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温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3年温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
刘伟 摄
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曾恩伟围绕《2023年温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2023年温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状况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成效。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主要目的是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接下来,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为温州深入实施“强城行动”,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还就大家较关心的问题
回答了记者提问
近年来,温州在水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突出亮点?
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黄晓忠:
近年来,温州锚定打造“美丽中国温州样板”战略目标,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河道水质持续改善提升,逐步呈现出“水清河美“的新景象。主要是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一方面,从流域系统性出发,深入推进水环境质量提升。大力开展水环境质量“达Ⅲ消Ⅴ”三年攻坚行动,在截污纳管、污水治理、环境管控等方面持续发力,“因河制宜”推动断面及所在流域水环境改善提升。全市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从2020年的92.9%提高到2023年的100%,省控及以上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从2020年的84.4%提高到2023年的93.8%,市控及以上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从2020年的67.1%提高到2023年的85.7%,县控及以上全部断面水质达到Ⅳ类以上,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江干流水质保持全优。
另一方面,从生态整体性出发,创新探索水生态修复实践。组织开展了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三年行动,高标完成三大江、5条重点平原河网和4个重点湖库水生态健康评价,累计修复河湖缓冲带96公里,龙湾、泰顺等6个地方9个水生态修复类项目获得中央补助资金约2.73亿元。同时,以平阳县为试点探索开展全域水生态修复建设,实施了瑞平塘河昆阳片水系生态修复等8个工程,修复水域面积近80万平方米,新增美丽河湖9个,平阳县顺利创成全省第一批水生态修复示范试点县,“五水共治”工作群众幸福感由88.94提升至91.01,并示范带动各地打造了生态园三垟湿地生态修复、龙港月湖翠湖生态廊道建设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水生态修复样板工程。
2023年,温州生态环境部门都做了哪些工作来保障环境空气质量,又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蔡克:
2023年我市顺利完成省下达PM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的年度目标,历史性首次三、四季度优良天数比率达100%,综合指数也成功进入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20名,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成效明显。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攻坚行动:一是臭氧污染防治攻坚,完成4090家涉气企业低效VOCs治理设施升级和194家企业源头替代,完成锅(窑)炉提质增效67台,处置废活性炭2728吨。二是扬尘污染防治攻坚,组织开展颗粒物走航巡查和部门联合检查,全年走航检查157天次,发现施工扬尘问题475个,整改督办72起,建议立案32起。三是移动源污染防治攻坚,淘汰柴油叉车1038台,监督性抽测非道机械2052台,路检路查重型柴油车2701辆,入户抽测1846辆,完成重点区域4家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安装。四是面源污染防治攻坚,重点整治秸秆露天禁烧,依托现有铁塔资源,建成403个高空瞭望监控点位,实现火点实时捕捉,平台预警实时推送,基层高效灭火闭环。
市生态环境局在柔性执法服务企业方面有哪些举措?
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队长 张海云: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把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考量,出台实施暖心助企的政策措施。一是创新“预警提示单”机制。全面推行企业环境隐患整改预警提示单专项行动,共预警提示3009家持有排污许可证企业,温馨提醒3.5万余家日常监管企业,帮助企业排查整改生态环境隐患问题8360个。二是优化执法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监管、“正面清单”、“轻微免罚”、“综合查一次”、积分抵扣等制度。利用无人机、走航车、在线监控、工况监控等科技手段加强非现场监管,做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行为精准打击。三是主动靠前精准服务。线上依托“环保e企管”平台,实施分级分类动态“码”上监管和服务,共向2.7万多家“红黄绿”赋码企业推送预警提醒42727条,提供“环境医生”诊疗167次。线下依托26家“环保管家”服务机构为全市4100多家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式环保服务。
来源:温州发布
原标题:美丽温州,交出这份绿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