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送出8000杯 酷暑送伏茶传递清凉

温州晚报2025-07-10 09:51

  温州网讯 连日来,温州市区29个BRT站点,一抹抹跃动的红色身影与袅袅升腾的茶香,正续写着与盛夏的第八年约定。从晨光熹微到华灯初上,慈善义工们接力熬煮、运输、派送,日均8000杯伏茶穿越热浪,不仅为街头巷尾的行人驱散暑气,更以脉脉温情注解着“大爱温州”的城市品格。

  今年,是温州慈善义工酷暑送伏茶活动走过的第八个年头,也是红日亭义工队、三乐亭义工队、旭日亭义工队、复兴亭义工队、彩虹义工队、厨师义工队、“快速先锋”志愿者服务队等14支义工队伍,在酷暑第一线坚守的第八年。

  凌晨炉火与站台茶香

  凌晨三点,当整座城市还在沉睡,红日亭、三乐亭、复兴亭、旭日亭等义工队的炉火已悄然燃起。孙兰香熟练地将金银花、薄荷等20味中草药按比例配齐下锅,今年,她特意新增了3味暖胃药材。“解暑不能伤了脾胃,这方子虽然是老辈传下来的,但也得跟着大家的需求改。”她一边搅动着锅中的药材,一边说道。

  天刚微亮,彩虹义工队的队员们已驾驶着装满茶桶的车辆,穿梭在城市的街巷中。“平均每天要送出8000杯左右的伏茶,每个站台每天都需要两三桶。”彩虹义工队负责人许育满一边给候车的市民递茶,一边指挥队员补充纸杯,他红色马甲后背的汗渍早已洇成深色。“解放街口站点最忙,日均要补七八百杯。快递小哥和环卫工人赶时间,我们得盯着茶桶,确保一直有茶。”

  这条从熬制到派送的爱心链条,由14支义工队无缝衔接:亭舍负责古法熬煮,各义工队承担后续运输、分发、补充水杯等工作,共同构建起一条完整的爱心链条。快速公交的驾驶员们也积极投入到保障供应、茶点维修的工作中,他们全程参与,并负责整条伏茶的运输工作,确保哪里有需要,伏茶就能及时送达。

  “我们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把卫生做好,这样大家喝着才安心、放心。”除了保证伏茶的供应量,志愿团队在卫生与持续性保障上也下足了猛功夫。每日早上出茶前与晚上收茶后,茶桶必定用沸水烫洗消毒。“卫生是底线,要让大家喝得安心。”与爱心团队联手的温州快速公交负责人的话,道出了所有参与者的共识。

  五旬坚守与青春接力

  “这是温州慈善义工酷暑送伏茶活动的第八年了!”许育满的话语中充满骄傲,这骄傲里,藏着义工队伍的成长轨迹。八年前,送伏茶还只是少数义工队伍的自发行动;如今,从红日亭等义工队调配药材比例熬煮伏茶,到彩虹义工队等运输分发,14支队伍构成的公益网络已覆盖全城BRT干线29个站点。

  十余年来,孙兰香见证着伏茶从街坊邻里间的“共享凉茶”,一步步变成城市文明的“流动名片”。“以前用煤炉煮,现在有了电灶,但凌晨三点起锅的规矩没变。”更让她欣慰的是,近年来有了更多三四十岁的壮年加入,“他们力气大,搬茶桶、洗杯子都抢着干。年轻人来了,这茶就能一直煮下去。”

  在各个站点,刚放暑假的中小学生也加入服务队伍中。孩子们脸上的汗珠与认真的神情,映照着公益精神的代际传递,让这份爱心在时光的流转中不断延续。

  一杯伏茶与城市温度

  “每天买完菜等公交时,都能喝上一杯伏茶,这已经成了我夏天的习惯。”在BRT站台,满头银发的张奶奶捧着伏茶,笑着说道,“喝下去不仅身体凉快,心里也暖暖的。”对她而言,这杯茶早已不是简单的解暑饮品,而是盛夏里的“老相识”。在解放街口,快递员小王三口喝完一杯,又拿起瓶子灌了满满一瓶:“跑单时喝上两口,嗓子不冒烟,心里也不燥了。”

  伏茶的配方里,藏着温州人的生活智慧:20味中草药既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又兼顾暖胃护脾,恰如这座城市的性格——热烈而不失温情。从户外劳动者到寻常百姓,一杯杯伏茶串联起守望相助的日常,让高温下的市井烟火,有了更温暖的底色。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日均送出8000杯 酷暑送伏茶传递清凉

  记者 金周建 实习生 邓昕旻 胡凤婷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