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023年温州金融业成绩单出炉

温州网2023-12-13 08:37

  6月28日,浙江美硕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温州金融机构走访企业,了解融资需求。

  温州网讯 向好源于稳,求进基于稳。金融稳健为实体经济添活力。

  在温州市金融办的领导下,2023年温州金融业持续出台的新政策,紧跟产业新趋势,在增量上适度增长、总量上结构优化、存量上结构调整,为经济向好向上贡献强有力的金融力量。

  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21901.7亿元,较年初增加2761.3亿元,同比增速15.55%;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20685.3亿,比年初增加2568.5亿元,同比增速14.86%。信贷投放倾向重点领域,制造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领域贷款有力增长,银行机构不良率持续下行。

  在新旧动能换挡、重振出发的当下,这一系列数据,反映出金融监管靠前发力、金融“滋养”实体经济的成效,传递出稳增长、稳预期的积极信号。“始终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始终要实现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共生共荣。”温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

  金融指标稳中提优

  加码重点领域支持力度

  2023年温州奋力推动经济稳进提质、突围发展,金融业提供广覆盖、高效率的资金支持。

  “银行的服务效率很高!很快就解决了我们流动资金紧缺的问题。”今年,龙港某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购置了新厂房扩大生产,有急迫的融资需求,一家银行机构走访后指导企业申请“厂房快贷”。在完成申报流程和抵押手续后,企业很快就获得了1000万元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这是温州市金融办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有效“滴灌”企业的一个缩影。2023年温州金融业结构性贷款指标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银行资金流向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显著增强。

  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2855.2亿元,较年初增加365.1亿元,同比增速16.3%;民营经济贷款余额8935亿元,较年初增加1171.2亿元,同比增速17.1%;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061.8亿元,较年初增加1025.6亿元,同比增速29.6%,新增企业首贷户10451户,累计授信616.9亿元,贷款金额233.7亿元。

  政府性融资担保为小微三农融资增信赋能。全市8家担保机构纳入新一轮省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认定名单,截至9月末,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余额达224.76亿元,为企业和农户减免担保费1.01亿元,业务规模居全省第一。

  深化温州金融改革

  扩面开展试点工作

  未来所向、发展所需、力所能及,作为温州金融工作的主线,温州持续且稳定推进金融改革,力争形成更多首创性、突破性、标志性成果。

  2023年,温州市金融办牵头推动深化温州金融改革服务民营经济试点评估,形成《〈深化温州金融改革服务民营经济实施方案〉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梳理总结深化温州金融改革服务民营经济试点经验,推广温州做法。

  推动试点工作提质增效是温州金融业发展一以贯之的主要方向。“无论在县级医院,还是卫生院都可以用数字人民币付款了。”2023年文成完成公立医疗机构数字人民币应用100%覆盖,包括2家县级医院、17家乡镇卫生院以及下属56家村卫生室+13家巡回点,在温州全市率先完成全县域公立医疗机构就医场景数字人民币改造并上线使用。据介绍,试点以来,开立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20.2万个,个人钱包524.67万个,均排名全省第三,交易笔数2453.01万笔,排名第二。

  数字化浪潮下,温州也在加快数智金融布局。2023年,温州顺利完成温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迭代升级,强化平台数据对接和系统多跨协同,构建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模型和智能推介模型,打造乡村振兴、绿色金融、科创金融、党建金融、消费金融等特色融资场景,目前平台累计为超8万户融资主体授信超7000亿元,放贷近3000亿元。    同时,实现温州“金融大脑”与“追风捕影”“天罗地网”等平台融合互通,打造业务闭环。完成“温州指数”迭代升级并于12月1日正式上线,同时完成指数系统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非现场监管系统的融合,实现民间融资数据省内监测全覆盖。

  金融改革的内涵还在于金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今年温州持续打造以滨江商务区金融集聚区为核心,与国际未来科技岛、大罗山基金(天使)村、平阳南麂基金岛、温州科技金融中心等形成“一核多点”功能特色不一、行业错位发展的金融产业发展态势。截至9月末,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54.11亿元,占GDP比重8.9%,占服务业比重15.68%,金融业增加值增速10.9%,较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3.7个百分点。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培育和推进企业上市对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促进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近几年温州大力推动企业迈向资本市场,在企业意愿和政策优惠叠加下上市氛围趋于浓烈。2023年温州优化上市服务机制,增补6家上市工作联席成员单位,并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服务职责。同时,持续走访调研上市后备企业64家,协调解决各类上市问题31项,制订《温州市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更新500家上市后备资源库。

  “企业迎来了新发的发展平台!”今年3月,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刚公布的三季报来看,企业主营收入同比上升32.5%,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37.86%。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新增上市公司2家,过会企业6家,报会企业6家,过会家数位居全省第3;实现山区县A股申报“破零”。

  以“基金+产业”汇聚双招双引“强磁场”,营造有利于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发展的有效外部环境。今年温州召开的2023中国(温州)创投大会暨首届浙江基金招商大会上,温州宣布落地千亿产业基金集群,充分发挥基金放大资本作用。

  在基金招商大会上,温州市金融办出台的《温州市加快基金业集聚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引发关注,吸引基金管理人与各类基金落户,截至目前已招引入驻基金机构超120家,注册规模超160亿元,整体实缴规模23.5亿元,其中新增基金机构数量122家,新增基金实缴规模12.25亿元,新增基金投资额2.89亿元。

  此外,首支QFLP基金成功完成中基协备案,目前该基金已通过设立子基金的形式完成对6个项目的投资,投资金额5.1537亿人民币,其中2.59亿元人民币投向温州实体企业。目前,瓯海区、平阳县等正在就新设QFLP与LP方开展沟通商谈。

  夯实监管责任

  金融生态进一步趋好

  “我已经渡过难关,现在发展的信心骤增!”今年10月,温州一家印务有限公司向市委、市政府写去感谢信,从2012年因“两链”问题出险到今年9月份彻底走出困境,该企业是全市帮扶时间最长的“白名单”困难企业之一。走出困境后,今年前三季度该企业产值为1.1亿元,第四季度将进一步提升,预计2024年可达到2亿元左右。

  据介绍,2023年温州市金融办开展企业债务风险排查,确定52家企业进入市级困难企业“白名单”,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制订帮扶计划,实行“项目化、清单式”动态管理。

  以上述印务公司为例,政银企三方同步调、共进退,先后针对性召开银企协调会10余次,相关举措累计帮助该企业节省利息达到3000万元左右。同时,温州市金融办先后为企业单独出具各类帮扶函、请示、纪要10多个,联合多部门现场办公3次,不断调整完善帮扶方案,既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又为企业积极“自救”出谋划策。

  数据显示,1-11月完成困难企业“白名单”帮扶销号42家。做好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情况周期性报送制度和重点企业不良贷款风险管控清单,助推全市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0月末的0.61%,较全省平均低0.03个百分点。

  在经济保持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下,支撑企业渡过难关搭上发展列车显得尤为迫切。2023年温州继续开展助企纾困工作,开展“两万”助企服务活动,1-9月全市金融顾问累计对接企业4052家、收集问题3916个,其中已解决问题2672个,落实融资额811.63亿元。同时,发挥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助企纾困作用,1-11月,市县两级应急转贷资金共使用27笔、2.85亿元,帮助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按期转贷。

  金融稳、经济稳,以底线思维维护金融环境稳定。温州市金融办通过完善各类金融风险化解处置机制设计,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加强金融风险排查,强化风险有效识别、主动化解、有效防范等闭环机制设置与执行,强化与属地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风险处置合力,切实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等9类地方金融组织规范发展和监督管理,引导地方金融组织为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371.93亿元,减免担保费1.05亿元,实缴税费1.91亿元。

  “奋勇争先向前!金融支持要越来越有力,才能激发出实体经济更强的创新活力和全新的竞争力。”温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要聚焦实体经济“稳增长”,金融服务更加立体化,金融改革更加系统化,上市服务更加精准化,防范风险更加常态化,同时从严治党更加规范化。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023年温州金融业成绩单

  记者:邹雯雯

向上一页