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史实正式被国际公认。3月26日,作为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全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寿田教授做客温州晚报道德讲坛,以亲历、亲闻、亲为的角度,分享了良渚遗址考古研究、遗产保护、申报世界遗产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也揭开了良渚文化和温州的特殊情缘。
原来,命名“良渚文化”和助力“良渚遗址”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竟然都是温州人!时任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还亲自带队到阿塞拜疆世界遗产大会会场见证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的高光时刻。
温籍考古巨擘夏鼐
为“良渚文化”正式命名
“百感交集!扬眉吐气!”陈寿田教授谈及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亲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的高光时刻,用这两个成语来形容当时的心情。跟随着陈寿田教授的讲述,我们一起追溯良渚遗址的发现。
1936年冬,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施昕更先生在其家乡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对良渚遗址进行了发掘,揭开了良渚遗址八十多年考古史的第一页。
良渚遗址被发现后,当时因为种种原因,考古学者并未采取“良渚文化”的说法。而真正为“良渚文化”命名的,就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之一、温籍考古巨擘夏鼐。
1957年,夏鼐在《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象》的序言中指出,良渚等遗址出土的遗物有其独有特色。
1959年,随着史前遗址的发现越来越多,文化的命名问题便凸显了出来。为说清这一问题,夏鼐写作了《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和《再论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二文,迄今仍是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教科书。夏鼐先生指出,考古学文化中的“文化”为“某一个社会(尤其是原始社会)的文化在物质方面遗留下来,可供我们观察到的一群东西的总称”。
1959年12月,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文物考古队队长会议上,夏鼐提出了“太湖沿岸和杭州湾的良渚文化”这一说法,由此正式为“良渚文化”命名。
温籍教授余式厚奔波
助力“良渚文化”入选教科书
说起良渚遗址入编国家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作为《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良渚遗址课文作者的陈寿田教授向大家揭秘,其中重要的推手正是原杭州大学教授、逻辑学学者,温州人余式厚先生。
2011年之前,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一直在为良渚遗址进入《中国历史》教科而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只争取到在有关章节中提到“良渚玉琮”而已。
后来,经热心人指点,陈寿田获知“原杭州大学有位余式厚老教授,他有个学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总编助理,具体分管国家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的修编工作”。听到这个消息,陈寿田开心极了。因为,他在杭州大学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时,余式厚教授是教自己《形式逻辑》课程的老师。
很快,陈寿田就找到余老师,向他说明了原委,强烈要求余老师“帮学生一把”。余老师是个热心人,当即表示“一定尽全力支持”。隔了几天,当时年近80岁的余老师就随同陈寿田等人飞赴北京,直奔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拜访了余老师的几位学生。大家一遍又一遍地给他们讲述良渚遗址的重要性,希望他们把良渚遗址写进国家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
从实地调研到几番专家讨论会之后,各种不同的意见依然存在。
在这个艰难过程中,八十多高龄的余式厚教授,数十次北京杭州来回飞,每一次都不落下,每一次都是匆匆忙忙飞过去,办好事情匆匆忙忙飞回杭州。甚至在余先生脑溢血去世的当天,他原本是约好去良渚遗址管委会与陈寿田教授商量良渚遗址下一步进入高中教科书的事宜。“因为前几天余老师刚刚从北京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回来,我真的为余老先生的家国情怀所感动。”陈寿田教授回忆当时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
如今,全国的中学生都能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的第13页上看到良渚文化的介绍,里面除了文字讲述的各类遗存、遗址,还选登了四张照片,分别是良渚出土的玉琮、玉璧、玉钺和世界遗产区划图片。从今往后,中国的孩子们通过《中国历史》课本就能了解良渚文化对于中国历史的深远意义。
为朔门古港保护发展建言
做一个“了不起”的规划
此次陈寿田教授来温第一站做客温州晚报道德讲坛,他深入浅出的第一手讲解,为大家生动演绎了“守护良渚遗址 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性。当天下午,在温州市图书馆的讲座现场,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不少市民慕名而来,在走廊和过道临时“加座”参与这场文化盛宴。
第二站,陈寿田教授来到朔门古港遗址现场。码头、栈道、沉船、瓷器……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梁岩华一一介绍遗址的亮点。“遗迹全、规模大、体系完整、内涵丰富。”陈寿田较早就对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有所了解,只是第一次站在现场,还是深受触动。“古瓮城的围墙是在哪里?瓷片的完整件有多少?”陈寿田教授在遗址现场连连发问和感叹。
有权威专家认为,朔门古港的发现,堪称“国内仅有,世界罕见”,陈寿田教授说,看了现场以后,这样的评价名副其实。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在人类海洋文明史上具有突出价值,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程不可替代的经典样本和支撑性遗产点。
“我要为温州市委、市政府的明智决策点一个大大的赞!我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的终身名誉副秘书长,今后要到处宣传温州市保护文物的经典案例。建议温州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从国家利益的高度,继续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加强遗址保护和系统性的考古研究,在海丝申遗中承担核心节点的担当,为向世界展示全面、真实、立体的古代中国做出温州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当务之急是做好保护规划和系统性的考古计划,高规格设置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制定好冲刺第五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申遗的三年行动方案,项目化管理,强势有序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申遗进城。”
走出朔门古港,陈寿田教授依然激动不已。从良渚古城遗址到朔门古港遗址,历史一次次跨越时空,给我们留下持久的回响。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良渚遗址”的“温州缘分”
记者 胡珍 林邦彦/文 余日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