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连日来,市两会会场内,代表、委员们围绕交通发展不断掀起热议——“温州作为金丽温开放大通道中的重要支点城市,起到连接陆海双向通道的重要承接作用,推进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意义重大”;“建议S1线、S2线沿线站点加快配套相应的公交线路,破解温州S线出行‘最后一公里’困局”……大家或从顶层设计出发谈发展战略,或从民生出行切入谈补齐短板。
与讨论同样“热”的是会场外,各个交通项目建设现场,正持续掀起大干交通的热潮——就在上周,随着山贡隧道顺利贯通,瑞苍高速主线7座隧道全部贯通,为该高速公路按期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也是在上周,新104国道苍南段建成通车,加上之前已相继建成的104国道西过境永嘉段、鹿城段、瓯海段,至此,我市境内新104国道全部建成通车,为内外交通再添大动脉。
两种热度,折射同一种期待——深入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以交通“畅”为城市“强”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大干交通、久久为功。过去的2023年,在继续深化综合交通三年大会战的基础上,我市制发《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重大项目攻坚方案》,充实并优化工作专班,紧盯126个重点项目,制定进度、问题、责任清单,实行问题周协调、进度月通报,一批批重大项目提速推进。市域铁路S3线、青文高速(文成段)等15个项目开工建设;市域铁路S2线、金丽温高速东延线等多个项目完工;322国道瑞安乙甲至岭脚段等12个项目完成工可批复;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温州大桥段等9个项目完成施工图批复。
据介绍,去年,我市完成综合交通投资超500亿元、创历史新高;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工作连续两季度获评全省第一;连续三个季度晾晒激励获评五星。
“公共交通工具更多了,出门越来越方便”“农村公路不仅宽阔平坦,两旁还风景如画,很适合周末出游”……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不仅分享获得感、幸福感,也对温州交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温州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要在包括铁路、高速、国省道以及市政快速路等不同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上多多发力,如此才能进一步发挥路网综合效益,进一步畅通广大群众的日常出行路。”市人大代表项庆明认为,在铁路方面,要提速建设,加快构建“5321”高铁时空圈;在高速公路方面,着力打造“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拉开城市框架,以交通圈引领都市圈。
市政协委员翁雅谷将目光聚焦于港口经济,“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双循环’的不断推进,港口将继续发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提出,要优化土地、港口岸线资源配置,制定政策引导港产关联互动、促进港产城联动发展;建立项目储备制及港口项目协调机制,促进港口经济结构升级,助力建设“千年商港、幸福温州”。
事实上,沿着“强城行动”指引的方向,一场循环畅通行动已经开启。
构建对外大通道——推进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陆海联动提升西向开放辐射能级,推动温州通达链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投用杭温高铁及温州南站、温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改扩建工程,加快构筑多向辐射铁路网络和“两主三辅”综合客运枢纽。开工建设温州机场三期和航空物流园,加快通用航空基地布局,打造“陆海空铁邮”集成联运的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建成投用状元岙港区二期、乐清湾港区C区等6座5万-10万吨级泊位,打造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建设市域大网络——推进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和城市快速路“三路融合”。加快“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建设,建成甬台温改扩建、瑞苍、苍泰、瑞安联络线、青文高速,开工甬莞高速洞头支线,深化合温高速等项目前期。深化国省道提标、提速、提质工程,形成“八纵六横”普通国省道网。加快建设瓯越大道、沿江快速路一期,加快江北快速路、瓯青公路等前期。加密过江通道布局,加快府东路过江通道、七都二桥建设。
一条条连通内外的大通道、一张张四通八达的大路网、一条条飞往全球的航线,在急速拉近你我的距离、重新改写时空版图,也将赋予我们这座城市全新能级和无限未来。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通衢大道畅四方 铺就发展新坦途
记者 夏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