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我一定要亲手把锦旗送给你们。”近日,来自四川的钟大哥从老家赶到市公安局鹿城区分局鞋都派出所,送上写着“千里求助速响应 持续关怀暖人心”的锦旗和一封整整两页纸的手写感谢信,以表达对民警谢忠华深深的感激。
这背后,是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救援,是一段警民情深的暖心故事。
8分钟完成1700公里外的嘱托
时间回溯到一个多月前,鞋都派出所的值班电话突然响起,一个焦急的声音求助:“我老婆在厂里突然头晕胸闷,现在联系不上了,求你们救救她!” 打电话的是远在四川的钟大哥,他的妻子独自在温州鞋厂打工,突发不适后失去了联系。远在千里之外的钟大哥不知道工厂的联系方式和具体地址,惊惶无措,只能把电话打到鞋都派出所。
“多耽搁一分钟都可能危及生命!”面对这通跨越千里的紧急求助电话,鞋都派出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民警谢忠华和辅警徐东东通过钟大哥提供的碎片化信息,争分夺秒地展开寻找,精准锁定他妻子所在的鞋厂。随后,在出警赶往鞋厂的途中,他们一边联系鞋厂排查,一边通知120急救中心准备救援。
8分钟,这是从接警到找到钟大哥妻子的用时。所幸因发现及时,钟大哥妻子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抢救。赶到抢救室外的第一时间,谢忠华就拨通了钟大哥的电话,“你放心,我们已经将她送往医院抢救了”,他详细告知了其妻子的救治情况,让远在1700公里外的钟大哥稍稍安心了一点。
当钟大哥从老家赶到温州时,妻子已经顺利做好了手术,脱离了生命危险。然而,看着躺在重症监护室的妻子,这个朴实的四川汉子落泪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厄运,看着医院里的各种手续和费用,人生地不熟的他满是迷茫和无助。
“别担心,只要人救回来了,一切就都会慢慢好起来的。”谢忠华拍了拍钟大哥的肩膀说。他明白钟大哥的担心,因为救援成功并非终点,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后续的治疗费用才是更大的挑战。
40天的“救急+纾困”,挽救了一个家庭
钟大哥家里并不富足,80多岁的老母亲瘫痪在床,平时由他在老家照顾,50多岁的妻子则外出打工赚钱养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钟大哥满脸疲惫,在陌生的城市显得很无助。
为了帮钟大哥解决燃眉之急,谢忠华主动延伸“守护链”,帮助协调厂方垫付医疗费,“你安心照顾好老婆,后续的治疗费我来帮你想办法。”之后的几天里,谢忠华奔走在工厂和医院之间。最终,厂方同意先行垫付钟大哥妻子的全部治疗费用。
得到消息后,谢忠华马上拨通了钟大哥的电话,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钟大哥,你别着急,你妻子的治疗费用厂里已经帮忙垫付了。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异地医保的流程怎么走,尽量帮你减轻负担。” 从异地医保的报销政策到报销材料的准备,谢忠华对接两地的医保部门一一了解。值得高兴的是,钟大哥的妻子在来温务工期间已经办理了居住证,按照现有政策,异地医保的报销比例可以达到63%。“救急+纾困”的全链条服务,让钟大哥几度哽咽,“素未谋面的民警,却像家人一样为我们考虑,帮助解决了所有难处。”
为了彻底解决钟大哥的后顾之忧,谢忠华还特意为钟大哥对接派出所警务室里驻点的值班律师,为其提供司法咨询服务,并告知钟大哥如果后续治疗和费用处理过程中遇到问题,随时都可以联系他。
“谢谢你警官,要不是有你,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说到动情处,钟大哥潸然泪下,对谢忠华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在医院治疗的40天里,谢忠华的关怀从未间断,他常常打电话询问钟大哥妻子的治疗进展,暖心宽慰钟大哥,让他安心陪诊。如今,妻子的身体基本恢复,钟大哥决定带着妻子回四川老家休养。
钟大哥始终没忘记谢忠华对他的帮助,他在感谢信上这样写道:“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早已超越(民警)职责本身,而是把群众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责任。”“这些细致入微的举动,让我在‘冰火两重天’的煎熬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从“救命”到“解忧”,从秒级响应的“快”到润物无声的“暖”,温州公安的这场千里救援,用行动证明真正的为民服务是危急时刻的奋不顾身,是平凡日子的细水长流,更是跨越距离的心灵相通。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8分钟跨越1700公里的生命托举 40天“警”随左右的温情守护
通讯员:刘万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