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孩子几点睡?问卷350个家庭,超半数青少年睡眠时间不达标

温度新闻客户端2025-05-19 09:26

  温州网讯 “该睡觉了!”“我作业还差一点点。”这几乎是每天晚上10点左右林女士与儿子的固定对话。小林今年初二,每天作业都要写到这个点,洗漱、上床睡觉已经11点了。第二天7点左右起床。林女士说:“他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8小时,很怕他长不高!”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近日,温州晚报针对孩子睡眠问题,向350个家庭发放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青少年在21:00~22:00间入睡,31.71%的孩子晚于22:00,而周末近半数孩子睡眠时间进一步推迟。  

  睡眠不足已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隐形杀手”。为何孩子们越睡越晚?家庭、学校又该如何破局?  

  数据直击

  超半数孩子睡眠没达标

  此次调查问卷,涉及350名学生,以初中生、小学生为主,占比96.39%,均为有效问卷。数据调查显示,上学日期间,仅0.57%的学生能在20:00前入睡,53.71%集中在21:00~22:00,另有31.71%的学生晚于22:00。周末情况更严峻:44.57%的孩子比平时晚睡0.5~1小时,8%晚睡1~2小时。与此对应,51.43%的孩子每日睡眠时长为8~9小时,16.86%超过9小时,但仍有2.86%不足6小时。

  孩子每日睡眠时间

  孩子每日睡眠时长

  而根据教育部2021年发布的“睡眠令”: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显然大部分学生的睡眠时间没有达标。  

  睡眠不足的代价显而易见。86.57%的家长认为其影响身高发育,78.29%担心免疫力下降,80.57%指出注意力不集中问题,60.86%观察到孩子情绪烦躁。医学专家指出,70%~80%的生长激素在深度睡眠中分泌,长期睡眠不足的孩子年生长速率可能会降低,身高普遍低于遗传潜力,此外还会带来肥胖、激素紊乱、记忆力衰退,甚至诱发焦虑情绪。

  课业压力、电子诱惑

  晚睡背后有多个“睡眠小偷”  

  调查中,54.57%的家长将晚睡归因于“孩子自身拖延习惯”,但深究背后,课业负担仍是核心矛盾。22.86%的受访者直言“作业未完成或参加课外班”,21.43%认为“课业负担重”。“我家孩子每晚几乎被作业‘绑架’。”小优今年五年级,每天放学便去托班,回到家9点开始练舞蹈,洗漱躺床上基本快10点了,睡前还要看一会儿课外读物,真正入睡是10点之后的事情了。而到了周末时间,小优更加忙碌,周六上午舞蹈课、钢琴课,下午英语课,学完回家写作业;周日早上羽毛球,下午数学。即使是这样,小优的妈妈还认为孩子的课业不算重,他们班有个孩子,周末排了9节课。“学习就是不进则退,大家都在卷,不卷不行。”类似情况在初中生群体中更为普遍。初二学生家长王先生提到:“孩子自发组建的学习群里,半夜12点还有人在问题目的。”有16年教龄的陈老师透露:“‘双减’后,学生们学校书面作业减少,但隐性任务增加,比如手抄报、手工作业、实践报告,反而更耗时间。”同时她也坦言,家长们内卷思维不变,孩子们很难早睡。  

  电子产品也是晚睡的诱因。21.43%的家庭提到“使用电子产品”影响入睡。“课业压力大,好不容易拿到手机,就总想多打一会儿游戏,一眨眼就过了11点。”小王是市区重点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他承认手机对睡眠影响极大。此外,25.14%的家长反思“家庭作息不规律”。姜爸爸惭愧地说:“我常加班到半夜,孩子也跟着晚睡,家庭氛围很难安静下来。” 龙湾区桃花岛中学校长甘泽疆也指出,初中要求8点到校,事实上因着家长上班早的关系,不少孩子都被迫提前到校,“有些学生7点就到教室趴着补觉。” 

  作业限时未完成不用做

  学校提升学生睡眠的办法

  “我们要求作业‘限时’完成,晚上十点半未完成可直接申请不做,只需家长直接跟班主任沟通。”甘泽疆介绍,学校也很关注学生的睡眠问题,早早就做了作业规定。另外,该校注重午休,老师与学生一同午休,营造午休氛围。“我们已经与区教育局沟通,早日引入可平躺午休椅,让孩子从‘趴着睡’升级为‘躺着睡’。”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一贯重视学生睡眠问题。校长朱乾沈提到,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睡眠伴我成长”主题活动,通过举行睡眠知识专家讲座,为家长和学生普及睡眠与学习效率、身体发育的紧密联系。此外,在午休安排方面,以“自主选择、弹性安排”为原则,倡导学生根据个体需求灵活休息,不强制统一入睡。“学校还会定期通过家长课堂和家访,引导家长科学规划孩子作息,如限制晚间电子设备使用时间、营造安静卧室环境等。”朱乾沈说,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家校协同,让优质睡眠成为孩子成长的基石。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

  供稿:温州晚报

  原标题:您家孩子几点睡?问卷350个家庭,超半数青少年睡眠时间不达标

  记者 傅芳芳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