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近段时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震荡。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者的避险需求增加,稳健理财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无论是定期存款、货币基金,还是银行理财、债券基金,在当前金融市场下,随着利率走低以及债市波动,在收益与安全性上拉开差距。不同产品在收益、风险、流动性等方面各有其特点,适合不同风险偏好和资金需求的投资者。因此,银行理财逐渐成为资产配置的“优等生”。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银行理财投资者数量已达1.25亿,个人投资者占比98.7%,理财产品为投资者创造收益7099亿元,平均收益率2.65%。
据银行人士介绍,投资者心理预期发生显著变化,是因为当前逆周期调节持续加强,市场降准降息落地。随着存款降息进程的不断推进,存款资金开始“搬家”,回流银行理财市场。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银行理财市场存续产品总量为41447款,最新存续规模突破30万亿关口,总计已达30.41万亿元。
此外,当前全球经济和政策环境均呈现较大不确定性,投资者避险需求激增,使得部分资金涌入银行理财以寻求避险机会。
收益率 银行理财超越存款与货币基金
虽然市面上的资管品类五花八门,但债券、信托这些不是有门槛,就是风险高,普通人能选的稳健理财方式,主要还是定期存款、银行理财、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
如目前,我市国有大行的3年期定存利率为1.90%,不少股份制银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大多为2.10%。
货币基金以低风险和高流动性著称,收益在1%-2%之间,适合日常的零钱管理。如建行推出“速盈”零钱投资理财。该产品具有低风险、低门槛的优势,对接产品R1低风险,1分起购,申购赎回均为0费率,日常零钱都可转入,当日最高快速赎回额度1万元。5月14日,记者查询建行手机银行,该款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为1.3590%。
债券基金收益潜力较高,但中风险,受利率和信用风险影响,短期可能亏损,适合追求较高收益且能承受波动的投资者。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银行理财产品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为2.11%,在中低风险固收类产品中,高于年化收益率1.46%的货币基金,更优于年化收益率为-0.55%的债券型基金。
整体来看,银行理财在收益和安全方面介于债券基金与定期存款之间,对于在收益和流动性上有一定追求的稳健投资者而言,银行理财是一个均衡的中间选项。
波动率、流动性 银行理财灵活期限设计更稳健
在如今不确定性的市场里,投资者对波动率的敏感度拉满。因为波动率直接关系到收益的稳不稳定。据了解,债市是影响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银行理财三大投资产品的核心要素。
2025年初债市调整,债券基金的业绩也受到影响。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年化收益率为-0.55%,今年以来最大回撤达到0.79%。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出现波动,但整体表现优于债基,今年以来的最大回撤在0.15%,表现更为稳健。
此外,银行理财产品在流动性管理上较为灵活,投资者可根据自己使用资金的不同需求,在1天、7天、14天、30天、90天、180天、365天等不同投资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中灵活选择。
如招行、工行、浦发银行、温州银行等多家银行推出不同投资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如浦发银行在其手机银行推出多款不同投资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最短为实时到账产品,如浦发“灵活+”,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1.459%,30万元消费支付快赎额度。6个月以上期限理财产品包括悦丰利增盈140号(35个月),年化业绩比较基准为2.7%—3.2%,1元起购,持有1056天自动到期。
业内人士建议,面对资本市场的跌宕起伏,投资者需要保持冷静,以长期视角应对短期波动。同时,减少短期频繁申赎,坚持中长期投资理念,以避免因短期频繁操作而导致的交易损失。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资产配置“优等生”
避险需求增加 1.25亿人在买银行理财
记者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