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展品关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材和各式毕业证书,重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全民争当学霸的奋斗岁月。
展品档案
改革开放初期,温州腾飞的不仅是经济,还有温州人对知识的渴望。
在“青葱岁月”展区,展示着一批20世纪80年代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的年级段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科目种类与当今教材相差无几,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以及音乐等。不同的是,初中教材中有《植物学》《动物学》《几何》《代数》等。过去的教材封面,画面生动、别有味道。
这些30多年前的教材虽已发黄,但保存的完整度可一窥其拥有者对这些教材的珍惜。这些教材中,只有一本“不完整”的教材。这是一本语文教材,没有封皮和封底,首页就是一篇名为《长城》的文章,在空白处还有用红色笔标出的多音字,蓝色笔或黑色笔标出的词语、句子注释。翻开内页,每篇课文都有这样详细的注释。
温州医学院(现温州医科大学)学位证书
与教科书一同展出的,是一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生证、奖状、毕业证以及毕业合影,包括温州大学、温州医学院(现温州医科大学)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温州市化工局文化脱产班的毕业照,职工初中文化考试的合格证书等等。
流金岁月
一系列毕业照、证书见证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文化补课热
书是珍贵之物
这批教材的拥有者,是温州博物馆工作人员方长山。70后方长山是瓯海人,先后于瓯海县(现瓯海区)永乐小学、瓯海永兴中学、瓯海中学就读。在得知策展同事在寻找上世纪温州中小学的教科书时,他主动提及,自己保留着从小到大的教科书。“家里书房专门有一处柜子,保存着学生时代的教科书、笔记和试卷。”
当方长山将这些教材带来时,策展团队的同事们都十分惊讶其保存完整度和科目类别的齐全度。
上世纪80年代,温州农村地区的农民把书本上的铅印“字”比作“乌金”,说“‘乌金’更比黄金贵”。这类似“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是那个年代大家对知识的渴求。承托知识的书本因此在大众眼中是珍贵之物。方长山就是在祖辈、父辈这样的教育理念中长大的。“我的爷爷从小就耳提面命,书是很珍贵的,不能糟蹋书和文字。比如不能撕书、不能把书扔在地上、不能踩在有文字的纸上。这也是我就算搬家也没有扔书的原因。”
这本代数书的封面还有方长山儿时手绘的落款印章。
如今,方长山的职业也与“书”息息相关。他主要负责策展温州博物馆文化类和书画类的展览,曾参与策展过《“玉篆春风”纪念方介堪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展》《名山文踪——中国雁荡山历史人文展》等,也是《温州金石集萃》等书的编委会成员。
难忘恩师情
在方长山借展这批教材里,最特别是一本语文教材。相比其他教材的完整度,这本语文教材是“战损”级别的:纸张严重发黄、没有封皮和封底。即便如此,在方长山看来,这本教材是最珍贵的。
冯银翠的语文课本。受访者供图
这本语文教材的主人是方长山的表姨。她是原瓯海县永乐小学语文教师冯银翠。冯银翠和丈夫潘国琪都是老师,二人也结缘于学校,育一女二男。1986年,冯银翠因过于辛劳和营养不良倒在教台上,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我阿姨很瘦小,说话轻声细语,很受学生敬重。”
在当时十多岁的方长山眼里,冯银翠是个很严格的人。因为缺了一本语文教材,母亲将她留下的教材借来给方长山。上面详细的笔记注释如细线般丝丝钻入方长山心中,也让年纪尚小的他知道何为“痛惜”。“看这本教材,就知道她是一位很认真、很负责的老师,也能理解为什么学生都敬重她。”
方长山说,冯银翠的逝世在当时引起非常多的社会关注,许多已经毕业的学生都闻讯赶来吊唁,时至今日依然有学生每年清明节为她扫墓,有些学生以她为榜样走上了教育之路。
“我的学生时代,遇到的都是像我表姨这样的好老师。”方长山始终感念教育时代的恩师情。他还记得一二年纪的语文老师方小钗,是自己的语文启蒙老师。有位数学老师张达民也教过他的父亲,张老师的妻子叫金芝英(音),会拉手风琴。“在我心中,始终敬畏老师。工作以后有次在音像店租光碟遇到方小钗老师,我第一反应是把光碟藏到身后。”方长山笑道。
上个世纪的学习潮
从展出的一系列毕业证书、结业证书、合格证书、学生证中,可见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的学习热潮。
上世纪80年代温州市化工局第三期文化脱产班毕业留念
在展品中,有一份于1984年8月15日颁发的合格证书。合格证书显示的是时龄26岁的化工厂职工陈月美,参加初中职业文化考试,成绩及格。一同展出的,还有一张写着“温州市化工局第三期文化脱产班毕业留念”的照片。
这些是温州贯彻落实“双补”政策的时代见证。1982年1月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全国总工会等5个部门发出《关于切实搞好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工作的联合通知》,简称“双补”。企业青工文化补课热在温州兴起。当时,许多大中型企业成立了职工文化学校,配备专职文化教师或聘请退休教师,安排青工脱产轮学。许多中学对社会开办职工夜校,配合青工文化补课。化工等特殊行业,还对补习初中阶段的青工则规定加补初中化学和物理两门课程,并全脱产轮训。
20世纪温州大学毕业证书
20世纪温州大学毕业证书 尤豆豆摄
展品中,一张于1990年颁发的温州大学毕业证也很特殊。市民尤朝晖这份毕业证上的荣誉校长是苏步青,校长为魏萼清。1984年,时任温州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体的魏萼清接过筹建温州大学的“第一棒”,从开始筹建到成功获批, 仅用了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筹建。时任上海复旦大学名誉校长的苏步青院士,欣然接受担任温大名誉校长的邀请,并为大学的建设给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胡万华的获奖证书和大学毕业文凭。尤豆豆 摄
展品中还有一组胡万华的奖状和证书,记录了他在那个年代的“曲线”求学轨迹。1976年,他从温州中学毕业后,先在温州制药厂工作,荣获1977年二季度先进生产(工作)者。而在两年后,他考入温州医学院(现温州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并成为校级年度三好生。1984年,24岁的他顺利大学毕业,现为温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生。
10月2日展馆现场,孩子们在奖状墙前逗留翻阅。陈真健 摄
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温州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到如今构建了全省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体系、民办教育体系和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从过往岁月汲取力量,温州向着教育强市进发。
来源:温度新闻
原标题:时光宝藏③丨温州学霸的炼成记
记者:诸葛芳芳 尤豆豆
照片除署名外,其他均由怡卫东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