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徐珊
左二为徐珊
温州网讯 “这个星期,发现我可能是温州人。”昨天,记者联系上来华寻亲的女子徐珊时,她仍在杭州,对受台风影响未能来温寻亲表示遗憾。此前,被美国夫妻收养的她来到浙江,希望找到亲生父母,引发广泛关注。
基因检测显示她可能是温州人
徐珊从美国来浙江寻亲已有近一个月时间。此前,她一直在杭州寻找亲生父母,其间有人跟她做了DNA匹配,未匹配成功。“在到杭州的这段时间,我做了一次‘23魔方’基因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我的基因关系在浙江共有41个,其中温州最多,有14个,宁波、杭州都是6个。也就是说,我虽然可能出生在杭州,但亲生父母跟温州可能也有很大联系,甚至可能我是温州人。”
依据该检测结果,徐珊计划7月8日到温州寻亲。来到上海虹桥高铁站,她才得知,到温州的高铁因为台风停运了。“因为工作的原因,过几天我就要回美国了,希望下次能到温州,听说温州很漂亮,我很想去看雁荡山。”
出生后3周在杭州拱宸桥被发现,身上有张纸条
徐珊在小红书APP有一个账号,账号是来浙江寻亲前注册的,里面发布了6篇文章,记录了她此次来浙江寻亲的经历,第一篇文章的发布时间为2025年6月16日。
在第一篇文章中,徐珊这样写着:“我刚下载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为了找我的生母、生父。我1994年1月26日出生,3个星期后在杭州的拱宸桥被发现送到福利院,进而被一对夫妻领养,在远方长大成人。为了与原生家庭的文化建立连接,我在学生时代开始学中文,认同自己的文化,但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够认识我的生母生父,跟我的原生家庭的亲戚团圆……”
该文章中还附有3张配图,一张为徐珊小时候的照片,一张是她被发现时身边遗留的纸条,最后一张是现在的照片。徐珊说,自己的名字中,“徐”是当年福利院领养的孩子统一取的姓,“珊”是当年福利院照顾她的人取的。
徐珊说:“我从养父母那里得知,我被发现时身上有亲生父母写的纸条,内容是‘此孩生于一九九四年元月二十六日(农历一九九三年腊月十五)晚10点30分。扶(抚)育之恩,感谢不尽’。”
过完30岁生日,她下定决心赶紧去寻找
“我爱你们,非常想知道你们,跟你们在一起,我每天都会想你们。我没有生气,我不怪你们,我想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采访中,徐珊说了这句话,希望亲生父母能看到。
徐珊说,收养她的是一对美国夫妇,美国妈妈今年76岁,爸爸70岁。他们非常有爱心,也很实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领养的。“小时候每个周六,父母都会送我去‘蟋蟀学堂’学中国文化以及中文,小时候妈妈就支持我给亲生父母写信,但那时候我不太懂这些,这些信也寄不回中国,因为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住在哪里。”
被养父母带回美国后,徐珊一共回了中国4次。2011年,她萌生了寻找亲生父母的想法,当时她17岁,到北京一所高中读书。“那时人们常常问我是哪里人,这让我开始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
过完30岁生日后,徐珊寻找亲生父母的想法变得更加强烈:“我突然发现,如果一辈子不找亲生父母,一定会后悔。时间过得很快,我已经30岁了,亲生父母年纪更大了,30岁这个年龄对我来说意义很大,我下决心赶紧去寻找……”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
出生3周后在杭州拱宸桥被发现,基因检测显示其在温州的基因关系最多
31岁女子从美国来浙江寻亲
“我爱你们,我不怪你们,我想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
记者 蒋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