极转发防溺水相关信息等方式集中宣传20次;在楠溪江水域沿线村居粘贴“防溺水”安全知识警示牌、横幅80余条;在重点路段、公共场所设立大型防溺水公益广告海报3处,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不断提升辖区群众防溺水安全意识。6月份以来辖区内未发生溺亡事故,这得益于完善的防护体系。“但我们不敢有丝毫松懈,溺水事故往往发生在一瞬间,任何环节都不能马虎。”岩头镇应急消防管理站相关工作人员还透露,接下来镇里还将增加巡逻人员,要求救援人员持证上岗等等。

  傍晚时分,楠溪江的暑气渐渐消退,游泳的游客陆续上岸,但巡逻员们仍在坚守岗位,仔细检查着岸边的救生设备。夕阳下,他们的身影与楠溪江的美景融为一体,成为一道守护安全的独特风景线。

  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和游客,楠溪江的清凉虽好,但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游泳时请务必遵守各项规定,远离危险区域,做好防护措施,让楠溪江的夏日时光,只留清凉,不留遗憾。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

  高温天气,清凉水域成了避暑纳凉首选,也给“防溺水”敲响警钟

  楠溪江游泳热背后的安全密码

  记者 王特 李立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